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省法院文化建设特色项目丨冀承未来

B站影视 电影资讯 2025-09-05 20:31 1

摘要:在素有“紫塞大地”之称的承德,活跃着一群特殊的园丁,他们以真情化雨、以法典为剪、以司法作锄,滋养、修正未成年人成长之路,耕耘培育希望的沃土,这就是承德法院未成年人保护品牌——“冀承未来”。

推介单位:承德中院

推介人:冯 娜

在素有“紫塞大地”之称的承德,活跃着一群特殊的园丁,他们以真情化雨、以法典为剪、以司法作锄,滋养、修正未成年人成长之路,耕耘培育希望的沃土,这就是承德法院未成年人保护品牌——“冀承未来”。

“多维赋能”的品牌内涵“冀承未来”品牌得名于“法之希冀、爱之承托、防之未然、护之修来”,既是未成年人保护的司法品牌,也是强化队伍建设的党建品牌、弘扬法治精神的文化品牌,集中体现了承德法院对未来的责任担当与对社会的庄严承诺。依托“政治铸魂、文化聚力”理念,承德法院以该品牌为引领,组织干警充分发挥司法职能,全方位守护未成年人健康成长,在新时代法治建设进程中留下深刻印记,为区域未成年人保护工作注入强劲司法动能。“四维守护”的司法实践

“扣好人生第一粒扣子”是习近平总书记对未成年人成长的殷切期望,承德法院将这一嘱托细化为“四维守护”司法实践,为未成年人构建全方位保护屏障。

以“法之希冀”立规尺,校准成长方向:针对迷途未成年人,承德法院设立家庭教育指导站、维权关爱典型工作室,实时关注未成年人身心健康状况,精准排查苗头性、倾向性问题,从源头上消除诱发未成年人违法犯罪的潜在因素,为其行为划定法治边界。

以“爱之承托”为基石,重塑情感支撑:组建“法苑星光少年团”“微光成聚・璀璨未来”“微善帮扶”等爱心联盟,重点关爱留守儿童群体,让未成年人在司法关爱中感受温暖。此前,在一起离婚案件中,法院通过七个月、上百次心理咨询干预,成功帮助一名有轻生念头的少年重拾生活信心;同时,以“哪吒成长”为主题开设兴趣课堂,助力未成年人树立积极成长观念。

以“防之未然”筑屏障,点亮前行灯塔:线下推进法治教育全覆盖,为全市599所学校配备法治副校长,通过“开学第一课”、法治公开课、法院开放日、模拟法庭等“体验式”活动,向未成年人普及法律知识;线上联合北京互联网法院、北京师范大学新闻传播学院打造网络互动普法新模式,制作普法短视频,让法治声音传遍更广泛群体。

以“护之修来”铺通途,搭建希望之桥:建立健全社会调查、心理干预、定期回访、跟踪帮教、司法救助等配套机制,推动家庭保护、学校保护、社会保护、网络保护、政府保护、司法保护“六大保护”协同发力,为未成年人成长提供全链条支持。

“三大保障”的坚实防线

为确保未成年人司法保护工作落地见效,承德法院构建“三大保障”体系,为工作开展提供有力支撑。

制度保障“护成长”:全面落实“三审合一”工作机制,实现全市法院少年审判机构全覆盖,一案两卷100%完成,从制度层面规范未成年人案件审理流程,提升审判专业化水平。

法律保障“零容忍”:采取专案快审、从严惩处、终身禁业等强硬举措,严厉打击侵害未成年人权益的违法犯罪行为,织密司法防护网络,切实维护未成年人合法权益。

协同保障“止微澜”:主动联动妇联、学校、社会机构等多方力量,共建未成年人法治教育保护基地,设立法院心理咨询室,凝聚社会各界关爱力量,为未成年人打造安全、温暖的成长环境。实干结硕果:品牌影响力与保护成效双提升

品牌建设成果获得广泛认可,2024年,“冀承未来”未成年人司法保护工作品牌先后荣获承德市、河北省宣传思想文化创新案例一等奖、二等奖,相关经验做法被中央电视台、《人民法院报》《河北日报》等权威媒体报道,影响力持续扩大。此外,承德法院制作的“一案两卷”微电影《三个妈妈》成功参评全国第十九届法治动漫微视频作品展播活动,以文艺形式传递未成年人司法保护理念。

守护未成年人成长,就是守护国家未来与民族希望。承德法院通过“冀承未来”品牌实践,生动诠释了司法的温度与力量——司法不仅是冰冷条文的适用,更是用法律之光为青春导航,让每一名未成年人都能在法治的“春天”里沐浴阳光、茁壮成长。

供稿部门:教培处

编 辑:马留健

来源:河北高院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