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苗的力量——全民的健康护盾

B站影视 内地电影 2025-05-14 21:26 2

摘要:最新一期的《柳叶刀-公共卫生》提到,从卫生投资角度看,过去50年,我国扩大免疫规划具有极高的经济回报率,疫苗接种总成本为1240.6亿美元,而其带来的总收益高达24178.5亿美元,效益成本比达到了19.48,同时避免了7.03亿例患病和248万例死亡。

最新一期的《柳叶刀-公共卫生》提到,从卫生投资角度看,过去50年,我国扩大免疫规划具有极高的经济回报率,疫苗接种总成本为1240.6亿美元,而其带来的总收益高达24178.5亿美元,效益成本比达到了19.48,同时避免了7.03亿例患病和248万例死亡。

疫苗对于个人和整个社会在预防疾病负担方面的作用是极为显著的。自2002年起,乙肝疫苗被全面纳入国家免疫规划,此后在降低死亡率方面做出了巨大贡献,并在长期的肝癌与肝硬化防治中发挥了关键作用,其在出生队列中的经济性表现最佳。与此同时,群体免疫效应也在持续显现。

我国高疫苗接种率使得未接种人群也能获得一定程度的保护,减少了传染病的传播风险,进一步提升了我国人民的整体健康水平。

01

我国疫苗分类

我国的疫苗主要分为两类:一类是免疫规划疫苗(免费疫苗),一类是非免疫规划疫苗(自费疫苗)。

免疫规划疫苗是指居民应当按照政府规定接种的疫苗,由政府免费向居民提供。接种非免疫规划疫苗按照知情自愿的原则,是对免疫规划疫苗的进一步补充,可以使受种者获得更全面的免疫保护,预防更多疫苗针对的疾病。

02

免疫规划调整新动向

今年,疫苗与健康大会上国家卫健委副主任、国家疾控局局长沈洪兵在大会发言中提出了对动态调整优化国家免疫规划策略的展望和设想。他表示,动态调整优化国家免疫规划策略,原则是统筹规划、动态调整、分步实施,国家疾控局准备做一个到2030年的五年规划。

对于要优先考虑纳入的疫苗,从我国疾病形势和疾病负担和可及性分析,沈洪兵提到HPV、Hib(b型流感嗜血杆菌)、水痘、肺炎球菌疫苗。对于要考虑的因素复杂,他表示,国际普遍共识的、疾病负担重、成本效益高、疫苗产能满足需求、财政可负担的疫苗,要尽快新增。

2023年发表于《柳叶刀-公共卫生》的另一项研究中,北京大学中国卫生发展研究中心教授方海带领的团队从多方面综合考量,对4种主要儿童非免疫规划疫苗纳入免疫规划的顺序开展了评估,发现儿童肺炎球菌疫苗的优先级最高,可以优先考虑。

我国目前获批上市的13价肺炎疫苗主要有沛儿13(单载体)、沃安欣(单载体)、维民菲宝(双载体),这些疫苗预防由肺炎链球菌引起的侵袭性疾病(如肺炎、脑膜炎、败血症等)。

其中维民菲宝(双载体)13价肺炎疫苗,是目前唯一一款录入《中国药典》的13价肺炎疫苗。这一收录标志着该疫苗在安全性、有效性及生产工艺上达到国家药典标准,成为国内肺炎疫苗领域的标杆产品。

03

疫苗——全生命周期的保护者

疫苗不单单是小孩子接种的,人人都应该接种疫苗。

1.婴幼儿:婴幼儿体内的母传抗体保护会随着年龄增长逐渐衰减,六个月后基本上就会消失,此时婴幼儿的免疫系统尚未发育成熟,可能会导致婴幼儿感染传染病的风险增加。因此,接种疫苗显得尤为重要。

2.成年人:成年人与儿童一样,都可能因感染各种病原体而患病。在童年时期,可能未曾接种或未完成某些疫苗的全程接种。即便接种过,体内针对某些疾病的保护性抗体水平也可能随着时间的流逝而逐渐降低,甚至消失。

此外,由于病原体的变异,原有的保护可能已无法提供有效的防御。

例如,未接种过麻疹、脊髓灰质炎等疫苗的成年人,有感染这些传染病的风险。流感病毒对所有年龄段的人群都有较高的感染性,并且病毒株每年都会发生变异,因此需要每年接种流感疫苗。

3.老年人:随着机体的衰老,人体的免疫水平又会逐渐下降,免疫系统也会发生衰老,抵御感染的能力也呈现下降趋势。因此,老年群体也是免疫保护的重点人群,比如可以接种肺炎疫苗、流感疫苗、带状疱疹疫苗等。

4.还有其他一些情况,也需要接种疫苗:比如被狗咬伤后需要接种狂犬病疫苗,发生外伤后需要接种破伤风疫苗。

每一剂疫苗都是对人类健康的守护,也是社会责任的体现。通过人类不懈的努力,我们终将战胜那些危害人类健康的病菌!

相关论文信息:https://doi.org/10.1016/S2468-2667(25)00039-8

本文源自中国科学报公众号、昆医大附一院科普在线公众号等综合

来源:苗懂星球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