恩那度司他新适应症获批,透析合并肾性贫血再添治疗新武器

B站影视 内地电影 2025-09-05 21:32 1

摘要:慢性肾脏病(CKD)作为全球范围内日益严峻的公共卫生挑战,对医疗系统和社会经济构成了沉重负担。对于处于终末期肾病(ESRD)的患者而言,透析治疗是主要的肾脏替代治疗手段,但长期透析的多种合并症,尤其是肾性贫血,会严重影响患者的预后和生活质量。肾性贫血不仅加剧患

慢性肾脏病(CKD)作为全球范围内日益严峻的公共卫生挑战,对医疗系统和社会经济构成了沉重负担。对于处于终末期肾病(ESRD)的患者而言,透析治疗是主要的肾脏替代治疗手段,但长期透析的多种合并症,尤其是肾性贫血,会严重影响患者的预后和生活质量。肾性贫血不仅加剧患者的心血管负担,还显著增加了全因死亡率和急性住院风险。因此,探索更安全有效的肾性贫血治疗方法,对于改善透析患者的生存质量和预后具有重要意义。

一、CKD发病率逐年上升,患者透析需求不断增加

CKD已成为全球范围内不容忽视的公共卫生问题,据2021年流行病学数据显示,全球CKD病例数高达6.7亿例,患病率为8006.00例/10万人,且发病率呈逐年上升趋势[1]。在我国,成人CKD患病率约为8.2%,患者总数约8200万,其中1.8%(约148万)处于CKD 4-5期,面临ESRD的严峻挑战[2]透析治疗作为ESRD患者的主要肾脏替代治疗手段,其有效性已得到广泛认可[3]。近年来,我国ESRD患者对透析治疗的需求急剧上升。根据中国医师协会肾脏内科医师分会(CNA)2025年学术年会公布的数据,截至2024年底,我国透析总人数已达118.3万,其中血液透析(HD)患者102.7万,腹膜透析(PD)患者15.6万[4]。长期透析治疗对患者造成了诸多影响。透析患者随着治疗周期延长,生存率逐年下降[5],血液透析患者前3个月的死亡率高达25.33/100人年,其中第1个月死亡率最高(46.40/100人年)。早期死亡风险与多种因素相关,包括年龄≥65岁、伴有肿瘤、首次使用临时导管、血白蛋白(<30g/L)、低血红蛋白(Hb)、高密度脂蛋白(<0.7mmol/L)和C反应蛋白(≥40mg/L)等[6]。对于透析相关并发症的治疗,是临床上的重点关注问题。

二、肾性贫血作为透析患者的常见并发症,对患者预后造成不良影响

肾性贫血作为透析患者常见的并发症之一,对患者预后也产生严重影响。

据流行病学研究,非透析CKD患者总体贫血患病率为28.5%~94.9%,而透析患者的贫血患病率更高,达到91.6%~98.2%[7]。尽管我国终末期肾脏病患者贫血的知晓率较高,CKD5期患者贫血知晓率高达82.4%[8],但整体达标情况仍需改善,我国HD患者Hb处于110~130g/L的比例仅为34.4%,PD患者为27.1%[9]。透析患者肾性贫血的发病机制复杂,包括促红细胞生成素(EPO)生成不足及活性降低等原因导致的红细胞生成减少以及尿毒症毒素导致红细胞寿命缩短、红细胞脆性增加等引起红细胞破坏增加[8,10,11],此外,血液透析后管路残留血液丢失、消化道出血和化验失血等也是导致贫血的因素[12,13]有研究表明贫血越严重,透析患者的全因死亡率和急性住院风险越高,当Hb时,患者的全因死亡率和急性住院风险显著高于非贫血患者[14]。此外,血透患者的Hb水平显著影响生活质量,与Hb≥110g/L的患者相比,Hb<110g/L的患者欧洲五维生活质量量表(EQ-5D-5L)和视觉模拟评分量表(EQ-VAS)评分更低[15]。因此,及时有效地治疗肾性贫血对于改善透析患者的预后具有重要意义。

