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高自律家庭长大的我,才知道“清淡饮食”有多坑

B站影视 内地电影 2025-03-30 11:50 1

摘要:我从小跟着外公外婆长大,他们都是教育工作者,上世纪九十年代就得了高血压。退休后,他们阅读了大量当时畅销的“养生”书,坚定地信奉低油低脂低盐、吃饭七分饱的饮食哲学。

在高自律家庭长大的我,才知道“清淡饮食”有多坑

春天来临,国家正式启动了“体重管理年”三年行动,全面推动全民健康减重。这当然是好事,但却勾起了我对“健康饮食”的另类记忆。

我从小跟着外公外婆长大,他们都是教育工作者,上世纪九十年代就得了高血压。退休后,他们阅读了大量当时畅销的“养生”书,坚定地信奉低油低脂低盐、吃饭七分饱的饮食哲学。

跟着外公外婆生活的我,从小就习惯了这样的饮食结构:早餐往往就是一个无盐无味的水煮蛋,一包纯牛奶,虽然桌上通常还会摆上一小碟咸菜和几个馒头,但都实在提不起我的兴趣。

至于午饭和晚饭,外公外婆更是超前三十年研发出“低脂餐”:主食一般都是隔水蒸的淀粉类蔬菜,芋头、山药、胡萝卜;配菜往往是低油低盐的炖菜,白菜炖豆腐,或者蔬菜炖丸子。丸子也是外婆亲手做的,见不到一点肥肉星。

《天狗的厨房》剧照

伴随这样的饮食结构,我童年时期的身材,一直是令人羡慕的“纸片人”。当然,还伴随着长期的低血糖。

幼儿园时期,我是出了名的“缺勤宝宝”,老师们都知道我体弱多病。上小学后虽然不怎么生病,但是每天的早操或者周一升旗仪式,都是我“犯病”的时间。

只要在操场上站得久了,我就容易头晕。特别是当早上的太阳光,越来越刺眼,斜射在我脸上时,毫无例外,我会感到广播里的讲话声变得越来越遥远,然后是后脑勺发凉、后背出冷汗,脚底的毛细血管滋滋刺痛,脚下的地砖开始变软。

因为“经验”丰富,每到这种时候,我都会马上蹲下。家长和老师早已习以为常,总结我是“身体弱”,却从来没有人怀疑过,我有可能是饿晕的。

《骨瘦如柴》剧照

曾外祖母不懂健康饮食,经常趁着外婆不在,偷偷给我加餐。但家中的冰箱里,实在没有什么高热量的食材,她只能把稠密的麻汁兑上一点甜面酱,抹进剖开的馒头里。但对于小小的我来说,那也是人间美味。那时候的我不懂,这就是卡路里带给人的快感。

我记得,那时候的我,有时候早餐后去约小伙伴上学,推门会闻见别人家香浓的饭菜味。我总是忍不住惊呼,“你们家早上就吃大餐呀!”同学家的早晨经常有热气腾腾的炝锅面,每人一大碗。那种泡在深色浓汤里的宽面条是我不曾见过的,每个人的碗里还额外滴了几滴香油。面的热气让油的香气快速散到空气里,闻起来是一种幸福感。

我站在他们的客厅里,远远看着他们一家人,团坐在一张大桌上,有说有笑,哧溜哧溜地吸着碗里的宽面。这样的画面按理说会刺激肠胃蠕动,让我感到饥饿。但奇怪,我的记忆里对饥饿并没有太多的印象,反而只会对饱腹有不适感。

《饮食男女》剧照

长辈们都说,我小时候特别爱吃炝锅炒菜用的蒜瓣。但成年后回忆起来,并不爱吃大蒜的我,或许是迷恋那几颗蒜瓣上沾到的胆固醇的香气吧。

这样的生活持续了十来年,我一直保持着“魔鬼身材”。直到中学后,同学们相约着不回家吃饭,在学校周边吃路边摊,我的饮食才开始发生翻天覆地的变化。鸡蛋灌饼、肉夹馍、炸串、朝鲜面,酸甜辣咸,每一口吃进嘴里都能感到我的味觉在狂欢,在尖叫。一扇新世界的大门打开了,我终于体会到,原来吃饭是会让人感到幸福的。

但新世界也带来另一个后果。从小就“太瘦”的我,从来没有意识到,自己还会变胖。我的“仙鹤腿”几乎是在一夜之间变粗的,突然到大腿外侧皮肤出现了脂肪撑出的白色花纹,我头一次感受到,跑起来肉在抖动。

高中,囤积的脂肪加上身体器官的发育,我开始有了身材焦虑。班里几个身体尚未明显发育的女生搞了个小团体,刻意排挤我们曲线明显的女生,嘲笑我们的胸围臀围,还给我们都起了刺耳的绰号。

