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对于近年来联合利华动作频频,多位接受《华夏时报》记者采访的业内人士认为,一方面是由于业绩压力;另一方面,作为一家传统快消巨头,联合利华以往的模式已然落后,亟须转型。
联合利华首席执行官Fernando Fernandez 图源:联合利华官网
本报(chinatimes.net.cn)记者方凤娇 上海报道
频繁的高管人事变动,大规模裁员,组织架构不断调整……近年来,快消巨头联合利华这头“大象”不断尝试转身。
9月3日,联合利华又突发变革,高管团队前200名中多达四分之一可能会被替换。这意味着,联合利华的高管团队或将迎来一次大动刀。
对于近年来联合利华动作频频,多位接受《华夏时报》记者采访的业内人士认为,一方面是由于业绩压力;另一方面,作为一家传统快消巨头,联合利华以往的模式已然落后,亟须转型。
持续瘦身
据联合利华官网信息,其新任首席执行官费尔南多·费尔南德斯(Fernando Fernandez)在2025年巴克莱全球消费品会议上发表演讲时透露,前200名领导者中多达四分之一可能会被替换(“更新”)。费尔南多·费尔南德斯直言,会对这些高管逐一评估,追问“他们是否足够优秀?配得上联合利华应有的水准”。
他还指出:“在过去两年中我们所进行的组织架构和投资组合变革相当复杂且全面,也是根本上落后的。”
对于此次高管团队的大规模调整,盘古智库高级研究员江瀚对《华夏时报》记者分析认为,这表明公司高层对现有管理团队的不满和对公司未来发展的紧迫感。这种调整可能是为了引入新鲜血液,提升公司的竞争力和创新能力。
并且,他认为,这次调整可能会对公司业务带来积极和消极两方面的影响。积极方面,新领导者的引入可能会带来新的思维方式和管理策略,推动公司向更高效、更现代化的方向发展;消极方面,高管团队的频繁变动可能会导致公司内部的不稳定,影响员工士气和工作效率。如果能够成功实施,可能会帮助联合利华更好地应对市场变化,提升公司的整体业绩和市场竞争力。
事实上,近年来,联合利华改革不断。今年2月,公司董事会以业绩不振为由突然撤换了时任首席执行官海因·舒马赫(Hein Schumacher),改由时任首席财务官的费尔南多·费尔南德斯接任,而舒马赫执掌仅一年多就被撤下,接任后的费尔南德斯延续并提速了前任的重塑计划,包括上述管理层评估和裁员举措等。
今年3月,公司还宣布了大规模瘦身计划:未来三年将在全球精简约7500个岗位,以节省约8亿美元成本,这一裁员数量相当于联合利华全球员工总数的约5.9%。截至今年Q1,约裁了6000人,这波岗位缩减主要针对白领群体。
大裁员背后,联合利华可能面临业绩压力、成本上升、市场竞争等多方面的困境。随着全球经济的不断变化和消费者需求的日益多样化,公司需要不断调整和优化自身业务结构,以适应市场变化。因此,江瀚认为,在这个过程中,裁员可能是一种必要的手段,以减少成本、提高效率和优化资源配置。除了业绩压力外,还可能包括公司战略的重新定位、对新兴市场的布局,以及对数字化转型的重视等。这些变革旨在帮助公司更好地适应市场变化,提升竞争力。
除了人事大变动,联合利华的业务也不断在调整。
继出售旗下非核心美容和个人护理业务部门Elida Beauty后,今年年初联合利华宣布整体剥离旗下冰激凌业务;6月出售了旗下包含多芬姨妈皂(Caress)、庞氏(Pond’s)等20多个非核心美容个护品牌的Elida Beauty业务;7月出售的净水器品牌Pureit彻底退出净水市场。据了解,近期联合利华还打算出售2015年收购的高端护肤品牌Kate Somerville和REN。
品牌定位专家、福建华策品牌定位咨询创始人詹军豪对《华夏时报》记者表示:“联合利华这样的行业巨头,更看重的是未来有潜力的业务,如果未来潜力有限,再加上当下业绩不理想,就有可能被出售。非核心业务的出售,对于联合利华来说等于为企业瘦身减脂,把更多的资源、人力及物力投入到未来更有潜力的业务上,让企业实现更稳健发展。”
改革背后
频繁的动作,是联合利华针对经营压力作出的自救和改变。
从业绩上看,联合利华经营情况不尽如人意。据财报数据,从2018年到2021年,联合利华营收基本维持在510亿—520亿欧元左右,增长缓慢。
2022年,联合利华营业额增长14.5%至601亿欧元(约合人民币4381.47亿元);归属于母公司普通股股东净利润为29.05亿欧元,同比下降6.92%。在2022年,其营收规模达601亿欧元,但更多源于涨价因素。2023年,联合利华实现营业额596.0亿欧元,较上年同期的600.7亿欧元有所减少,并低于分析师预期的598.8亿欧元;归属于股东的净利润为64.9亿欧元,同样较上年同期的76.4亿欧元有所减少。2024财年公司实现营收608亿欧元,同比仅增长1.9%,而净利润则已是连续第二年出现两位数下滑。
在对2025年的展望中,联合利华表示,预计2025年全年基础销售额增长在3%—5%的范围内,但全年基础营业利润率将较2024年的18.4%略有提升。
但近日联合利华披露的2025年上半年业绩单显示,公司实现总营收301亿欧元,同比下滑3.2%,其中受汇率不利因素影响为-4%及净资产处置影响为-2.5%;实现基础营业利润为58亿欧元,同比下降4.8%,净利润为38亿欧元,同比下降5.1%。
值得一提的是,从今年上半年财报来看,联合利华五大业务部门——美容与健康、个人护理、家庭护理、营养品和冰激凌中,除冰激凌业务外,其余四大业务均较上年同期经营承压。作为唯一实现收入正增长的冰激凌业务(实现营收46亿欧元,同比微增0.2%),并不在联合利华未来的核心业务板块规划中,即将于今年年底分拆。
对于上半年业绩,费尔南多・费尔南德斯认为取得了一定的平衡:“这种平衡来之不易。在全球通胀压力下,我们既保住了市场份额,又通过产品结构优化实现了合理提价。”
盘古智库高级研究员江瀚对《华夏时报》记者表示,联合利华业绩下滑的原因之一是市场竞争激烈,其面临宝洁、欧莱雅等竞争对手的压力。市场需求变化也是导致其业绩下滑的原因。消费者需求逐渐向天然、有机等方向转变,导致部分产品销量下滑。此外,成本压力上升也挤压了其利润空间,原材料价格上升导致生产成本增加。
为了应对这些难题,他认为联合利华需要进行多方面的转型。这包括优化产品结构,聚焦核心业务;加强品牌建设,提升品牌价值;推进数字化转型,提高运营效率;以及加大研发投入,创新产品和服务。
大象转身难,联合利华的改革或不止于此。
责任编辑:徐芸茜 主编:公培佳
来源:华夏时报一点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