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州老年大学听课:《红楼梦》第 16 讲说清神瑛、顽石跟宝玉啥关系

B站影视 内地电影 2025-09-05 18:18 1

摘要:王宗乾老师是《红楼梦》赏析教师,曾任企事业单位和行政部门负责人。数十年潜心致力于中国四大名著研究。现任中国红楼梦学会会员、江苏省红学会常务理事,兼任中国《三国演义《水浒传》《西游记》学会和中华诗词学会等国家级研究会会员、副会长、理事、常务理事等;清华大学“三创

徐州老年大学听课记:《红楼梦》第16讲神瑛侍者、顽石与宝玉的关系之辩

作者:吕守军

2025年9月5日上午,我踏入徐州老年大学,空气中弥漫着浓厚的文化气息,今天将聆听王宗乾老师讲《红楼梦》赏析第16讲,内心满是期待。

走进教室,学员们早已入座,座无虚席,大家脸上都带着对知识的渴望。王宗乾老师站在讲台上,气质儒雅,眼神中透着对《红楼梦》的热爱与钻研。

王宗乾老师是《红楼梦》赏析教师,曾任企事业单位和行政部门负责人。数十年潜心致力于中国四大名著研究。现任中国红楼梦学会会员、江苏省红学会常务理事,兼任中国《三国演义《水浒传》《西游记》学会和中华诗词学会等国家级研究会会员、副会长、理事、常务理事等;清华大学“三创导师”、徐州清华大学校友会副会长。

课程在一片安静中开始,王老师悠然地说道:“今天,我们来探讨《红楼梦》里一个极为有趣且复杂的问题——神瑛侍者、顽石和宝玉之间的关系 。”他的声音沉稳有力,一下就抓住了所有人的注意力。

王老师先从古论今,讲述《红楼梦》独特的写作手法:“《红楼梦》开篇以神话故事引入,女娲补天剩下的顽石,这一设定充满奇幻色彩,却又为全书奠定了基调。看似简单的神话,实则暗藏玄机。”他微微停顿,目光扫过全场,似乎在给大家思考的时间,“这种写法,与传统文学不同,它将虚幻与现实交织,真真假假,假假真真,让人沉浸其中,却又难以捉摸。”

接着,话题回到神瑛侍者、顽石和宝玉。“神瑛侍者,在西方灵河岸上以甘露灌溉绛珠草,这是一段仙缘。”王老师娓娓道来,“绛珠草为报灌溉之恩,愿以一生眼泪相还,才有了后来宝黛之间缠绵悱恻的爱情故事。” 他拿起粉笔,在黑板上写下关键信息。

“那么顽石呢?” 王老师抛出问题,“顽石无才补天,被弃于青埂峰下 ,听一僧一道谈及红尘繁华,动了凡心,央求被带入红尘,后被幻化成通灵宝玉 ,随神瑛侍者一同下凡。” 他详细阐述着,顽石虽看似是个旁观者,却贯穿始终,见证了贾府的兴衰荣辱。

关于神瑛侍者和顽石的关系,学界争论不休。王老师列举着不同观点:“有人认为神瑛侍者就是顽石,二者合一成为宝玉,这样宝黛之间‘木石前盟’就有了更深层次的含义,石既是宝玉,木便是黛玉。” 他又接着分析另一种观点,“但也有人觉得,神瑛侍者和顽石是不同个体,神瑛侍者下凡为宝玉,顽石化为通灵宝玉,只是故事的见证者和记录者。” 他讲解得条理清晰,每个观点都分析得头头是道。

学员们听得全神贯注,有的微微皱眉思考,有的认真做着笔记。一位头发花白的老者忍不住提问:“王老师,您觉得哪种观点更合理呢?” 王老师微笑着回答:“这没有绝对的对错,不同观点都有其依据和道理,都能帮助我们从不同角度理解《红楼梦》。” 他鼓励大家发表自己的看法,教室里顿时讨论声四起。

王老师在《红楼梦》课堂上还从书名变迁到文化溯源以及书名的演变也是开篇的核心议题。他指出,《红楼梦》并非成书时就定下的名字,其最初名为《石头记》,因书中故事由一块补天遗石记载而得名;后又有《情僧录》《风月宝鉴》《金陵十二钗》等别名,最终定为《红楼梦》,既暗含书中贵族家庭由盛转衰的“梦幻”主旨,也更具文学韵味与广泛传播性。

课堂内容还从三皇五帝的文化脉络展开延伸。王老师提到,《红楼梦》虽聚焦于贾、史、王、薛四大家族的生活,但其深层蕴含着对中华传统文化的传承——如同三皇五帝开创华夏文明秩序一般,书中通过家族伦理、礼仪规范等情节,展现了传统社会的运行逻辑,二者在文化根源上存在着隐性的呼应。

一位年轻些的学员站起来说:“我觉得神瑛侍者和顽石合一的观点更能体现宝黛爱情的宿命感,就像冥冥之中注定他们的缘分。” 另一位学员则反驳:“可从书中细节看,顽石和神瑛侍者行为和作用不同,还是分开理解更合适。” 大家各抒己见,思维的火花在教室里碰撞。

王老师静静地听着,适时地引导:“大家说的都有道理,《红楼梦》就是这样一部常读常新的作品,每一次解读都可能有新的发现。” 在热烈的讨论中,时间不知不觉流逝。

课程结束,我走出教室,脑海中还回荡着王老师的讲解和学员们的讨论。《红楼梦》就像一座宝藏,神瑛侍者、顽石和宝玉之间的关系只是其中一颗璀璨的宝石,引得无数读者探索。期待下一次课程,在王宗乾老师的带领下,继续深入《红楼梦》的奇妙世界。

徐州双溪书院首君文化工作室始创人 睢宁县双沟镇志主编吕守军撰写于2025年9月5日下午18点14分

来源:上元鹿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