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伏产业迎来全面拐点龙头股引领价值重估新周期

B站影视 电影资讯 2025-09-05 20:39 3

摘要:光伏行业正从“价格厮杀”走向“价值重构”,随着政策与市场双重共振,产业链各环节迎来全面复苏,这些龙头企业将率先受益。

光伏行业正从“价格厮杀”走向“价值重构”,随着政策与市场双重共振,产业链各环节迎来全面复苏,这些龙头企业将率先受益。

光伏行业在2025年迎来了从“量变”到“质变”的关键转折。上半年行业呈现显著复苏,重点企业业绩亮眼。

横店东磁归属于股东净利润同比增长58.94%,锦浪科技增速更是达到70.96%。

随着“反内卷”政策持续落地,光伏主产业链价格体系正逐步回归理性周期波动模式。近期产业链数据显示从硅料到组件环节,主链基本面全面改善,标志着产业链在经历价格触底和主动去库存后,正在迎来拐点。

01 行业拐点已至,基本面全面改善

2025年上半年,中国光伏产业在经历周期波动后迎来修复拐点。A股光伏设备板块70家上市公司中,近半数已披露半年报或业绩预告,业绩向好态势明显。

政策引导下的市场秩序优化是本次复苏的重要推手。相关管理部门通过遏制无序产能扩张、规范技术标准等措施,有效缓解了产业链各环节的价格恶性竞争问题。

上游多晶硅料价格自2025年7月起持续回升,其中N型复投料成交价突破5万元/吨,推动主产业链盈利空间逐步修复。

需求端同样传来利好。2025年1-7月国内新增光伏装机223.25GW,同比增长81%。据CPIA预测,2025年国内新增光伏装机有望达到270-300GW,同比增长约3%。

02 政策与需求双轮驱动

光伏行业的复苏离不开政策引导下的市场秩序优化。2025年以来,一系列针对性政策密集出台,直指“低价无序竞争”的行业痛点。

6月27日,新修订的《反不正当竞争法》正式实施,明确禁止硅料、组件等产品以低于现金成本价格销售,为光伏产业链设定了价格底线。

7月初和8月中旬,中央财经委员会和工信部相继发声,强调“依法依规治理企业低价无序竞争,推动落后产能有序退出”。

政策红利的释放具有双重利好。一方面,“反低价竞争”政策的出台,极大遏制了“低质低价”的恶性竞争行为,改善“内卷式”竞争现状。

另一方面,政策鼓励的“技术创新”与“兼并重组”与头部企业战略高度契合,为其在新周期中扩大优势提供了制度支撑。

需求端同样强劲。海外市场方面,欧美等传统海外市场进入成熟发展阶段,印度、中东、拉美等新兴市场需求快速增长。据CPIA预计,2025年海外新增光伏装机有望超300GW,同比增长约25%。

03 产业链各环节投资机会

硅料环节:盈利修复最为显著

硅料环节率先吹响回暖号角。8月20日,多晶硅n型复投料成交价格区间为4.5~5.2万元/吨,硅料价格延续涨势,最高涨幅达3.37%,价格已连续8周上扬。

通威股份 是硅料环节龙头企业,手握全球30%高纯晶硅市场份额。公司多晶硅实现销量16.13万吨,全球市占率约30%,位居行业第一。

成本控制方面,通威现金成本约3.8万元/吨,处于行业领先水平。公司期末货币资金与交易性金融资产332.29亿元,财务流动性储备充足。

硅片环节:N型技术与大尺寸趋势

硅片环节正经历技术路线切换,2025年N型硅片渗透率超90%,P型硅片退出主流市场。

隆基绿能 是全球光伏组件龙头,HPBC电池效率突破26%。公司2025年硅片出货量占全球35%,N型硅片溢价0.03元/片,海外市场收入占比超50%。

TCL中环 在210mm硅片市占率超70%,与Maxeon合作开发钙钛矿叠层电池。公司设备自制率提升至60%,单位折旧成本较同行低0.02元/片。

电池片环节:TOPCon主导,多种技术路线并行

2025年TOPCon电池产能967GW,占比83%,头部企业通过技术提升效率至26.5%。

晶科能源 是N型TOPCon技术领跑者,量产效率超25%,海外收入占比超60%。公司TOPCon电池产能全球第一(50GW),2025年海外出货占比超60%,N型组件溢价0.08元/W。

