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近日,有关“岛内‘专家’称能用镜子反射LY-1高能激光”的说法在网上广泛流传。这种听起来犹如古希腊传说中“用盾牌反射美杜莎目光”的奇幻想法,在现实科学领域究竟有没有可行性?今天咱们就来掰扯掰扯这个看似聪明实却又漏洞百出的“妙计”。
近日,有关“岛内‘专家’称能用镜子反射LY-1高能激光”的说法在网上广泛流传。这种听起来犹如古希腊传说中“用盾牌反射美杜莎目光”的奇幻想法,在现实科学领域究竟有没有可行性?今天咱们就来掰扯掰扯这个看似聪明实却又漏洞百出的“妙计”。
荒谬的言论
高能激光武器的真实威力
首先要明白,诸如LY-1这类高能激光武器的基本原理。
它可不是您家里用来逗猫的激光笔,而是能够产生数百万瓦特功率的毁灭性光束。这种激光束的核心杀伤机制是“热效应”和“冲击效应”,也就是通过在极短的时间内将大量能量聚焦于目标一点,瞬间产生超过3000摄氏度以上的超高温,以熔穿目标达到毁伤的效果。
就比如国产的陆基车载“寂静狩猎者”激光武器系统,就在中东战场上大显神威。而以色列的“铁束”防空系统也已投入实战部署。这些系统共同的特点就是:能量密度极高、聚焦能力超强、打击精度极高。
亮相阅兵式的LY-1舰载激光武器系统
陆基车载激光武器系统
“镜子反射”理论的科学破产
1、材料耐热性根本达不到
即使我们使用当今最先进的反射镜材料,就比如金膜反射镜,它对特定波段的反射率能达到99.9%,但是在面对军用级高能激光武器时,也是螳臂当车!
要知道高能激光束的能量密度可以达到1000焦耳/c㎡以上,这就相当于在1c㎡面积上,瞬间释放能够熔化1cm厚钢板的能量。而目前任何镜面的反射涂层都会因为极其微小的能量吸收,哪怕是0.1%而产生热膨胀效应,也会导致镜面变形、涂层烧蚀,反射效率瞬间归零,直至镜面损毁。
这就好比你试图用一张纸去阻挡喷火枪的烈焰!虽然理论上纸可以挡空气,但实际上呢?
理论上光的反射示意图
2、镜面精度要求逆天
要想完美的反射特定波长的激光,那镜面精度至少需要达到纳米级别,要知道1纳米可是等于十亿分之一米。这里且不说制造这样的镜面有多难,只要镜面有丝毫变形、微小污损或轻微偏差,反射就会失效。
在实战环境中,振动、温差、灰尘等因素根本不可能保证镜面始终处于理想状态。
3、能量密度差距悬殊
普通激光笔的能量密度约为0.005瓦/c㎡,而军用激光武器正常都要达到1兆瓦/c㎡,相差2亿倍!这就好比说,能用雨伞挡住飞流直下的瀑布,完全不是一个数量级的概念。
想象中的场景
现实中的激光对抗技术
虽然“镜子反射高能激光束”纯属天方夜谭,但现实中确实存在激光防护技术,但它的原理与简单的镜子反射截然不同:
1、旋转镜面技术
就是通过高速旋转的镜面来分散激光能量,避免单点过热。但这种方法只能应对低功率激光,对武器级激光效果仍然非常有限。
2、主动冷却系统
就是在镜面背后集成高功率的制冷系统,及时且持续的带走镜面被激光照射后产生的热量。但这既然是理想的状态,因为这无疑增加了系统复杂度和重量,且对瞬间能量爆发仍然无力。
3、吸收性材料
就是使用特殊的复合材料吸收激光能量并将其转化为热能消散。但这类材料目前仅停留在PPT上,仍在研发当中,距离实战应用遥不可及!
4、烟雾和气溶胶干扰
这个方法就是向空气中释放特殊颗粒物,以达到散射和吸收激光能量的目的。这算是目前相对有效的对抗手段,但前提是你能做到提前预警和部署。
陆基车载激光武器系统
为什么“专家”能说出这样的话?
首先可能是自己概念混淆了,将低功率激光实验现象错误的想象到高功率领域。说白了就是,可能真的是无知。
第二个可能就是利用媒体为追求传播效果而过度简化科学原理,以达到自我心理安慰和愚弄大众的目的。
实际上,真正研究激光防御的科学家们,他们正在探索的是多频谱干扰技术、量子光学防护等前沿领域,而不是这种“童话式”的解决方案。
LY-1舰载激光武器系统
结束语:尊重科学,理性看待
在科学领域,尤其是军工科技中,没有什么“简单妙招”能够破解经过数十年研发的尖端武器系统。LY-1作为我国自主研发的高能激光武器,其技术含量和实战能力是建立在坚实的科学基础和工程实践之上,绝非儿戏般的“镜子反射”所能应对。
下次再听到这类“神奇反制措施”时,不妨多问一句:这符合基本物理规律吗?经过实验验证了吗?还是只是一厢情愿的幻想?#我国舰载激光武器LY-1首次亮相##于北辰用镜子反激光靠谱吗#
来源:随风校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