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串串店3人逃单事件大反转!当事人嚣张发言曝光,全网怒了

B站影视 韩国电影 2025-09-05 18:45 1

摘要:重庆一家串串店这几天遇到的糟心事,简直让人瞠目结舌——三个年轻人吃饱喝足后,竟然上演"金蝉脱壳",接连溜出店门,117元的额外消费说赖就赖。

年纪轻轻的就这么不要脸!

都说现在年轻人最看重体面,可偏偏有人为了一百来块钱,连最基本的廉耻都不要了。

重庆一家串串店这几天遇到的糟心事,简直让人瞠目结舌——三个年轻人吃饱喝足后,竟然上演"金蝉脱壳",接连溜出店门,117元的额外消费说赖就赖。

8月28日晚上九点半,重庆某串串火锅店内人声鼎沸。老板娘朱女士忙得脚不沾地,这家店在当地小有名气,她平时还会开直播招揽顾客。

这时店里来了两男一女,看起来二十出头。女生熟练地出示手机团购券,三人选了靠里的位置坐下。用餐过程中,他们额外点了8瓶啤酒和23个串串,这些都不在套餐范围内,需要额外支付117元。

酒足饭饱后,这三人开始行动了。监控画面显示,他们趁着店员转身的间隙,一个接一个溜出店门,动作行云流水,明显是早有预谋。

等朱女士忙完发现时,这桌客人早已不见踪影。她带着店员沿着夜市追出去,但人流如织,岔路众多,哪里还能找到人。

"我凌晨四点就起来熬汤底、穿串串,挣的都是辛苦钱。"朱女士越想越憋屈,"要是真有什么难处,说一声我请客都行,可这样偷偷溜走算什么?"

咽不下这口气的朱女士选择了报警。警方通过技术手段很快锁定了其中一名男子。本以为联系上人就能解决问题,没想到对方的反应让朱女士大跌眼镜。

晚上十点多,电话接通了。在民警说明情况后,对方倒是加了朱女士的微信。朱女士刚把117元的消费明细发过去,不到五分钟就收到回复:"这账单不对吧?再说了,券是女生买的,你找她去啊!"

朱女士强压着火气解释:"警察是通过监控找到你的,我们联系不上那个女生,你能不能提供下联系方式?"

对方的回复充满讽刺:"你们开店连顾客联系方式都搞不到?这店怎么开的?"

这句话彻底点燃了朱女士的怒火:"要是能轻易拿到联系方式,我何必大半夜在警局耗着?"

民警接过电话,用派出所座机打过去,明确告知:"监控记录得很清楚,逃单行为已经涉嫌违法。"

没想到对方更加嚣张:"你们真是警察?现在骗子这么多,我哪知道是不是冒充的?"甚至在微信语音里嘲讽,"我要是打电话说我是你爹,你是不是也信?"

朱女士气得手直发抖:"来电显示是110的座机号,你自己看清楚!"

眼看抵赖不成,对方又换了个说法:"我们只喝了6瓶酒,哪来的8瓶?"朱女士直接甩出监控截图,画面里桌角摆着三个空酒瓶,还有一个男生手里正拿着半瓶酒。

在铁证面前,对方终于松口,却又出新招:"行吧,但我只对公转账,你们得提供店铺收款码。"

朱女士无奈解释:"我们用的是扫码枪,得扫顾客的付款码。"

"连收款码都没有?你们这店开得可真行。"对方抓住这点不放。

经过40多分钟的拉锯战,在民警协调下,对方才不情愿地转了110元,还撂下话:"剩下7块就当是你们耽误我时间的补偿。"

看着到账提示,朱女士只觉得心累无比。

9月2日和3日,朱女士把这段经历做成视频发布。她没有打码,只是隐去了具体姓名。视频迅速引爆网络。

网友们纷纷表态:"为了百来块钱丢人现眼,值得吗?"

重庆本地网友觉得蒙羞:"我们重庆人可不这样!为了这点钱逃单,这辈子都别想发财了。"

餐饮同行也分享经历:"上次有客人忘记买单,追出去后对方立马道歉付款,这才是该有的态度。"

朱女士没料到视频会引发这么大反响,每天收到上千条留言。有人给她转来7块钱,说要替那个男的补上;有人特地远道而来,就为了支持诚信经营。

短短几天,店里生意反而更好了,朱女士苦笑着说:"这也算是因祸得福吧。"

更多人在讨论事件背后的诚信危机。一条高赞评论说:"明知要付钱还跑,被找到还要赖,最后连7块钱都要计较,这不是抠门,是品性问题。"

有法律从业者科普:"逃单金额虽小,但多次逃单可能构成盗窃罪。即便只有一次,店家也有权起诉追讨,诉讼费还得由败诉方承担。"

事后朱女士在视频里坦言:"其实我不是非要那117块钱,就是咽不下这口气。要是好好说忘了,回来补上,我还能理解。但这种故意逃单还要横的,就是在欺负老实人。"

视频底下最扎心的评论是:"老一辈人吃饭忘带钱,说一声下次给,老板连账都不记。现在呢?117块钱就能让一个人连脸面都不要了。"

值得关注的是,类似逃单事件近来频发。就在上月,晋城一家餐厅也遭遇五人逃单,监控显示其中一名女子还故意与收银员聊天打掩护。8月中旬,浙江一对跨国夫妻用餐后也未付款,被老板当场拦下。最严重的是宁波案例,一名90后男子连续三次吃"霸王餐",最终被判处有期徒刑7个月。

很多人误以为逃单只是占小便宜,无伤大雅。实际上,根据相关法律法规,逃单属于侵犯财产权的行为,商家完全有权报警。情节较轻的违反治安管理条例,可能面临拘留罚款;情节严重的甚至构成刑事犯罪。

这场117元引发的风波,最终以当事人"社会性死亡"告终。据悉,对方后来托朋友转来7元并道歉,但朱女士没有回应。在她看来,这7元已经不重要了,重要的是让这些人明白:不诚信的行为终将付出代价。

在这个浮躁的社会里,我们更需要诚信的正能量。正如重庆这位老板娘所示,坚持维护自身权益,不纵容不良行为,才能共建诚信社会。希望这件事能唤醒更多人的诚信意识,也让那些动歪脑筋的人迷途知返。

诚信无价,它关乎个人尊严,更维系着社会的温度。如果连"吃饭付钱"这么基本的诚信都做不到,还谈何做人做事?

您对这件事有什么看法?欢迎在评论区分享观点。

来源:同泽影视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