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商“遇冷”,大批商家退出淘宝,4个原因很现实

B站影视 欧美电影 2025-09-05 20:13 1

摘要:阿里巴巴2025年第一季度财报显示,平台活跃商家数量同比下降12.4%,这是自公布该数据以来的最大降幅。更为触目惊心的是,中国电子商务研究中心发布的《2024年度中国电商市场数据报告》指出,2024年全年,淘宝天猫平台净流失商家数量超过78万家,退出率达17.

电商寒冬下的淘宝商家退出潮:四大现实原因剖析

曾经月入数十万的淘宝店主们,如今正以前所未有的速度逃离这个曾经的电商圣地。

阿里巴巴2025年第一季度财报显示,平台活跃商家数量同比下降12.4%,这是自公布该数据以来的最大降幅。更为触目惊心的是,中国电子商务研究中心发布的《2024年度中国电商市场数据报告》指出,2024年全年,淘宝天猫平台净流失商家数量超过78万家,退出率达17.3%。

01 流量成本飙升,中小商家不堪重负

对淘宝商家来说,流量成本飙升是最直接的打击。据淘宝商家协会2025年3月调查数据,淘宝平台获客成本从2020年的平均13元/人上升至2025年的42元/人,增长幅度超过223%。

而同期商品平均客单价仅增长31%,严重的成本收益不匹配导致大量中小商家难以为继。

“我去年双十一一天的广告费就花了3万多,卖出去的商品毛利才1万多。这样的生意根本做不下去。”广东佛山的家居用品店主张先生道出了许多商家的共同困境。

流量成本暴涨的背后是用户注意力的分散。QuestMobile数据显示,2024年中国移动互联网人均单日使用时长为6.1小时,其中电商平台占比从2020年的18.3%下降至2024年的13.7%。

02 竞争白热化,市场份额遭蚕食

电商行业的竞争已进入白热化阶段。截至2024年底,中国网络零售市场规模达到15.1万亿元,但增速已从2020年的10.9%降至2024年的7.2%。

在增量市场逐渐见顶的背景下,各大平台对存量市场的争夺日趋激烈。淘宝不仅要面对京东、拼多多等传统电商平台的竞争,还要应对抖音、快手等内容平台的电商化挑战。

市场研究机构艾媒咨询的报告显示,淘宝天猫平台市场份额从2020年的50.1%下降到2025年第一季度的37.3%,而抖音、快手等新兴电商渗透率在同期从8.5%攀升至26.7%。

“我在淘宝每天要刷单、做活动、优化关键词,忙得不可开交,销量还是直线下滑。而我去年试水的抖音小店,只靠几个视频就能带来可观的销售。”江苏南京的服装店主王女士表示,她已决定关闭经营5年的淘宝店,全力发展抖音电商。

03 平台规则与佣金,挤压商家利润空间

平台规则的频繁变化和高额佣金是打击商家的又一重要原因。淘宝平台2024年全年进行了超过30次算法和规则调整,商家需要不断适应新规则,增加了经营难度和不确定性。

同时,平台综合费率(包括佣金、广告、技术服务费等)不断攀升,2024年达到平均22.7%,部分类目甚至高达30%以上。

“以前淘宝的技术服务费是2%,现在涨到5%;以前做活动满减是商家自愿,现在成了硬性指标;以前客服可以不用24小时在线,现在响应时间超过30分钟就会被降权。”浙江义乌的箱包商家李先生诉苦道,“各种成本加起来,我们的利润已经被压缩到极限。”

中国电子商务协会的调查显示,2024年淘宝平台商家平均净利润率为4.7%,比2020年下降了2.8个百分点。如此微薄的利润率,使得许多商家难以维持基本运营。

04 消费降级与同质化,价格战愈演愈烈

2024年中国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同比增长3.2%,增速创下近5年新低。居民消费能力下降导致电商平台整体客单价下滑。

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2024年全国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实际增长3.8%,而同期CPI上涨2.3%,居民实际消费力提升有限。

在消费能力承压的背景下,价格因素成为消费者购物决策的首要考量。据淘宝大数据研究院发布的《2024年淘宝用户消费趋势报告》,平台上单价在100元以下的商品销量占比从2020年的43%上升至2024年的62%,消费降级趋势明显。

与此同时,产品同质化问题日益严重。阿里研究院2025年初发布的《电商平台商品同质化研究》指出,淘宝平台上79.3%的商品存在5个以上几乎完全相同的替代品。

同质化竞争导致价格战不断升级。“我花了两年时间开发的产品,上架不到一个月就被十几家商家模仿,价格一路从198元砍到39元。”浙江温州的日用品商家赵先生说,“这样的环境下,创新没有任何意义,谁都赚不到钱。”

淘宝平台显然也意识到了商家流失的严重性。2025年3月,阿里巴巴发布“商家成长计划”,宣布投入50亿元扶持中小商家,包括降低部分类目佣金、减免新店前6个月技术服务费、提供流量补贴等举措。

数据显示,退出淘宝的商家中,约37%转向抖音、快手等内容电商平台,23%转型线下实体店,18%尝试跨境电商,还有22%彻底退出电商行业。

正如浙江绍兴的窗帘店主李师傅所说:“电商不是不能做,而是要找到适合自己的方式。”

来源:一木靠山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