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前河南俱乐部副总经理李玮锋在一次直播连线中聊起中超引援内幕,毫不避讳地谈到了当年操作外援加盟的“特殊方法”。他坦言在那个中超普遍欠薪的时期,想顺利签下外援,尤其是巴西球员,有时候不得不用上一点“非常手段”。
前河南俱乐部副总经理李玮锋在一次直播连线中聊起中超引援内幕,毫不避讳地谈到了当年操作外援加盟的“特殊方法”。他坦言在那个中超普遍欠薪的时期,想顺利签下外援,尤其是巴西球员,有时候不得不用上一点“非常手段”。
那时候的中超,早就不是金元足球时代那个挥金如土的样子了。多支球队存在欠薪,有些甚至跟外援、外教闹到国际足联打官司。这种环境下,外援来中国踢球顾虑特别多,尤其是巴西球员,他们很多是靠工资养家、供孩子上学,发不出钱等于断了全家的生计。他们还会找在中超踢过球的老乡打听,听到的反馈大多数都不太好——谁愿意跳进一个可能拿不到钱的坑?
正儿八经谈合作,很多时候根本走不通。李玮锋也明说,对其中两位巴西外援,他最后用了“骗”的方式。当然,这个“骗”不是真要去坑人,更像是一种谈判策略——在俱乐部其实能正常发薪的前提下,想尽办法先让人过来,用表现和后续保障说话。他运作来的两名巴西人,一个是中卫迈达纳,另一个是前锋纳萨里奥。
结果这两人还真没让人失望。加盟河南队之后表现特别抢眼,不仅迅速融入球队,还真正成了攻防两端的支柱。迈达纳防守稳健、对抗凶狠,纳萨里奥前场能突能传还能射门,俩人都成了球迷心中的宝贝疙瘩。这也让不少关心河南队的人松了口气——毕竟俱乐部没欠他们工资和奖金,他们也没辜负球队的信任。
说起来也是唏嘘,李玮锋后来还是觉得在俱乐部干着“处处受掣肘”,最后主动辞职转身去搞青训了。但他这段“非常规操作”背后,其实是中超后金元时代真实的生存写照——大环境不好,但俱乐部要想活下去、甚至活得好,总得有人去做那些不容易的决定。
他这批操作之所以最后没变成“烂摊子”,根本原因还是河南俱乐部当时运营健康、不欠薪不赖账,跟某些被告到FIFA的球队完全两码事。换句话说,李玮锋的“骗”,是建立在俱乐部有兑现能力的底气和诚信之上的。要是俱乐部本身也发不出钱,那再好的谈判技巧也只是空中楼阁。
如今再回头看,这段往事不光是一个经理人的自白,更像是一面镜子,照出了那个时期中超的尴尬与挣扎。您觉得在这种大环境下,这样的“非常手段”到底该不该用?欢迎在评论区一起聊聊。
来源:青宇说体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