《减重50公斤的灰姑娘》剧照

为了改变自己,我和两位同样处境的女同学开始减肥。大家的减肥方法各不相同,一位好朋友小溪开始跑步,每天大家吃晚餐时,她都在操场一圈圈长跑。小玉则从网络了解到很多减肥“偏方”,开始在餐后吃一种中成药。

那是一种黄色的大药片,一次要吞四片。每次晚自习,她都会捂着肚子请假去厕所,一呆就是很久。每次回来又都是大汗淋漓,面色惨白。问她却总说没事,脸上甚至可以察觉到一丝成功的喜悦。而我,既没有毅力坚持长跑,也没有勇气忍受腹泻,开始选择自己的减肥方式——恢复小时候的“减脂餐”,并彻底断掉主食。

大家的结果当然也不一样,坚持长跑的小溪,5斤都没有减掉,但小腿肌肉变得紧致。小玉每天都在本子上记录体重,数据精确到小数点,瘦了十几斤后,遇到瓶颈的她,开始催吐。每天午休的走廊里,都可以清楚地听到她呕吐的声音。过了一段时间,她在一次升旗仪式上晕倒了。

那天以后,小玉消失了一星期。再来的时候,她完全像变了一个人,彻底没了精神。我第一次从外人的角度,感受到“消瘦”的含义。那是一种弱不禁风的脆弱,好像你的一次关照,都会碰碎她。“太瘦了”,大概童年时别人看我时,也是一种这样看待病态的眼光,只是我没有察觉。

《瘦身男女》剧照

小玉得到了满意的体重数字,也得到更多的烦恼。比如头发会一把把掉在后排男生的课本上,比如她的皮肤变得干燥,很痒,时不时需要伸手进衣服里抓挠。她会整夜睡不着,早上又起不来;她的牙齿发黄,根部像凹进去了一块。她变成了一个怪人,男生也开始排挤她。

她说现在全身都很敏感,牙齿尤其,对各种滋味都很抵触。她终于变得不想吃饭了。小玉复课没超一个月,就办理了休学。听说她得了神经性厌食症,还有自杀自残行为,最终去了精神科。

那时候,我也刚断碳水整一年。

《我的瘦身日记》剧照

我们都被吓到了,本以为是少吃几顿饭,掉几斤肉的事情,会危及生命。外婆家的饭菜开始悄然发生变化,油盐变重了,炒菜变多了,有时候还会买一碟火腿或卤肉。我的减肥计划彻底告终。

影响外婆的,除了小玉这件极端的事,还有外公的去世。一生高度自律的外公,退休后坚持老年“养生”,严格低油低脂,一年四季冷水洗澡,每天早晚锻炼,却患了慢性心衰,最终倒在了一次急性发作上。

外公去世后,外婆像变了一个人。她对所有食物都失去了兴趣,她过去每天都会在午后两点,雷打不动开始写日记,还时不时向我借用一些圆珠笔、硬皮本之类的文具。外公去世一段时间后,我突然意识到,她已经很久没向我要纸笔了。

《孤味》剧照

我偷偷观察,发现即便是我在家的周末,她中午饭后也是在书房一坐很久,不看书看报,也不打开电视机。她的眼睛里好像在看什么,又好像什么也没看到。有时候我故意叫她帮忙拿东西,也是叫好几声才有反应。她甚至不再出门锻炼,听小区里其他孩子说,其他老人都注意到,他外婆像换了一个人,与人讲话总是会哭,别人说多了她又发火,大家甚至不怎么敢去我们家了。

父母也察觉到了问题,几经辗转,把外婆“骗”到了心理门诊。一辈子做教育工作的外婆非常抵触被别人教育,好声相劝才勉强在医生面前做了一套“卷子”。医生诊断外婆确实有抑郁倾向,并开了一份“神奇”的药方。

医生的医嘱更像是一份营养指导清单,包括麸质碳水、蔬果、蛋白质如何搭配,肉类脂类食物,甚至盐分如何补充。据说医生给外婆化验了血液指标,并细细询问了我们家的饮食习惯。推断外婆的情绪问题是长期存在的,只是因为外公的去世刺激得更加明显而已。

原来,长期过度低油低脂饮食真的有危害。

《住宅区的两人》剧照

医生说,适量的健康脂肪,如脂肪酸等,是会影响认知功能的,还会影响人的情绪。脂肪还是脂溶性维生素的良好载体,脂类不足再加上长期低盐饮食,会导致老年人体内电解质失衡,出现疲劳、头痛、恶心、甚至精神状态改变的问题。

回家后的外婆并没有彻底改变坚持了几十年的饮食习惯,但是调整饮食后,她又重新开始忙忙活活地张罗着家里的各种琐事,也会偶尔在花期的时候,去附近的公园看看如期开放的花朵。好像花在,人就在。

或许对她来说,坚持这样的生活习惯,不仅仅是一种倔强,更是一种对外公的思念。

来源:玉白马谈健康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