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力赋能 红色热土绘新景丨老区新颜③

B站影视 电影资讯 2025-09-05 19:09 1

摘要:烽火硝烟的岁月里,抗战老区和老区人民为抗战胜利做出重要贡献,生生不息的红色精神鼓舞老区发展日新月异。电力作为国计民生的基础和命脉,既是见证者,也是参与者。多年来,内蒙古电力集团持续加大电网建设、不断提升供电服务水平,助推老区经济社会不断发展。

今年是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9月3日上午9时,纪念大会在北京天安门广场隆重举行。

烽火硝烟的岁月里,抗战老区和老区人民为抗战胜利做出重要贡献,生生不息的红色精神鼓舞老区发展日新月异。电力作为国计民生的基础和命脉,既是见证者,也是参与者。多年来,内蒙古电力集团持续加大电网建设、不断提升供电服务水平,助推老区经济社会不断发展。

9月3日起,内蒙古电力集团“老区新颜”系列报道正式上线,集中展现内蒙古电力集团所属各单位为抗战老区赋能,助力老区经济社会焕发的新气象、新面貌。

作为革命老区的鄂托克前旗,地处蒙、陕、宁三省区交界处,是中国共产党在内蒙古地区开辟最早的革命根据地之一,在抗战历史中留下无数红色印记,传承着光荣的革命传统。这里不仅有中国共产党在内蒙古地区创建的第一个抗日革命根据地——桃力民,还有培养少数民族干部的摇篮——1945年迁址于鄂托克前旗城川镇的延安民族学院等等,珍贵的革命历史资源成为推动地区发展的红色精神力量。

如今,鄂托克前旗走出一条新型工业强势挺进的新路子,生态农业稳步增效,红色旅游声名远扬,人民群众幸福感不断增强。内蒙古电力集团鄂尔多斯供电公司坚定理想信念,全面强化电网建设、保障电力安全可靠供应、提高供电服务品质,进一步释放电力带动效应,为革命老区高质量发展贡献力量。

能源新景

红色热土产出绿色能源

经济发展,电力先行。1983年,盐池—敖勒召其35千伏输变电工程投运,鄂托克前旗正式结束无电历史,此后马场井、城川等35千伏变电站及相关线路陆续建成,1998年正式接入蒙西地区网架。而后,当地电网结构日趋完善,充沛电能满足了地区发展及群众生活用电需求。特别值得一提的是,2024年6月25日,由鄂尔多斯供电公司承建的城川500千伏输变电工程投产,源源不断的绿电在这里如潺潺流水般汇集送出;随后,双维500千伏输变电工程、芒哈图500千伏输变电工程正式落地,芒哈图—阿勒泰双回500千伏线路工程建设热火朝天,“加快构建新型电力系统”的时代号角在鄂托克前旗吹响。

近年来,鄂尔多斯供电公司全力推进重大项目落地,今年累计投入约2.48亿元用于鄂托克前旗的主网、配网技改等生产工程建设改造,不断提升电网供电能力和可靠性,全力满足鄂托克前旗经济快速发展和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用电需求。同时,积极响应自治区“温暖工程”号召,高效推进清洁取暖配套工程全部按里程碑节点竣工,为3063户客户解决用电问题,确保居民按期用上“绿色电”、享受“安全暖”。

服务新景

红色产业带动美好生活

走进糜地梁村,一片片火红的辣椒在王玉东的农田里随风摇动;走进城川镇的鸿成农产品交易市场,村民们忙碌着将辣椒归类、打包......从春种到秋收,播种、灌溉、收成、冷藏没一处不需要电。近年来,随着鄂托克前旗的“小辣椒”成了“火辣”的大产业,农灌负荷攀升、农用机械对用电稳定性提出更高要求,优质高效的电力服务发挥出重要作用。鄂尔多斯供电公司积极推进村网建设,将电力服务点延伸至村嘎查,定期安排工作人员与各村嘎查对接联系,深入了解农业生产用电需求,及时解决灌溉设备、大棚温控等农业用电问题,并依托村网服务点,为农户提供用电咨询、故障报修、电费缴纳等便捷服务,确保农业生产用电稳定,助力乡村产业发展。

此外,该公司紧抓鄂托克前旗红色文旅产业发展如火如荼的契机,加大对红色旅游景区及周边配套设施开展电网巡检与设备维护,为纪念馆、游客中心等场所优化供电方案;在旅游旺季增派保电人员驻点值守,快速响应民宿、餐饮商户的用电需求,及时解决线路故障与设备问题,以稳定电力保障游客体验。

铁塔银线串联起鄂托克前旗的峥嵘岁月与如今的日新月异,鄂尔多斯供电公司也将赓续红色精神,将“人民电业为人民”的企业宗旨烙印进这片红色土地。

来源:TODAY蒙电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