三、透析患者肾性贫血的治疗

专家学者们对肾性贫血的管理不断探索,随着对贫血机制的深入了解,治疗手段也不断丰富。

肾性贫血的治疗主要包括补充铁剂、促红细胞生成刺激剂(ESA)和新型口服低氧诱导因子脯氨酰羟化酶抑制剂(HIF-PHI)类药物治疗等[8]。

铁剂:铁剂包括口服铁剂和静脉铁剂。口服铁剂对机体铁代谢状态的影响更接近于生理状态,但胃肠道不良反应较多,慢性炎症状态可上调铁调素表达抑制胃肠道对铁剂的吸收;静脉铁剂则能更快提高Hb水平,减少ESA用量,但可能引起过敏反应,严重时可危及生命[8]。

ESA:ESA能明显减少CKD患者的输血次数及减轻贫血相关症状。但ESA治疗也存在一些局限性,可引起患者血压升高、促进肿瘤生长、增加血栓栓塞风险等[8]。

HIF-PHI:通过促进机体内源性生理浓度的EPO生成,促进与铁代谢相关蛋白的表达,同时降低铁调素水平,综合调控机体促进红细胞的生成。目前,已有多种HIF-PHI药物在全球多个国家获批用于治疗肾性贫血[8]。荟萃分析结果显示,HIF-PHI在透析患者中整体降低铁调素有优势[16],且不增加ESRD贫血患者全因死亡率及心血管风险[17]。

然而,肾性贫血的治疗过程中Hb变异过大/升速过快也是透析患者需要面临的重要问题之一。研究表明,Hb波动超过5g/L/周会增加严重心血管事件的风险[18]。HD患者Hb变异度每增加10g/L时,死亡风险增加33%[19]。因此,在治疗过程中需要严格控制Hb的升速和波动范围。《中国肾性贫血诊治临床实践指南》建议肾性贫血患者初始治疗Hb速度控制在每月10~20g/L[8]。我国一项维持性HD患者血红蛋白波动的临床研究表明,EPO剂量≥200U/(kg·w)与Hb波动显著独立相关(OR=4.69,P=0.030)[20]。FDA要求在ESA类药物的说明书中添加警告,提示关注Hb升速过快导致的心血管风险。因此亟需更加安全有效的治疗药物来解决当下的难题。目前我国上市的用于肾性贫血治疗的HIF-PHIs药物有两种,分别是恩那度司他和罗沙司他。恩那度司他已完成中国血透及腹透人群3期研究,并于2025年9月5日在中国获批透析人群适应症,现适应症为“慢性肾脏病(CKD)引起的贫血,包括透析及非透析的成人患者”。荟萃分析显示,在透析患者中恩那度司他相较于对照组,可显著提高患者总铁结合力,降低铁调素效果趋势最佳,罗沙司他结果次之[16]。这两种药物在肾性贫血患者中的安全性问题同样需要关注。一项基于日本药品不良反应报告(JADER)数据库的研究,监测到1222例与HIF-PHI类药物相关血栓不良事件,其中与罗沙司他相关的有936例,与恩那度司他相关的仅13例,恩那度司他在HIF-PHI类药物中各类血栓风险均不高[21]。一项在透析患者中评价HIF-PHI药物的Meta分析显示,与ESA相比,罗沙司他组血管通路并发症风险较高(RR:1.15,[1.04; 1.27]),恩那度司他则不增加血管通路并发症的发生风险(RR:0.68 [0.31; 1.52])[22]

恩那度司他作为新型HIF-PHI药物,在中国及日本进行的多项透析人群的3期临床试验也证实了其良好的疗效和安全性。

中国血液透析人群3期研究共纳入100例血液透析CKD贫血患者(恩那度司他组50例,重组人促红细胞生成素[rHuEPO]组50例)[23],研究显示评价期间(第20-24周)恩那度司他治疗效果非劣于rHuEPO,恩那度司他组Hb均值为106.8g/L,rHuEPO组Hb均值为99.7g/L,组间差异为7.5g/L,非劣效成立。两组平均Hb水平较基线变化如图1所示。恩那度司他平稳有效提升Hb,整体安全性良好、风险可控。

