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之利刃!中国舰载激光武器真不是“洗衣机”

B站影视 日本电影 2025-09-05 17:54 2

摘要:阅兵式上那个被网友戏称为“洗衣机”的白色装备,实则是中国海军的新型“光之利刃”——LY-1舰载激光武器,它正悄然改变海战规则。

阅兵式上那个被网友戏称为“洗衣机”的白色装备,实则是中国海军的新型“光之利刃”——LY-1舰载激光武器,它正悄然改变海战规则。

在2025年9月3日举行的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阅兵式上,一个外形奇特的装备吸引了众人的目光。多台LY-1舰载激光武器由加长军用车辆搭载亮相,其外观为大型白色装置,配有深蓝色屏幕,被网友调侃称“好像洗衣机”。

这款看似洗衣机的装备,却是中国舰载防空体系中的新锐力量,具有精准毁伤和持续打击的突出优势,成为打造海战攻防新规则的“光之利刃”。

01远超传统,激光武器有多强?

LY-1舰载激光武器作为一款新型定向能武器,利用光束输出巨大能量,与目标材料相互作用,产生不同杀伤破坏效应。

由于激光武器具有快速、灵活、精确和抗电磁干扰等特性,在光电对抗、防空作战中能够发挥独特作用。

与传统动能武器相比,激光武器凭借其独特优势展现出革命性的作战效能:通过聚焦高能光束直接摧毁目标,单次发射成本仅需数元电费,反应速度达到毫秒级。

02光速打击,实现“瞄准即命中”

作为一款激光武器,LY-1有效避免了舰载火控雷达在锁定目标后,与传统防空武器开火之间存在的时间差问题。

它也避免了传统舰载近防火炮散布比大的问题。军事专家张学峰认为,LY-1这样的舰载激光武器真正实现了 “瞄准即锁定,开火即命中” 。

激光束以光速(约30万公里/秒)直线传播,可在瞬间命中目标,攻击速度远超传统武器,大大提升了舰艇对高速、高机动目标的拦截能力。

03成本革命,单次拦截仅需一美元

舰载激光武器不仅能够对物理目标进行毁伤,还可以对敌方武器装备的光学传感器实现有效毁伤。这种“软杀伤”能力有时比直接摧毁目标更具战略价值。

LY-1的成本优势很明显。据估算,其单次拦截成本可能仅需一美元左右。而美海军近程防空拦截导弹的发射成本大多超过100万美元。

激光武器的“弹药无限”特性使其具备持续作战能力。只要电力供应充足,LY-1就可以持续进行射击,这大大降低了作战成本与后勤压力。

04功率领先,技术优势明显

LY-1技术指标令人瞩目。其功率能达到300千瓦以上。而美军“阿利-伯克”级驱逐舰上配备的HELIOS系统功率仅为60千瓦,只相当于LY-1的五分之一。

美军在激光武器领域持续投入,但中国却后来居上。LY-1的横空出世,也正应了那句:“美国负责PPT,中国负责实现”。

中国在激光武器领域的研发取得了显著进展。2022年,中国电子科技集团推出的“寂静狩猎者”系统出口至沙特阿拉伯,并经历了实战检验,在一次针对非国家行为体发动的群体无人机袭击中成功击落至少13架目标。

05体系作战,构建海天铁幕

LY-1舰载激光武器与HHQ-9C、HQ-16C和近程防空系统共同组成四型舰载防空武器装备体系,实现了远近衔接、立体对空的防御能力。

军事专家指出,这些装备各具特点,在搭配使用后可以实现海上远中近层防空覆盖,破解各式反舰武器的饱和攻击。

HY-9C是专门对付远程的弹道导弹这类高空高速的高价值目标。HQ-16C则是中程多面手,个头小、兼容性强,护卫舰的垂发系统里能大量装载。

近程防空系统是最后一道查漏补缺的防线,而LY-1激光武器则提供了精准毁伤和持续打击的突出优势。

06应对局限,未来发展可期

激光武器确实存在一定的局限性。由于功率不足,目前的激光武器只能在视距范围内交战。

激光光束的能量在传输中会被大气吸收和散射,因此距离越远激光的打击效果越低。在雨、雪、雾、霾、大风等恶劣天候下,激光武器难以正常工作,无法实现全天候作战。

但中国科研团队创新性开发了“双波段自适应校正系统”,通过实时监测大气湍流并动态调整发射参数,将能量损耗控制在15%以内。

LY-1舰载激光武器亮相后,军事专家评价道,它与HHQ-9C、HQ-16C和近程防空系统共同组成的四型舰载防空武器装备,构成了远近衔接、立体对空的防御体系。

其中,LY-1激光武器具有精准毁伤、持续打击的突出优势,可与其他防空武器系统协同作战,将打造海战攻防新规则。未来,随着功率提升、多平台融合和智能化程度提高,舰载激光武器的作战半径有望在2030年前真正突破100公里大关。

那时,这款曾被笑称为“洗衣机”的装备,将成为中国海军坚不可摧的“光子盾牌”。

来源:小鲶鱼史诗品读一点号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