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说到蔡澜,很多人脑海里蹦出的第一个词可能是“才子”,第二个词可能是“食神”,第三个词,估计就是“潇洒”。
说到蔡澜,很多人脑海里蹦出的第一个词可能是“才子”,第二个词可能是“食神”,第三个词,估计就是“潇洒”。
这位83岁的香港传奇人物,活得像一本书,既厚重又有趣,既浪漫又现实。
他跟金庸、黄霑、倪匡并称“香港四大才子”,如今老友们一个个走了,只剩他还在人间晃荡,用他的方式继续书写人生。
现在的蔡澜,家财散尽,后事安排妥当,61段情史挂在身后,无儿无女,却每天乐呵呵地过着自己的日子。
他说:“钱花不完,人生才是失败。”这话听着简单,嚼起来却有味道。
蔡澜1941年出生在新加坡,祖籍是广东潮州的,年轻时跑去日本学电影,后来一头扎进香港的娱乐圈,成了邵氏和嘉禾的制片人。
他不是那种只坐在办公室里发号施令的人,他的手艺活儿可扎实了。
监制电影、写专栏、做节目,样样拿得出手。
他参与过的电影,像《快餐车》《龙兄虎弟》这些成龙的经典片子,至今还是很多人心中的回忆。
他跟成龙聊剧本,跟周润发侃大山,跟李小龙喝茶,圈里的人都喜欢他,因为他够真,够有趣。
除了电影,蔡澜还是个电视咖,你要是看过《舌尖上的中国》,知道他当过总顾问,就明白这家伙对吃的痴迷不是盖的。
他主持的美食节目,嘴里叼着云吞面,手里端着普洱茶,眼睛还盯着镜头外的靓女,那股子从容劲儿,谁看了都得说一句:“这老家伙,真会享受。”
他不光会吃,还会写,专栏文章里随便一篇都能让人读得肚子咕咕叫。
他写过一碗牛杂面怎么煮得好吃,也写过街边摊的烧鹅怎么配啤酒,笔下全是生活的烟火气。
但蔡澜不是光靠才华吃饭的人,他更像个“活法大师”。
年轻时,他跑遍世界,尝遍美食,交遍朋友,活得像一阵风。
后来年纪大了,他也没停下来,反而更放开了。
他常说:“人生就是要多试试,多看看,不然多没劲。”
这股子劲头,从他演艺生涯到晚年生活都没变过。
要说蔡澜最让人津津乐道的,除了吃,就是他的感情史了。
他自己也不避讳,公开说过:“我交往过的女朋友,有据可查的有61个。”
话从他嘴里说出来,不带一点炫耀,反而有点调皮,像在跟你讲个老朋友的八卦。
蔡澜年轻时是个帅小伙,高高瘦瘦,头发往后梳得像电影明星,手腕上还戴着串珠子,走在街上回头率肯定不低。
他在日本留学那会儿,就开始“开花”了,身边总有女孩围着。
后来回香港混娱乐圈,更是如鱼得水,导演、演员、模特,他身边从不缺女人。
他自己形容过那段日子:“我很流氓,但我就是不改。”这话听着有点痞,但你得承认,他有这个资本。
不过61段恋情里,最长久的那段,是跟太太方琼文的婚姻。
他们结婚几十年,算是白头偕老。
可惜2023年方琼文去世了,留蔡澜一个人面对晚年。
他提起太太时,语气里总有点不舍,但更多的是豁达:“她走了,我得继续活得好好的,不然她会不高兴。”
这段婚姻里,他没少“惹祸”,太太却一直陪着他,没离没弃。
有人说他花心,有人说他幸运,能找到这么个宽容的女人。
蔡澜自己倒没多解释,只说:“感情这东西,说不清,也不用说得太清。”
他从没要过孩子。他说自己不喜欢责任,觉得养孩子太累,不如把时间花在吃喝玩乐上。
这选择在很多人看来不可思议,可对他来说,却是最自然的决定。
无儿无女,他反而活得更轻松,没牵挂,也没负担。
83岁的蔡澜,现在过得怎么样?简单一句话:家财散尽,住酒店,活一天是一天。
他把房子卖了,把收藏的古董、家具全送人,只留了几十年的普洱茶,每天慢慢喝。
现在的他,住在香港维多利亚港边上一家豪华海景酒店式公寓里,窗外是大海,屋里是八个工作人员围着他转——有司机、管家、治疗师、秘书,24小时贴身照顾。
他有自己的逻辑:“钱留着干嘛?留给谁?我又没儿女,花不出去多浪费。”
两年前,他摔了一跤,髋关节断了,又赶上太太去世,他突然就想通了:“人生苦多乐少,能享受就得赶紧享受。”
于是,他把家当清了个干净,搬进酒店,开始了这种“颠覆传统”的养老方式。
这酒店可不是普通地方,全海景大套房,每天睁眼就是维港的蓝天白云。
他不爱养老院那种拘束感,也不喜欢家里冷清清,酒店这种地方正合他心意。
有人伺候,有风景看,还能随时叫份云吞面上来。
他还挺得意地说:“我这养老方式,别人学不来,因为没我这么舍得花钱。”
网上有人说他“败家”,也有人说他“活得明白”。
蔡澜自己倒不在乎别人怎么看,他说:“钱这东西,生不带来死不带去,花完了才算赚了。”
他还安排好了后事,在新加坡买了个塔位,打算将来就葬那儿,连死都计划得明明白白。
蔡澜这辈子,活得太有自己的味儿了,他不怕老,不怕死,甚至不怕穷。
他不忌讳谈死亡,直播里常说:“人总要走的,怕也没用。”
太太去世后,他学会了放手,把她的东西收拾好,自己继续往前走。
他劝身边的人:“别老抓着不放,活着的人得让自己开心。”
他说得对,83岁了还能拍视频带货,声音虽有点抖,但精神头不减,推销自己的点心时还挺起劲。
来源:微光的藏书阁一点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