图1血液透析CKD患者Hb较基线平均(±SE)变化

中国腹膜透析人群3期研究共纳入37例腹膜透析CKD贫血患者[24],研究结果显示基线平均Hb为108.8g/L,治疗期结束时平均Hb为110.5g/L,维持在目标范围内,访视点Hb较基线变化如图2所示。恩那度司他安全性及耐受性良好。

图2 腹膜透析CKD患者Hb较基线平均(±SE)变化

恩那度司他在日本也开展了针对透析人群的多项3期研究,其中SYMPHONY HD研究提示第20~24周恩那度司他组与达依泊汀α组平均Hb水平差异为-1.2g/L,恩那度司他非劣效于达依泊汀α。与达依泊汀α相比,未发现明显的安全性问题[25]。而SYMPHONY HD-Long研究显示平均Hb在52周内保持在目标范围 (100–120g/L),不良事件没有随着时间的推移而增加,长期安全性和有效性得到证实,且24周治疗评估期平均调药仅1.7次,也反映了治疗过程中Hb的稳定性[26]。

总 结

肾性贫血不仅影响透析患者生活质量,也增加死亡及急性住院风险,患者对于更安全、有效的治疗药物有着迫切的需求。恩那度司他作为新型HIF-PHI药物,在透析患者中可平稳有效提升Hb水平,且安全性良好,透析人群新适应症的获批,将为广大患者提供更为安全、有效的治疗新选择,为这一庞大患者群体带来新的希望。未来,随着对肾性贫血发病机制的深入研究和更多创新药物的涌现,透析患者的治疗必将迈向更加安全、有效的新阶段。

参考文献

1.Deng L, et al. BMC Public Health. 2025 Feb 17;25(1):636.

2.Wang L,et al. JAMA Intern Med. 2023 Apr 1;183(4):298-310.

3.徐佳莹,于洗河.卫生经济研究,2023,40(3):24-28,31.

4.中国医师协会肾脏内科医师分会(CAN), 2025年学术年会.

5.Liu, L, et al. BMC Nephrol. 2023; 24(1):313.

6.林晶晶等. 中华肾脏病杂志,2020,36(08):595-600.

7.中国肾性贫血诊治临床实践指南[J].中华医学杂志,2021,101(20):1463-1502.

8.Medicine (Baltimore), 2016, 95(24):e3872.

9.BMC Nephrol . 2021 Feb 22;22(1):64

10.Santos S,et al. Geriatrics (Basel). 2025 Mar 14;10(2):43.

11.万正红(综述),周莉(审校). 疑难病杂志,2024,23(12):1515-1518

12.Habas EM, et al. Ibnosina J Med Biomed. 2021; 13(04): 161-172.

13.Hossain MK, et al. Sch J App Med Sci. 2025 Feb 13(2): 370-376.

14.Toft G, et al. J Nephrol. 2020 Feb;33(1):147-156.

15.Al-Jabi SW, et al. BMC Nephrol. 2023 Jun 30;24(1):197.

16.Aging (Albany NY). 2023;15(6):2237-2274.

17.Guimarães MGM, et al. Blood Purif. 2023;52(7-8):721-728.

18.Clin J Am Soc Nephrol. 2010 Apr;5(4):553-6

19.Yang W, et al. Am Soc Nephrol, 2007, 18(12): 3164-3170.

20.林攀,等.中华肾病研究电子杂志, 2015, 04(3) : 150-154.

21.Wu D, et al. Ren Fail. 2025 Dec;47(1):2491655

22.Chen D, et al. Front Pharmacol. 2023 May 24;14:1163908.

23.恩那度司他中国血透人群III期临床试验,data on file

24.恩那度司他中国腹透人群III期临床试验,data on file

25.Akizawa T, et al. Kidney Int Rep. 2021 May 12;6(7):1840-1849.

26.Akizawa T, et al. Ther Apher Dial. 2022 Apr;26(2):345-356.

医脉通是专业的在线医生平台,“感知世界医学脉搏,助力中国临床决策”是平台的使命。医脉通旗下拥有「临床指南」「用药参考」「医学文献王」「医知源」「e研通」「e脉播」等系列产品,全面满足医学工作者临床决策、获取新知及提升科研效率等方面的需求。仅供HCP观看。

来源:医脉通肾内频道一点号1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