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聚向善力量 共创美好生活 —— 2025年“中华慈善日”“江苏慈善周” 主题宣传活动启动

B站影视 内地电影 2025-09-05 22:15 1

摘要:慈善公益报(籍子识)9月2日,2025年“中华慈善日”“江苏慈善周”主题宣传活动启动仪式在扬州市举行。会上集中发布来自全省慈善组织22个具有代表性的慈善项目,累计金额超6900万元。

慈善公益报(籍子识)9月2日,2025年“中华慈善日”“江苏慈善周”主题宣传活动启动仪式在扬州市举行。会上集中发布来自全省慈善组织22个具有代表性的慈善项目,累计金额超6900万元。

江苏省副省长方伟在讲话中指出,慈善是文明进步的温暖底色,要弘扬“人人可慈善、人人能慈善”的理念,让慈善文化融入城市血脉、深入乡村肌理,激励更多人伸出援手、奉献爱心。慈善是促进共同富裕的重要力量,要牢固树立“慈心为民、善举济世”的理念,聚焦扶危济困、扶老助残、助学助医等领域,提升慈善项目的精准度和专业性。慈善是全社会共同参与的事业,要构建政府保障与慈善救助相互联通、政府资源与慈善资源相互补充、行政力量与慈善力量相互促进的良好格局,创新机制、优化服务,完善便利化的参与平台,畅通社会各方参与慈善的渠道,保护捐赠人的合法权益,让行善者更有动力、受助者更有尊严、慈善组织更有活力,让慈善事业在江苏大地焕发更加蓬勃的生机。

江苏省慈善总会会长李小敏作题为“传播慈善文化 汇聚向善力量”的讲话。李小敏指出,慈善文化是推动慈善事业发展深沉而持久的力量,江苏慈善文化始终体现着文明的传承,闪耀着人性的光辉,在提升人的道德水平、促进人的全面发展、推动社会文明进步等方面发挥重要作用。江苏省是最早系统化推进慈善文化传播的省份,逐步形成了政府部门支持推动、慈善组织精心培育、社会各界广泛参与的慈善文化传播格局。李小敏表示,要深刻认识慈善文化传播的重要意义,慈善文化传播是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举措,是普及现代慈善理念的重要途径,是提升社会文明程度的重要基础。要积极推动慈善文化传播走深走实,以慈善教育为核心,将教育与建设、教育与实践紧密结合起来,推动慈善文化根植于心、感知于形、见诸于行。要充分发挥慈善文化传播的牵引作用,推进慈善宣传系统化、慈善捐赠大众化、慈善救助精准化。希望慈善工作者要深刻理解习近平总书记在论述文化和精神文明建设时提出的“文化主体性”“精神富有”两个原创性概念,提升对慈善文化价值的认识,坚定推进慈善文化传播的信心和决心,携手社会各界共同书写新时代向上向善的大爱篇章。

扬州市委书记王进健在致辞中表示,扬州将当好慈善事业的推动者,牢牢把握慈善事业政治性、人民性、公益性,一如既往重视和支持慈善工作推进、慈善资源整合和慈善品牌打造;当好慈善理念的践行者,大力推进慈善救助与政府救助、社会救助有效对接,持续壮大慈善资金实力,优化慈善救助项目;当好慈善文化的传播者,常态化做好慈善法普法和慈善文化宣传,讲好扬州慈善故事,汇聚扬州慈善合力。

江苏省政府副秘书长徐华勤、省民政厅厅长谢晓军等出席启动仪式。江苏省民政厅副厅长张燕发布《江苏省社区慈善基金发展指引(试行)》《江苏省慈善组织公开募捐方案备案指引(试行)》。会上集中发布来自全省慈善组织22个具有代表性的慈善项目,累计金额超6900万元,覆盖乡村振兴、促进就业、“一老一小”、助学助医、助残助困、关爱女性、社区慈善等多个领域。省慈善总会副会长章大李介绍“邻里有爱—社区慈善帮扶”项目,计划两年投入650万元发展社区慈善,13个设区市慈善总会现场接受捐赠。扬州市慈善总会启动市区持证精神残疾重症治疗患者补充救助项目、“扬商助航”助学项目。现场演出了慈善文艺节目。

会议期间,与会同人员参观考察了扬州市广陵区汶河街道树人苑社区、江苏省华建集团慈善文化建设情况。

来源:慈善公益报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