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凯雷」S基金来了 , 规模「1427.6亿元」! | IIR

B站影视 韩国电影 2025-09-05 21:52 1

摘要:当地时间9月4日,最新 AUM 4650 亿美元(截至2025年6月30日,约合3.32万亿元)的私募投资巨头“凯雷”(Carlyle)在其官网宣布,凯雷旗下的“凯雷AlpInvest”,在募集完成它的全球旗舰S基金第八期——AlpInvest Seconda

机构投资者评论Institutional Investor Review:资本向善 专业求真 有温度 有态度

出品 | 机构投资者评论IIR

尊重原创,抵制洗稿,违者必究

转载授权、商务合作等请联系后台

_Backup

当地时间9月4日,最新 AUM 4650 亿美元(截至2025年6月30日,约合3.32万亿元)的私募投资巨头“凯雷”(Carlyle)在其官网宣布,凯雷旗下的“凯雷AlpInvest”,在募集完成它的全球旗舰S基金第八期——AlpInvest Secondaries Fund VIII(以下简称“ASP VIII”)后,凯雷AlpInvest 已成功为其全球二级投资策略(Secondaries)筹集了200亿美元,约合1427.6亿元人民币。

其中,“ASP VIII” 达到150亿美元的募集规模上限,远超2020年上一期旗舰基金的90亿美元规模;除旗舰基金“ASP VIII”外,凯雷 Alpinvest 的二级资产策略还募集到 32亿美元的共同投资承诺,以及20亿美元的私人财富投资工具(高净值人群)

超过325家来自北美、拉丁美洲、欧洲、中东、非洲及亚太地区50个国家/地区的机构和财富管理机构、新老投资者投资了凯雷Alpinvest 的 ASP VIII ,机构类型涵盖保险公司、公共养老金、企业养老金、金融机构、资产管理公司、基金会和家族办公室,可见市场需求的火爆。

经IIR综合查询整理,凯雷AlpInvest 由凯雷于2011年收购荷兰资产管理公司“AlpInvest Partners”而来。

AlpInvest Partners 的前身源于2000年,为荷兰养老金 ABP 和 PGGM 完成养老金在私募股权领域的基金筛选和资产配置工作,并逐渐形成了母基金投资、S投资和共同投资的三大策略。至2010年时,已为 ABP和 PGGM 在私募股权这个资产类别中配置了超过400亿美元。

到 2011年时,AlpInvest Partners 已发展成为彼时市场上最大的母基金管理公司之一,并得到当时正考虑上市的私募股权巨头“凯雷”的青睐。

2011年初,凯雷宣布收购荷兰资产管理公司 AlpInvest Partners(彼时,AlpInvest Partners 管理大约320亿欧元(约合450亿美元)的资金;凯雷与AlpInvest的管理层成立合资公司,从ABP和PGGM手中收购了AlpInvest,并在2013年获得全部股权),以拓展其资产管理业务,并在此后成功通过其收购的Alpinvest平台,实现了对S基金、跟投基金、及一级母基金的全覆盖。

截至2025年6月30日,凯雷 AlpInvest管理970亿美元的资产,拥有超630名投资者;已经投资了超过 385 家私募股权基金管理人,承诺超过 1130 亿美元,包括母基金投资(承诺超470亿美元)、二级交易、投资组合融资(共计承诺超320亿美元)以及共同投资(承诺超170亿美元)等。此外还为全球最大机构投资者构建定制私募股权解决方案,并拥有一个长青策略板块(Evergreen Strategies——Carlyle Global Wealth)

目前,凯雷 AlpInvest 是凯雷的核心部门,在纽约、阿姆斯特丹、香港、伦敦和新加坡拥有超过 265 名员工(东京应该也有团队);其中,香港地区员工人数不少,且覆盖各大业务板块。

如今,私募股权基金退出难弥漫全球市场,据贝恩公司此前的数据,截至 2024 年末,私募基金持有的被投企业数量已达2.9万家,待退出资产规模已至3.6万亿美元,其中一半已持有五年以上,投资机构迫切寻求变现退出。

近期规模越来越大的S基金也成为一个印证。IIR 据Pitchbook数据,截至2025年6月,已关闭的S基金中,规模超过10亿美元的基金数量占比42%,这个比例几乎是2008 年以来平均15%占比的三倍。

今年年初,总部位于巴黎的私募投资公司 Ardian(Ardian介绍:Dominique Senequier(多米尼克·塞内基耶)于1996年创立了法国保险集团安盛(Axa)的私募股权部门;2013年,其拆分并更名为Ardian;如今,Ardian已成为欧洲市场管理规模最大且多元化的私募股权机构之一)也完成了创纪录的一支 300 亿美元的二级基金的募集(第九期私募股权二级市场投资平台(ASF IX))

来源:机构投资者评论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