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两年前我退休了,退休前就规划好要回农村生活,其实内心也有顾忌,毕竟被农村吓退回城的同龄人实在太多。可与其一直心痒痒,不如去体验,最坏的结果就是再回到城里。现如今我和老伴已经在农村生活两年了,我的感受是太幸福了。
来自梅阿姨投稿的人生感悟:退休后,回农村生活两年,坦言实在太幸福!
我今年58岁,每月有5300元退休金,老伴也60岁了,都已经退休。
两年前我退休了,退休前就规划好要回农村生活,其实内心也有顾忌,毕竟被农村吓退回城的同龄人实在太多。可与其一直心痒痒,不如去体验,最坏的结果就是再回到城里。现如今我和老伴已经在农村生活两年了,我的感受是太幸福了。
犹记得儿时母亲总教育我,好好读书,去城里工作赚钱,不要再吃“面朝黄土背朝天”的苦。
“走出去”仿佛就是那个年代的奋斗目标。事实也是如此,“走出去”给了我丰富的人生,工作,结婚,买房,养育儿女。
在过去的几十年里,尤其是过了五十,我就开始有规划的改建农村的房子,父母原来的小平房,逐步被改建成带小院的2层楼房,重新装修了一番,换了新家电,挂了新窗帘,换了院门,围墙边种了喜欢的花草,原来的老家被我慢慢的捣拾成新时代的样貌。
八十多的老父亲老母亲住在改建的楼房里,乐呵,欢喜。
我不想他们老了跟着我住在城里,整日坐在客厅里发呆,出门面对交通的堵塞时的无助。
其实“落叶归根”的信念,八十多的父母比我更有需要。
早晨老母亲在楼下拖着长调喊:梅~子~切早饭啦,我就觉得特别幸福,似乎时光穿梭回了几十年前的某个清晨,时光不语,但是走得飞快。
老母亲老眼昏花的时候,我能解决,老父亲腿脚不便的时候,老伴能帮忙。有个头疼脑热的时候,我们在身边,也不用不慌张。
对于我来说农村的生活不陌生,很亲切。
现在留在农村的多半是我父母那一辈的人了,他们就像那绿皮火车留下的铁轨,诉说着时代的变迁,又能总被时代忘记。
父母从小的教育,逢人先叫人。我也一直这样,只要见面遇到,总是大声的喊“叔叔婶婶”“哎—哎,梅子啊!”。
老人是喜欢被人喊的,感觉有人惦记,就不会被遗忘。
我就感觉特别亲切,人会老,但是乡音里的情感不会变。
在农村,我基本不睡懒觉,晚上也不熬夜,“日落而息,日出而归”的生活作息让身体变得很健康。
没有退休前,一直为了工作忙碌,出差,熬夜加班,每逢休息了一睡睡半天,晚上再精神的不睡,刷手机,老伴以前老说我是报复性休息。
现在在农村,白天没了工作场的纷扰,学着老父亲自家自留地种菜,看着自己种的菜从播种到成熟,四季的变化,都写在了那一亩三分地上。
晚上没了城市的灯火辉煌,只有村头的狗叫声,和家里父母的叨叨声。以前机不离手,感觉工作离不开我,忽视了家人。现在陪着父母看看戏剧频道,跟着老伴练练字,看看书,手机反而成了闹钟。
跟着大自然的规律作息,生活简单,身体轻松,三高不找我,体重也很稳,心里也充实幸福。
现在的新农村生活很便捷,环境很美
现在新农村的基础建设很全乎,自来水通往家家户户,全网络覆盖,排水排污的细节都做得很好。家门口也都通了水泥路,道路两边都有路灯,出行很方便,车可以直接开进来,不用找车位,还不用交车位费。
环境还很干净,建了垃 圾站,每天有环卫人来收。河道也都清理干净,筑了河堤,建了散步的小道,也建了健身广场,跟老伴来健身,陪老母亲来散步,这里是我最喜欢来的地方。
在农村我的车都闲下来了,平时一辆自行车就能搞定。要买点什么小零碎的时候,骑上我的自行车,去村口的超市就能满足了。
人越老越清楚自己是谁,想要什么样的生活。
退休后,老姐妹喊我出去旅游,我也跟着去过,一行人呼呼的出发,到了一个目的地咔咔的拍照打卡,晒圈,绕了几圈再呼呼的回来,约定下一个目的地。一整个过程我的感受就是忙碌,咋呼,走马观花,根本体会不到当地的风土人情。
也有老姐妹喊我一起去老年班的,起初我也去了,从农村开 1个钟头,赶过去,下课我再赶回来。老伴说我就是折腾,赶来赶去,风风火火,我也感觉每次来去一趟很累,就慢慢的不去了。
有时候老姐妹开玩笑说我回农村生活脱离了队伍,我总说自己找到了新的队伍啦。
在农村生活,我算是完全的做回了自己,不需要迎合别人,没有各种纷争,只需要把心思放在自己身上,只要过好自己的小日子,就好,很简单。
每月花着自己的退休金,围着自己的院子,陪着家人,别提有多幸福。
都说我们60后的这一代人,经历过社会的巨大变革和发展,最有责任感,最有家国情怀。
年轻时努力工作,培育好下一代,退休了,卸下时代的责任,回到父母生活的农村,陪伴父母,与老伴一起享受安逸的农村慢生活,真是很幸福,很满足。
来源:啰嗦村瓦工老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