桃李月饼广告玩梗翻车致歉撤稿

B站影视 欧美电影 2025-09-05 20:43 1

摘要:有网友反馈,这则广告9月1日悬挂在当地电梯间里,被认为同时冒犯了爱吃和不爱吃五仁月饼的两拨人,在网络上引发巨大争议。随后,有消费者发现,桃李面包已悄然撤下该广告,换上了风格完全不同的新版物料。

#桃李月饼也尝了回生活的毒打##桃李月饼玩梗被舆论毒打并不意外#【桃李月饼“生活毒打论”被舆论“毒打”,并不意外| 新京报快评】

“因为你还年轻,还没饱尝过生活的毒打。”

近日,桃李面包(603866.SH)因为一则“生活毒打论”月饼广告陷入了舆论漩涡。

据新黄河报道,有网友反馈,这则广告9月1日悬挂在当地电梯间里,被认为同时冒犯了爱吃和不爱吃五仁月饼的两拨人,在网络上引发巨大争议。随后,有消费者发现,桃李面包已悄然撤下该广告,换上了风格完全不同的新版物料。

9月5日,桃李面包官方微博致歉表示:我们文案翻车了,确实是领导拍的板,这个锅只能他来背。在此鞠躬道歉,他现在正在接受“现实毒打”。另外还称,“批评我们都接受,反思也在进行中”。

桃李月饼这则“生活毒打论”广告不仅没能打动消费者,反而引发群嘲,最终草草收场。这场“自杀式”传播,看似是营销文案的失算,实则暴露了老品牌在新消费时代与用户需求的脱节,在流量焦虑下的营销乱阵。

“我中秋是来享受快乐的,不是来花钱挨训的”,网友的点评的确很尖锐,甚至有人将桃李的这次营销定义为失败的“PUA式营销”,表示要“拉黑”。

这是桃李面包营销“剑走偏锋”之后“跑偏”乃至翻车的又一个例子。有网友发现,为推广月饼,桃李还推出了一系列让人看不懂的“创意”广告。这些广告试图贴近年轻人,但从网友反馈看,却有“弄巧成拙”的尴尬感。

此次“生活毒打论”广告,显然是桃李品牌试图贴近年轻消费者、借用网络语境的尝试,但不料踩中大众情绪雷区而翻车。这显示出在社交化营销浪潮中,这个老品牌出现“水土不服”。

据媒体报道,桃李近期经营状况不理想。财报显示,公司净利润已连续四年下滑,2025年上半年营收和净利润都出现两位数下跌。这次引发争议的月饼业务,在2024年就已出现近15%的营收下滑。

在经营承压的状况下,企业重视产品营销可以理解,但还是不宜用力过猛,自乱阵脚。

桃李面包不是小作坊、小品牌,而是上市公司、大品牌,这也意味着其自身广告营销需要有较高门槛,其广告内容应有与其自身定位和调性相匹配的水准和品位。

大品牌营销重视贴近网友、年轻人,这无可厚非。但不必一味模仿网络热梗、强行讨好网友,这种操作如果与自身品牌调性和风格不符,极容易“弄巧成拙”而翻车。

值得注意的是,桃李面包在舆情发酵后及时撤下争议广告、更新内容,显示了上市公司对舆论的敏感,知错就改,这仍然值得肯定。

桃李月饼营销“翻车”,也为老品牌敲响警钟,在新消费市场中,故步自封固然不可取,但盲目跟风、强行玩梗同样会迷失方向。

来源:新浪财经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