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兵刚结束,美军司令坦然:全域作战概念,已被中国率先实现!

B站影视 韩国电影 2025-09-05 23:32 1

摘要:中国刚办完那场胜利日大阅兵,太平洋空军司令凯文·施耐德就出来表态了。他说,美国不会被这些展示给吓住,会继续加强自己的实力。这话听起来挺平静,但背后反映出中美在军事领域的拉锯战越来越明显。全域作战这个想法,本来是美国先提的,目的是把海陆空天网这些领域都连起来,形

中国刚办完那场胜利日大阅兵,太平洋空军司令凯文·施耐德就出来表态了。他说,美国不会被这些展示给吓住,会继续加强自己的实力。这话听起来挺平静,但背后反映出中美在军事领域的拉锯战越来越明显。全域作战这个想法,本来是美国先提的,目的是把海陆空天网这些领域都连起来,形成一个大整体。可现在看来,中国在实际操作上走在了前面,通过阅兵秀出了不少整合好的装备和体系。这不光是武器多先进,更重要的是背后的思路和能力,让人觉得中美竞争的焦点已经从概念转向落地。

2025年9月3日,北京天安门前,中国展示了各种新家伙,包括多款无人机、 超音速导弹和核力量的组合。官方报道提到,阅兵中亮相的无人作战平台有好几种,从察打一体型到忠诚僚机,都显示出高速度和高整合度。比如,鹰击-21和东风-17这些导弹,速度快到能突破防御体系。还有核三合一的展示:陆基、海基和空基导弹齐上阵,这意味着中国核力量覆盖范围更广,响应更快。

陆军部分,坦克用上了增程式技术,结合柴油机和电池,提升了续航和信息化水平。机器狗和无人防空系统也露面,这些东西不是孤立的,而是通过数据链连成网,能实时共享情报。整个阅兵强调了跨域融合,没有单纯的军种划分,而是把陆海空天电这些领域打通,形成一个高效的作战网络。这跟全域作战的核心思路一模一样,就是通过信息共享和资源调度,实现精准打击和快速决策。

全域作战这个概念,美国是在2016年左右先搞起来的。那时候,美陆军提出多域战斗,强调海陆空天电磁网络的一体化。到了2018年,国防部正式推出全域作战,2019年又发布了相关文件。美军想的是,通过一套完善的数据链,把所有平台连起来,从士兵的终端到指挥层,都能实时互动。听起来很牛,但实际推进起来卡壳了。

美军的数据链像LINK-16,本来是为舰艇和飞机设计的,现在要整合AI、云计算这些新技术,就兼容性问题一大堆。很多装备是几十年前的,更新换代慢,融合进度一直拖着。2023年,美军试着把旧数据链融入JADC2架构,但到现在还在测试阶段。国防部报告显示,美军在云计算和大数据上投了不少钱,可现役舰艇和战机跟不上节奏,导致全域作战还停在纸面上。

反观中国,借鉴了美国的理论,但落地更快。阅兵中那些无人机和导弹,不是单打独斗,而是嵌入全域体系。举例说,察打一体无人机能跟五代机配合作战,尾翼设计支持超音速,挂载传感器实时传数据。士兵佩戴的个人终端,看似小东西,其实是信息化作战的关键,能链接到整个网络。

俄乌冲突给中国提了个醒,未来战争必须靠数据共享和多域联动。中国军方这些年大力推信息化,早就不分军种了,海陆空火箭军组成有机整体。国防白皮书里提到,基于网络信息体系的联合作战能力,已经成为常态。

这次阅兵就是证明,各种装备从设计到部署,都围绕全域作战转。美军报告指出,中国军事现代化速度惊人,核弹头从几年前的200多,现在超过600个,到2030年可能上千。海军舰艇数量世界第一,超过370艘,空军飞机总数3150架以上。这些数字不是吹的,是实打实的产能和部署。

施耐德作为太平洋空军司令,管着从美国西海岸到印度洋的空军力量。他在阅兵前一天就发话,说中国展示再多先进武器,美国也不会退缩,会继续领先。太平洋空军有几万人,覆盖广阔区域,他强调要加强盟友合作,推动联合演习。

2025年上半年,美军搞了REFORPAC演习,测试了新数据链和AI融入,试图模拟全域环境。但报告显示,美军在印太地区的部署,还面临中国反介入能力的挑战。中国导弹和无人机,能让美军航母群不敢轻易靠近。施耐德说,威慑公式包括能力、意愿和信息,如果任何一项为零,威慑就没了。他把中国阅兵看成信息战的一部分,目的是威慑美国减少在亚太的投入。可美国不吃这套,会继续推进现代化。

为什么中国能在全域作战上领先?一方面是投入大,国防预算官方是3300亿到4500亿美元,实际可能更高,重点砸在新技术上。国防工业基地自给自足,能批量产舰艇、导弹和电子系统。相比之下,美国国防工业产能不足,潜艇和战舰生产跟不上。另一方面,中国学得快,借鉴美军概念后,结合自身实际优化。像军民融合策略,把民用科技转军用,AI、量子和无人机领域进步明显。美军报告提到,中国正建多域任务部队,强调分散作战和小规模突防,这跟美军思路类似,但执行更彻底。

当然,美国也没闲着。施耐德推动的演习,重点是穿透防空区和在敌方武器范围内操作。美空军计划扩编,增加联合训练,应对中国增长的空军活动。报告显示,中国战机在台湾附近飞行增加300%,从5月台湾新领导人上台后,涨了三倍。这让美军警觉,施耐德说中国行为越来越具侵略性。美军在日本、韩国和关岛有基地,超过4万人,随时能响应。但挑战在于,中国海军和空军规模大,投影能力强,到2030年舰艇可能达435艘,潜艇80艘。美军需要盟友帮忙,日本和澳大利亚都在加强合作。

这次阅兵不是秀肌肉,而是全域作战的实战展示。中国从概念到装备,都走在了前面,美国虽有理论优势,但落地慢。施耐德的态度坦然,说明美军有自信,但也得承认差距。未来,中美在印太的博弈,会围绕数据链、AI和多域融合展开。谁先掌握这些,谁就占上风。希望双方多沟通,避免误判,毕竟军事竞争背后,是全球稳定的赌注。

来源:作家杨文山一点号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