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本《乐水乐山》中英双语画集有何独特之处?他这样解析→

B站影视 韩国电影 2025-03-30 10:56 1

摘要:3月28日,中英双语画集《乐水乐山》捐赠仪式暨研讨会在乐山举行,标志着中英双语画集《乐水乐山》正式发布。《乐水乐山》分为写生集、创作集两册,生动展现乐山的佛教文化、非遗文化、自然生态和古城新韵,描绘了闻者向往、来者依恋、居者自豪的幸福美丽嘉州的多彩画卷。画集的

乐山市融媒体中心记者 张斯炜/文 杨心梅/图

3月28日,中英双语画集《乐水乐山》捐赠仪式暨研讨会在乐山举行,标志着中英双语画集《乐水乐山》正式发布。《乐水乐山》分为写生集、创作集两册,生动展现乐山的佛教文化、非遗文化、自然生态和古城新韵,描绘了闻者向往、来者依恋、居者自豪的幸福美丽嘉州的多彩画卷。画集的发布将进一步挖掘和宣介乐山作为历史文化名城的深厚底蕴和丰富内涵,以文化赋能加快建设享誉全球的世界重要旅游目的地。

省政府文史研究馆馆长王元勇在仪式上深入解析了《乐水乐山》有关情况。

【艺术精品 深情告白故乡人文山水】

《乐水乐山》是省政府文史研究馆员程峰历时2年,以乐山元素为主题创作的画册,全书包含山水画、人物画、花鸟画等种类画作,这些作品以传统水墨为根基,展现了当代山水画创作的深邃思考与创新探索,主题宏大,数量众多,题材广泛,质量上乘,堪称艺术精品。

程峰作为当今巴蜀画派中的名家,四川师范大学艺术学院原院长,长期从事高校美术教育和中国画创作,数十年来坚持写生,具有扎实而深厚的基本功,同时也构建了个性鲜明的笔墨语言,他用自己的画笔记录下时代变迁和社会进步以及人们的日常生活,为时代留下了宝贵的历史记忆和文化财富。

在王元勇看来,程峰在技法上不拘成法,既运用泼墨的酣畅淋漓,又兼顾工笔的严谨精到,形成“工写结合”的独特语言。画集主题虽聚焦山水,却隐含人文关怀,通过其写生和创作的系列作品,传递出“天人合一”的哲学观照。其艺术价值不仅在于技艺的纯熟,更在于对传统文人画精神的当代诠释——以笔墨为媒介,完成了一场跨越古今的自然对话。

成都出生的程峰,自童年便跟随父母来到乐山,在五通桥区度过了少年、青年时期,此后又进入乐山师范学院任教,直到1985年因工作离开乐山。这座“第二故乡”的点点滴滴,早已镌刻在了他的心底。

《乐水乐山》的作品倾注了程峰对家乡山水的无限热爱,不仅是其回馈桑梓的深情告白,更是对乐山文旅资源的一次深度挖掘与宣传。画集中,他巧妙融合北派山水的雄浑与南派水墨的灵秀,通过虚实相生的构图与细腻的笔墨层次,营造出既具古典意境又富现代审美的山水空间。作品中可见其对自然造化的深刻体悟——山石肌理以枯笔皴擦呈现苍劲质感,云水留白处则透出空濛之气,尤其是对光影的微妙处理,赋予传统题材以生动的时代气息。

通过程峰的画作,我们能看到乐山大佛的雄伟壮观、苏稽古镇的市井烟火、峨眉山的灵秀俊美、嘉州古城的沧桑厚重等等,这些元素共同构成了乐山“山水人文交相辉映”的独特魅力。

【深度合作 嘉州文化绽放时代光彩】

政府文史馆员制度是党的统一战线理论运用于国家政权建设的创举,是党和政府尊重知识、尊重人才的制度性安排,在崇文鉴史、咨询国是、民主监督、统战联谊等方面发挥了独特作用。四川省政府文史馆自1952年成立以来,团结带领广大文史馆员、特约研究员始终肩负起了挖掘、保护、传承和弘扬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使命,与时代同频共振。

二十世纪七八十年代诞生的嘉州画派,以其创新精神和对传统文化的继承与发展,成为四川山水画发展的重要里程碑;嘉州画派2位创始人李琼久与李道熙均为省政府文史馆的馆员;当前,画派的重要成员程峰为政府文史馆的馆员。嘉州画派凭借勇于开拓的精神和取得的成就,奠定了他们在四川山水画发展史上的重要地位。王元勇认为,此次程峰馆员的画集捐赠,不仅是省政府文史馆长期以来倡导馆员艺术家与时代同频共振的具体体现,也是对全社会关注和支持文化艺术事业发展的积极回应,更是政府文史馆员讲好中国故事,传播好四川声音,服务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的务实行动。

一直以来,省政府文史馆充分发挥自身资源优势,与乐山市保持着良好的合作,先后在沐川县、峨眉山市共建基地,举办了一系列文化活动,进一步深化了双方合作。王元勇表示,下一步,省政府文史馆将继续加强与乐山市委、市政府的交流,探索新的合作模式,积极倡导馆员、特约研究员加强对乐山文化事业的支持,进一步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创造性转化与创新性发展,让嘉州文化在传承中绽放时代光彩。

来源:乐山新闻网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