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有人说,她是娱乐圈最“倒霉”的演员。演技不差,作品不少,合作对象个顶个的牛,但就是——红不了。红不红,真是玄学吗?
有人说,她是娱乐圈最“倒霉”的演员。
演技不差,作品不少,合作对象个顶个的牛,但就是——红不了。
红不红,真是玄学吗?
你去翻她履历,会觉得有点荒唐:
赵宝刚亲手捧她,孙红雷在戏里将她宠上天,当过15次女主角,甚至被称为“收视率女王”。
可圈内热闹了几十年,热搜名单里,她一直是透明人。
狗仔懒得蹲,粉丝喊不动,网友想不起来。
她的履历,怎么看都不像“不红”的命。
先说作品。
《拿什么拯救你,我的爱人》——当年收视率吊打同档,被誉为国民级大剧。
《落地,请开手机》——孙红雷、傅晶双主演,播出后口碑爆棚。
《知青》——央视重磅剧,收视率全国都拿的出手。
《麦香》《我最爱的家人》——地方卫视热播,收视成绩稳坐前三。
换做任何一个人,早就红得飞起了。
傅晶却像“隐形人”一样:戏火,人不火。
观众记住了“祝四萍”,记住了“空姐李小晚”,记住了“麦香”。
可提起傅晶这个名字,许多人一脸茫然。
有点讽刺吧?
一个演员最怕的是什么?不是没戏拍,而是戏有人看,人没人记。
为什么会这样?
第一,她的戏路几乎被“苦情剧”和“主旋律”牢牢绑定。
观众最常看到她的样子,要么是忍气吞声的媳妇,要么是操碎心的母亲。
剧情狗血,桥段俗套,尤其像《我最爱的家人》这种,几乎集齐了所有老掉牙的梗:车祸、失忆、夺子大战……
这些剧的受众大多是中老年观众,收视率能打,但在互联网舆论场,根本没有话题性。
第二,她自己,也“不识趣”。
在娱乐圈这个名利场,懂规则的人上位,不懂规则的人出局。
傅晶,恰恰是那个“不懂规则”的人。
她的经历,算是一出“天赋遇上现实”的戏。
傅晶出生在湖北的普通工人家庭,是家里的独生女。
从小长相出挑,14岁就进了艺校,后来更是考进了中戏97级表演班。
这个班,号称“神仙打架”:
章子怡、秦海璐、陈好、吴樾、贾一平……
放在今天,随便拉一个名字,都是业内响当当的代表。
章子怡,入学第三年就成了“谋女郎”,一跃“国际章”。
秦海璐,首部电影就拿下金马奖影后。
吴樾,专业第一入学,毕业后进了国话,站上国家级文艺舞台。
再看傅晶,同样是科班出身、颜值演技双在线,却偏偏被命运按在尘埃里。
她的第一部电视剧《欲望阻击》,搭档陈好,演的是配角,没有水花。
直到签约赵宝刚,她才算迎来转机。
赵宝刚是什么地位?
“捧谁谁火”的传奇导演。
李小冉、陆毅、靳东……都是他手里走出来的。
傅晶本来面试过《像雾像雨又像风》,角色却落在了李小冉身上。
后来在一次试戏时,赵宝刚一眼相中了她:“这姑娘有戏。”
于是,《拿什么拯救你,我的爱人》里,她成了祝四萍。
那个眼神里全是倔强和卑微的姑娘,让观众记住了傅晶。
可惜,她只小火了一下,没能趁热打铁。
真正的关键,是她的“学生思维”。
在学校,分数是标准;在社会,人情是标准。
傅晶,没意识到这一点。
2007年,她在《落地,请开手机》里当女主角。
剧组内部有矛盾,她不懂人情世故,只一心扑在角色上。
结果呢?被孤立,被排挤。
演得再卖力,也没换来人情上的支持。
那时的傅晶,还带着学生气的傲气。
成绩好,自信演技硬。
可娱乐圈是个讲关系的江湖,光会演,不够。
经历过摔跤后,她才明白“人情得大于工作”。
虽然学会了随大流,但和同龄人比起来,她始终“晚熟”。
她也曾被观众捧过。
“空姐李小晚”,就成了不少人心中的“白月光”。
可惜,这样的热度,没能变成真正的咖位。
更让人惋惜的,是她的性格。
娱乐圈的规则很残酷:
你不争,就会被别人争走。
赵宝刚曾邀请她出演《奋斗》。
要知道,那可是当年风靡一时的爆款。
文章、马伊琍、佟大为,哪个不是靠着这部剧大火的?
傅晶呢?她拒绝了。
于是,这个角色落到了李小璐手里。
李小璐凭此剧彻底翻身,跻身一线。
而傅晶,错过了最好的机会。
这件事,让身边人都急得直跺脚。
可傅晶呢?
态度淡淡,“无所谓”。
这种“随遇而安”,既是她的性格,也成了她的命门。
父亲常劝她:“要主动,不要太较真。”
可傅晶,就是改不掉。
所以,她常常把自己置于被动局面。
别人争到头破血流,她静静站在一边。
圈子热闹,但她始终是个“透明人”。
傅晶长得漂亮吗?
漂亮。
但问题在于——记不住。
她的脸,有点像董璇,有点像殷桃,却没有属于自己的标签。
观众看过她的剧,却想不起她的名字。
这种“没有星味”的尴尬,几乎是她的宿命。
相比之下,蓝盈莹就是个对照。
她同样经历过“戏红人不红”。
早期演《甄嬛传》的浣碧,剧火人不火;《虎妈猫爸》里也没出圈。
可蓝盈莹有野心,她能等,也敢争。
《玫瑰的故事》里的关芝芝小火,《生万物》里和倪大红对戏,她终于翻身。
走红后,她宣传时抢杨幂热度,争议满满,但至少,她争到了位置。
傅晶呢?
佛系到底,不炒作、不营销、不制造话题。
拍完戏就消失,宣传平平无奇。
热搜没有名字,狗仔不写绯闻。
说白了,她是一个“戏能捧红别人,唯独捧不红自己”的演员。
她的职业生涯,走得其实挺“正”。
演过知青、聋哑人、苦情媳妇、基层干部……角色扎实,演技不差。
近几年,她还去演话剧,《红高粱家族》《抗战中的文艺》,口碑都不错。
她进入了中国电视艺术家协会,和一众戏骨平起平坐。
只是,知名度始终停在原地。
她的现状,倒挺让人羡慕。
48岁的年纪,她几乎没上综艺,不炒作,成了圈内“透明人”。
爱读书,爱旅行,喜欢摄影。
主页里的照片,永远是笑容明媚。
今年儿童节,她戴着玩偶帽子晒照,嫩得像个女大学生。
别人还在卷流量、拼代言,她早已退到生活里。
井井有条,不急不躁。
活得轻松,也活得通透。
不过话说回来,她真亏了吗?
也未必。
她没红,却活得自在;
她没火,却保留了属于演员的纯粹。
当别人为了热度焦头烂额时,她48岁还能嫩得掐出水。
这不也是一种赢家吗?
来源:小儛电影解说一点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