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对于货运司机而言,新能源物流车不仅是赖以为生的创业利器,更是支撑日常运营的核心生产装备。他们对车辆最朴素的期待,莫过于皮实抗造、装得多跑得稳,且能灵活适配城配、干线等不同货运场景。
“一辆车好不好,自己开开试试才能知道,人和车其实是合一的。”电车资源采访货运司机的日常交流中,反复听到这样的声音。
对于货运司机而言,新能源物流车不仅是赖以为生的创业利器,更是支撑日常运营的核心生产装备。他们对车辆最朴素的期待,莫过于皮实抗造、装得多跑得稳,且能灵活适配城配、干线等不同货运场景。
十年砺剑,持续革新赛制,精准回应技术浪潮。由电车资源主办的NEVC2025第十届中国新能源商用车挑战赛将于2025年9月12-15日在江西上饶举行。
届时赛事将迎来重磅升级,不仅囊括了“实景性能赛+实景超能赛”的硬核赛项,还加入全面升级的智能评价赛,考验车辆节能、续航、智能化等关键性能,为用户选车提供科学依据,再度引领行业风向。
而其中最受关注的环节,无疑是“主观评价”——我们真正把话语权交给用户。
主观+客观,双维重塑产品力时代
当前,新能源物流车行业呈现出“技术加速迭代、应用场景裂变、用户需求升级”三大特征。
新能源商用车渗透逐步升高,在场景驱动的造车思路引领下,多数新能源物流车已在核心硬性指标上实现质的突破,2025年,远程新能源商用车发布覆盖全场景应用的醇氢电动动力链,自主研发的260kW级醇氢电动系统创下三项行业纪录,瑞驰EC75智驾超充版等多款新能源物流车纷纷搭载智能辅助驾驶系统,智能驾驶向前迈出一大步。
不仅如此,从动力电池容量、实际续航里程,到装载空间、承载能力,再到动力输出效率、复杂路况(如爬坡、涉水)的适应力,新能源商用车技术水平均较以往有显著提升。
面对愈演愈烈的行业内卷,能真实把握用户需求的产品和企业才能在激烈的竞争中脱颖而出,而真实用户的主观评价也在此时显得尤为重要。纵观电车资源发布的新能源物流车销量数据,长期稳居中面销量榜首的五菱扬光系列,之所以能赢得市场青睐,核心就在于性能上的突出优势——轻松满足司机“多拉快跑”的实际运营需求,而性能始终是决定新能源物流车品质高低的核心标尺。
新能源物流车的产品力评估,源于客观硬指标与主观软感知的相辅相成。专业人员的客观评价界定性能基线,用户群体的主观评价诠释体验真章,二者共同定义了产品力。
如果说客观评价是车辆的“骨骼与肌肉”,那么主观评价便是其“神经与感官”——真实传递出车辆在每一次运输途中、每一条崎岖路上是否得心应手,令人安心。
真实的声音,来自真实的路
本次挑战赛不仅设有总长7.2公里的完整循环工况赛道,更将主观评价赛作为赛事的重要组成部分。该环节重点考察用户在行驶过程中的真实感受,从外观内饰设计、车辆舒适性、行驶操控性及车辆安全性四大维度入手,通过静态体验与动态测试两部分,全面评估车辆的实际表现。
专业评价官包括专业用户组、媒体网红组及职业司机组,包括物流企业、即时货运平台、运营运力企业、运营经销商、垂直媒体、网红司机、车队长等涵盖新能源物流车实际应用主要人群,他们分别从车辆运营效率、行业传播影响力及实际驾驶体验等多维度,对参评车型进行全面、真实、深度的评估,确保评价结果贴近市场实际、反映用户真实需求。
静态体验重点考察设计性,涵盖外观造型、底盘与货箱布局合理性及驾驶室空间与做工等方面,同时评估舒适性,包括座椅感受、储物空间和中控实用性,并关注充电便利性。
动态体验则全面检验操控性,如加速与制动稳定性、动力响应及转向精准性,以及舒适性,包括滤振表现与行驶静谧性,同时还评估安全性,涉及驾驶视野、制动性能和辅助驾驶系统。基于专业测试赛道环境,评价官结合真实应用场景对每台车辆逐项客观打分,确保评测结果全面可靠,真实反映车辆在实际运营中的综合性能。
主观评价项目之所以是整车性能开发与验证中的关键一环,就在于其不仅能深度洞察用户真实需求,指导主机厂开发更贴合市场的车型,还能与客观测试互补,形成全面性能评估,提前识别潜在问题,提升产品力。
通过“走真实的路”发出属于用户“真实的声音”,为市场策略制定提供重要依据,助力企业精准把握竞争态势和用户偏好,实现有效推广。
结语
主观评价不仅是赛事环节的一次升级,更是行业迈向“以人为本”产品思维的关键一步。它深入车辆开发的底层逻辑,将用户真实感受转化为产品优化与品牌塑造的核心依据。
来源:电车资源一点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