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最近老有人问,公司能不能把怀孕的员工辞退?今天干脆把这事掰碎了说:要是公司真敢随便开孕妇,那代价可大了去了,赔钱都算轻的,名声搞臭了才更难受。
最近老有人问,公司能不能把怀孕的员工辞退?今天干脆把这事掰碎了说:要是公司真敢随便开孕妇,那代价可大了去了,赔钱都算轻的,名声搞臭了才更难受。
先把最关键的法律拎出来说。《劳动合同法》第四十二条写得明明白白:女职工在孕期、产期、哺乳期的,用人单位不得依照本法第四十条、第四十一条的规定解除劳动合同。
翻译成人话就是:只要孕妇没犯啥“铁板钉钉”的大错(比如严重违反公司制度、给公司造成重大损失),公司就不能以“员工能力不行”“公司要裁员”这些理由把人开了。
很多老板觉得,孕妇后期要休产假,还可能影响工作效率,不如早点辞了省事。但这想法根本是踩法律红线,一踩一个准。
要是公司非不听,硬要违法辞退孕妇,等着掏的钱能让老板心疼好几天:
1. 违法解除的赔偿金:双倍补偿,直接翻倍
根据《劳动合同法》第八十七条,公司违法解除劳动合同,得给员工**“赔偿金”,标准是经济补偿的二倍**(也就是常说的“2N”)。
经济补偿咋算?员工在公司每干满1年,给1个月工资;干了半年以上但不满1年,按1年算,给1个月;不满半年,给半个月。
举个例子:假设一个孕妇月薪1万,在公司干了3年,那经济补偿是3个月工资(3万),赔偿金就是6万。要是她工资更高、干的时间更长,这数字能更吓人。
2. “三期”工资:孕期、产假、哺乳期,工资得补全
孕妇被违法辞退后,要是去申请劳动仲裁或者打官司,还能要求公司把**“三期”(孕期、产期、哺乳期)的工资**补上。
- 产期就是产假,一般最少98天(各地还有延长,比如有的地方能到158天);
- 哺乳期是到孩子满1岁。
这大半年甚至一年多的工资,公司都得掏。就说产假那几个月,按正常工资发的话,一个月1万,光产假工资就小4万了,再加上孕期和哺乳期的,可不是小数目。
3. 社保待遇损失:生育津贴、产检费都得赔
孕妇生孩子,本来能领生育津贴,还有产检的费用能报销。但要是公司在这时候把人辞了,导致社保断了,这些待遇没了,损失也得公司承担。
生育津贴不少地方是按公司平均工资或者个人工资算的,要是因为公司违法操作没领到,这笔钱公司就得自己掏出来。
现在找工作的人,谁不先在网上扒一扒公司口碑?脉脉、看准网、BOSS直聘的公司评价区,只要有“违法辞退孕妇”的事被曝光,求职者一眼就看到了。
谁愿意去一个“欺负孕妇”的公司?想想都觉得没安全感,怕自己以后遇到事也被坑。
而且公司内部的员工看到这事,心里也会打鼓:“今天能辞孕妇,明天是不是也能辞我?”人心一散,团队稳定性就没了,干活也没心气了。
现在信息传播多快啊,一点负面新闻分分钟传遍行业圈,以后公司想招优秀的人,难度直接翻倍。
其实孕妇只要身体允许,大部分都能正常工作,甚至因为更珍惜工作机会,会更用心干活。
公司要是担心孕妇后期精力不足,可以这么做:
- 协商调岗:提前和员工沟通,协商调整岗位(注意是“协商”,不能强制降薪);
- 弹性工作:安排弹性工作时间,比如早点来早点走,或者在家办几天公;
- 人文关怀:减轻点重活,提醒她注意身体。
员工心里暖乎乎的,等休完产假回来,干起活来更有劲儿,这不比辞退强多了?
公司别觉得辞退孕妇是“省钱”,实际上是“赔了夫人又折兵”——钱赔了不少,名声还搞臭了,以后招人都难。
现在员工越来越看重公司的人情味和合规性,只有善待员工,尤其是特殊时期的员工,公司才能走得长远。要是真遇到啥矛盾,坐下来好好谈,总比违法辞退强百倍。
来源:阿哲的随笔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