摘要:故事始于2013年,新高考改革的号角刚刚吹响。圆创教育创始人程稳老师带着团队来到一所县中,看到的却是比以往更高的习题册,孩子们熬红的双眼和对未来的茫然。
教育初心的觉醒
让教育回归生命,让成长照亮未来!
故事始于2013年,新高考改革的号角刚刚吹响。圆创教育创始人程稳老师带着团队来到一所县中,看到的却是比以往更高的习题册,孩子们熬红的双眼和对未来的茫然。
所谓“新高考”,在这里不过是一场换了名字的“题海战场”。
更令人痛心的是,那些从题海中“上岸”的孩子,走进大学、步入社会后,依然不知自己的优势何在,对未来一片迷茫。“他们擅长考试,却不擅长选择人生。”
这一间教室的刺痛,让程老师夜不能寐:卖再多的教辅,能对教育产生什么影响咧?要想改变这一切,必须要从先点亮教师开始!
播撒变革的种子
01改变教育,必须从成就教师开始
圆创教育程老师及团队诞生了一个坚定的信念:改变教育,必须从成就教师开始。
因为教师是站在孩子生命成长最前线的人,是教育的根基——只有教师先被点亮,才能照亮学生的前程。
02深入一线,播撒变革的种子
带着“成就教师、成就学生、成就教育”的信念,自2013年起,圆创团队深入全国各地,举办了数百场教师培训和公益讲座,开展课例研修、学法教法研究、管理研讨和备考策略探索。我们看到超过1000所学校、数十万教师因此受益,他们带着新的理念和方法回到课堂,播撒变革的种子。
03开创先河,专注中学生涯规划教育
2019年,圆创敏锐地捕捉到生涯规划对学生成长的重要性,率先系统开展生涯规划教育,创立武汉幸福生涯教育咨询研究院,专注中学生涯教育课程系统开发与实施策略研究。
办学实践:从“育分”到“育人”的突围
教育的本质是唤醒生命潜能,而这一理念需要一片可落地的土壤。于是,圆创与武汉藏龙高级中学携手办一所引领学生生命成长的高端学校,将为孩子终身发展奠基从理念驱动变成现实可能。
我们的学校,注重孩子思维品质和学习方法的培养,进行高质量针对性训练,让孩子从题海中解放出来,代之以科学的“成长诊断体系”,守护孩子的身心健康,激活逻辑思维,激发内驱动力,发挥优势潜能,目标感,行动力,积极乐观,科学提高分=名校入场券+终身竞争力。
一位就读于我校的高三学子,由于对数学长期抱有畏难情绪,成绩一直在及格线徘徊。老师发现她并非缺乏能力,而是陷入了“自我否定”的心理循环。于是,老师并没有急于补课,而是先与她深入交流,帮助她意识到“困难并不等于不可能”,并引导她梳理知识框架中的薄弱环节与已有优势。
恰逢学校开展“数学文化周”,老师鼓励她参与“用数学设计校园低碳路线”的实践项目。她运用统计与几何知识成功优化了路径方案。她在分享会上说:“我第一次感觉到,数学不只是试卷上的数字,而是能改变身边事物的工具。”此后,她的数学成绩显著提升,更主动发起了一个数学互助小组,帮助其他同学克服学习焦虑。
从“独角戏”到“协奏曲”:家校社协同育人的必然
圆创教育中心的成功,依然是“点状突破”。程老师逐渐意识到:仅靠学校的努力,难以抵达教育的深层需求。
放眼社会,我们目睹无数家长因辅导作业而焦虑失眠;听到孩子们在学校和家庭的夹缝中挣扎的叹息;感受到社会各界有识之士渴望为教育贡献力量却找不到入口。
2024年,一组数据更令人刺痛:全国青少年抑郁检出率高达24.6%,重点中学里,“空心病”悄然蔓延。
这些碎片化的痛点,指向一个核心问题:割裂的育人环境,无法培养出完整、健康、面向未来的个体。
孩子的成长,需要学校专业的引领、家庭温暖的港湾、社会广阔的舞台。三者缺一不可,三者必须协同。
破茧之路:家校社平台的诞生
当初,家校社这个想法刚提出时,质疑声四起。
“家长认知参差不齐,怎么让他们信任平台?”
“教育见效慢,投入巨大,商业模式能走通吗?”
“学校太忙,哪有精力深度参与?”
但程老师却斩钉截铁:“正因为难,才更需要我们做!想想那些焦虑的家长、迷茫的孩子,这就是我们圆创的使命!”
2025年4月19日,中学生涯教育名校联盟暨湖北省家校社协同育人研究共同体成立大会在湖北省武昌实验中学盛大开启,来自省内外优质初高中校长、管理干部、知名高校专家、家长代表等百余人齐聚一堂,共同见证湖北省家校社协同育人事业迈入新阶段。
该共同体是由武汉圆创教育联合湖北省武昌实验中学等武汉市40余所优质高中和初中自愿联合发起共建的公益性组织,一起做顶层设计,构建质量标准体系,整合优质资源,往纵深推进,向细处落实,实现全方位育人的常态实效。
2025年5月,圆创在校外办了第一场公益家长讲座。没有华丽场地,只有专家掏心窝的干货。结束后,家长们围上来:“这正是我家孩子的问题,方法太实用了!”
这束来自一线的反馈,成了破局的光!
随后,团队带着经验敲开了一所所学校的门:武珞路中学、南湖中学、洪山实验中学、武汉中学、沙湖学校、七里中学......公益家长讲座和心理辅导课堂陆续开讲。
为了持续赋能,圆创推出每周两次的线上专家答疑,开展多期深度家长沙龙。家长们说:“每次沙龙都是满满的干货,不仅找到了解决问题的方法,也让我们更了解孩子。”
与此同时,一套凝聚顶尖智慧的“三位一体”课程体系逐渐成型。圆创联合清华大学彭凯平教授团队,由田林博士牵头设计:以积极心理学守护心灵健康,以生涯规划破解“空心病”,以学习力提升赋能高效成长。
2025年,圆创“家校社协同育人平台”正式上线。百人专家天团入驻,有心理学大咖、生涯规划师、学习力专家;家长能一站式解决亲子冲突、学习低效等问题;学校能通过AI技术精准把握学情;社会资源通过“职业体验日”走进课堂。
一位校长感慨:“圆创做的,是把散落的教育力量拧成一股绳!”
未来:让教育成为滋养生命的生态圈
如今,圆创的故事仍在继续......
从一间县城教室的刺痛,到十年深耕教师赋能与生涯教育探索;从发现家校社割裂的困境,到搭建起连接三方的平台,圆创始终记得:教育不是急功近利的提分游戏,而是关乎生命成长的长期陪伴。
未来,这个平台将继续生长:成为学校的“成长枢纽”,家庭的“教育磁场”,社会的“实践熔炉”;用数据反哺教学优化,用生涯图谱指引方向,让科学教育像水一样渗透每个家庭。
程老师常说:“最好的教育,从来不是‘我帮你’,而是‘我们一起’!”
当学校、家庭、社会真正同频共振,每个孩子都能在理解与支持中,找到属于自己的星辰大海。
这,就是圆创的故事——一个从“点亮教师”出发,走向“协同育人”的教育远征。它关乎初心,关乎坚守,更关乎每个生命的绽放。
让我们一起,为下一代打造更好的教育生态!
来源:圆创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