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蓝靛果是忍冬属植物“蓝果忍冬”(Lonicera caerulea)的果实,这种植物非常耐寒,分布在北美、欧洲和亚洲的寒冷湿润的森林中。
2025年08月28日 22:21北京
我又来给大家介绍小众水果了!
有一种小浆果这几年越来越火了,它的表皮颜色和光泽与蓝莓非常相似,但形状有点像个压扁的圆柱体,它就是蓝靛果。
蓝靛果是忍冬属植物“蓝果忍冬”(Lonicera caerulea)的果实,这种植物非常耐寒,分布在北美、欧洲和亚洲的寒冷湿润的森林中。
家在东北的朋友应该对蓝靛果并不陌生,管它叫“黑瞎子果”、“羊奶子”、“山茄子”等充满质朴气息的名字,夏天到树林里摘着吃,酸甜可口,就是容易把嘴染成乌紫色。
而在日本北海道,它被誉为“长生不老果”(チカラニプ),“茂盛生长的东西”(ハスカップ, haskap),当做特产做成很多种类的产品。
货架上展示的日本蓝靛果产品
图片来源:维基百科 作者:Bob Bors
在英语中则叫它“honeyberry”(或honeysuckle berry),听起来甜甜蜜蜜,在美国、加拿大、俄罗斯等国家,它可以用来拌酸奶,做沙拉,做果汁、果酱和酒等。
那么它的营养怎么样呢?
低糖高纤维
测定发现蓝靛果鲜果的糖含量只有1.8%-2.6%,而膳食纤维含量高达8.3%,在水果中是糖很少、纤维含量很突出的一种。
此外它含有约12mg/100g的维生素C[1-2],以及一定的矿物质,100 g蓝靛果可提供的钾、钙、镁含量分别占推荐日摄入量的 5.7-11.5%、1.8-3.3%、0.3-0.8% [2]。
高花青素
从蓝靛果的颜色就可以看出来,它是一种富含花青素的水果。测定发现100g鲜重蓝靛果里的花青素总含量在158.44-1751.44mg之间不等 [3]。
蓝靛果的成熟过程
很多产品宣传页中都说,蓝靛果的花青素含量“远高于”蓝莓。确实有些研究测出蓝靛果中的总花青素含量要高于蓝莓、黑莓(比如有的说是黑莓的 8-10 倍,蓝莓的13倍 [4]),不过,其实这些浆果里的花青素含量变化范围都是较大的,用不同样品测定比较常有不一样的结论。
值得一提的是,蓝靛果中的花色苷(花青素与糖以糖苷键结合而成的一类化合物)以“矢车菊素-3-葡萄糖苷(C3G)”为主,占总花色苷含量的76-92%[5],而这是一种抗氧化活性相对较强的花色苷形式。
其他
除了花青素,蓝靛果还含有丰富的黄酮类、萜类有益成分。
有什么特殊功效吗?
并没有。尽管蓝靛果的提取物在体外和动物研究中显示出多种生物活性,但目前缺乏显著的临床数据来进一步确认其在人体中的效果。
味道怎么样
蓝靛果的味道像是蓝莓、覆盆子、酸樱桃、接骨木莓的混合体,有时还带有草本味或轻微的草莓味,酸甜平衡,汁水丰富。
你吃过蓝靛果吗?
参考资料:
[1] Anshul Sharma, Hae-Jeung Lee,Lonicera caerulea: An updated account of its phytoconstituents and health-promoting activities,Trends in Food Science & Technology,Volume 107,2021,Pages 130-149,ISSN 0924-2244
[2]占英.蓝靛果品质形成特点与适宜采收期研究[D].东北农业大学,2023.
[3]Lili Fan, Li Lin, Ye Zhang, Sining Li, Zhonghua Tang,Component characteristics and reactive oxygen species scavenging activity of anthocyanins from fruits of Lonicera caerulea L.,Food Chemistry,Volume 403,2023,134391,ISSN 0308-8146
[4] BROOKS G , BRTEFS C , ADFGHE G. Haskap berries (Lonicera caerulea L.) a critical review of antioxidant capacity and health-related studies for potential valueadded products[J]. Food Bioprocess Technol,2014(7):1541–1554.
[5] Guo L, Qiao J, Zhang L, Yan W, Zhang M, Lu Y, Wang Y, Ma H, Liu Y, Zhang Y, Li J, Qin D, Huo J. Critical review on anthocyanins in blue honeysuckle (Lonicera caerulea L.) and their function. Plant Physiol Biochem. 2023 Nov;204:108090.
来源:营养和医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