爱旭股份 的ABC(背接触)电池量产效率26.2%,组件溢价0.12元/W,绑定华为、阳光电源分布式渠道。华创证券建议关注爱旭股份等盈利修复、经营稳健的龙头公司。

组件环节:品牌溢价与海外布局

组件环节技术差异化竞争明显,N型组件占比超70%。隆基绿能HPBC组件功率达720W,天合光能210R组件通过TÜV认证,溢价0.05-0.08元/W。

天合光能 是210大尺寸组件倡导者,智慧能源解决方案提供商。公司210R组件功率达750W,东南亚基地产能占比50%,受益于美国IRA政策。

晶澳科技 是一体化组件龙头,DeepBlue 4.0组件效率24.4%。公司阿曼6GW电池+3GW组件基地投产,中东市场市占率提升至25%,N型组件海外溢价0.12元/W。

辅材与设备环节:技术壁垒构筑护城河

辅材环节中,胶膜、玻璃等细分领域格局优化明显。N型组件对POE胶膜渗透率提升至60%,光伏玻璃双寡头格局稳固。

福斯特 是光伏胶膜龙头,全球市占率超50%。公司POE胶膜产能扩至15亿平,2025年Q3净利润同比增长40%。

福莱特 是光伏玻璃龙头,与信义光能占全球光伏玻璃超50%份额。公司1.6mm超薄玻璃量产,良率92%+,降组件BOS成本0.08元/W。

设备环节受益技术迭代。捷佳伟创 是HJT设备核心供应商,技术路线覆盖TOPCon、钙钛矿,受益N型电池扩产潮。公司TOPCon设备市占率超50%,钙钛矿PVD设备通过纤纳光电认证。

迈为股份 的HJT整线设备市占率超80%,钙钛矿叠层电池设备完成中试线交付。公司2025年订单能见度至2026年,目标价较现价有50%上行空间。

04 光储融合与新增长极

储能领域的爆发式增长成为本次复苏的核心驱动力之一。随着人工智能等高耗能领域用电需求激增,光伏+储能系统配套需求同步提升。

阳光电源 是全球储能系统龙头,光伏逆变器市占率稳居前三。公司储能逆变器全球市占率35%,与华为合作开发光储一体机,2025年海外收入占比提升至60%。

华创证券建议关注阳光电源等盈利修复、经营稳健的龙头公司。

05 风险提示

投资光伏行业需关注以下几类风险:

一是 贸易政策风险。UFLPA清单、东南亚双反关税可能影响出口。企业海外布局需关注地缘政治因素。

二是 产能过剩风险。低效P型产能出清中,行业盈利仍承压。尽管政策推动产能优化,但部分环节仍存在供应过剩压力。

三是 技术迭代风险。钙钛矿等新技术可能重塑行业格局。N型技术快速普及,企业需持续投入研发以保持竞争力。

投资者应优先配置现金流充裕、技术领先的头部企业,规避高负债中小厂商。

行业即将迎来两场重要会议:

9月10-12日的包头硅业大会将聚焦上游原材料,讨论能耗标准,若标准修改超预期,将加速行业去产能;

9月15-17日的光伏产业大会将聚焦全产业链,讨论“光伏入市”和N型等新技术。

这两场会议可能成为板块进一步上涨的催化剂。

光伏行业正从“规模扩张”向“质效并重”转型,那些坚守“技术创新、成本控制、长期主义”的企业终将赢得新周期的主动权。

来源:新浪财经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