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眼看中国半导体强势崛起,海外巨头慌了,他们担心丢掉中国市场这块大蛋糕。2025年3月23日至24日,中国发展高层论坛(CDF)在北京隆重举行。本次论坛吸引了上百位来自主要国际组织、全球跨国企业和重要研究机构的代表参会。尽管美还在持续加大对我们的打压力度,但与会
人民日报早就说过了,要放弃一切幻想!言外之意,中国半导体要坚持芯片自研,结果怎么样,国产芯片日产10亿颗,在成熟芯片领域完全有了自足自给的底气。
眼看中国半导体强势崛起,海外巨头慌了,他们担心丢掉中国市场这块大蛋糕。2025年3月23日至24日,中国发展高层论坛(CDF)在北京隆重举行。本次论坛吸引了上百位来自主要国际组织、全球跨国企业和重要研究机构的代表参会。尽管美还在持续加大对我们的打压力度,但与会者都看明白了,全球企业离不开中国市场。
三星李在镕困顿中访华,高度重视中国市场
据韩媒Chosun报道,三星电子董事长李在镕时隔两年再次访问中国,并出席了中国发展高层论坛。22日,李在镕与高通CEO克里斯蒂安娜·阿蒙(Cristiano Amon)一同参观了国内一线电动车工厂,并与其高层进行了会晤。
难以想象,强如三星这样的国际巨头,居然也开始转向了,“美方”大腿没抱上,就赶紧跑来中国市场,生怕丢掉这一块大肥肉。在刚刚经历了股东大会的“反省”与“痛批”之后,此次访问被视为三星对中国市场重点关注并探寻深化合作的重磅信号。
说起来也是很戏剧化,据Digitimes Asia报道,之前三星曾一度停止向上述国内一线电动车厂商供应OLED面板。而这次态度大反转的时间点令人颇为玩味。更有意思的是,李在镕刚对内部高管传达“生死存亡关头”,就马上访华。韩国媒体犀利分析称,此次访问旨在加强三星在中国的业务网络,显然中国市场对三星而言具有不可替代的重要性,毕竟中国不仅是其半导体生产的关键基地,还是世界上最大的半导体消费市场。
嘴硬也没用,数据很诚实,2024年财报显示,三星对华出口额64.9275万亿元,超过同期对美出口额61.3533万亿元。从多个角度来看,三星抢占在华市场意图明显,中国市场对三星的重要性已经逐渐超越美国市场,成为其全球战略布局的关键所在。
在华业绩事与愿违,韩国半导体企业面临多重挑战
尽管三星后知后觉开始重视中国业务,但它仍然面临许多挑战。要知道,2023年起,三星关闭了其在中国的多家手机及半导体工厂;2024年9月,三星在中国的偏光片资产被出售给诺延资本和恒美光电;2025年2月,昆山三星电机有限公司完成清算工作。在混合键合技术等新兴技术领域,三星创新能力有限,不得不与中国存储厂商合作。
去年三星股价走势堪称惨淡,一路下滑近三分之一,在11月更是触及近四年来的最低点。这一数据直观地反映出投资者对三星的信心在不断下降。而在刚刚结束的股东会上,更有股东对路透社直批三星,指其“股票表现令人失望!”。
明明是国际半导体巨头,如今却到了令人失望的地步。说来说去,也只能怪他们自己。这几年人工智能技术发展很快,市场对先进存储芯片和晶圆代工的需求呈爆发式增长。然而,三星却白白浪费了这样的机会。
雪上加霜的是,三星的半导体代工业务已被台积电甩在身后,高带宽内存(HBM)技术也被竞争对手反超。曾经的“传统巨头”如今在“新兴挑战者”面前显得力不从心,智能手机、电视和DRAM市场份额的全面下滑,更是让三星的行业地位岌岌可危。
作为一家深度依赖全球供应链和市场布局的企业,三星不得不在中美两大经济体之间寻求平衡,而这种平衡的难度正随着地缘关系紧张局势的升级而不断增加。根据1月22日美国参议院收到的各企业行贿申报内容,2024年,三星集团在美游说支出高达698万美元。这其中不乏资助对中国半导体持强硬立场的议员。
有公开资料显示,韩企代表三星曾支持美议员迈克·加拉格尔。迈克·加拉格尔曾提出强烈呼吁,要求美对中国的经济胁迫采取强硬立场,敦促商务部将长鑫等中国半导体头部企业列入实体名单,并严禁美国技术流入其关联企业。
只能说站错队的代价很惨痛,但话又说回来了,毕竟是传统巨头,底子还是有的,近年来三星电子将具备大宗产品属性的DRAM市场视为必争之地,这一布局可能对中国本土存储厂商构成更猛烈的竞争威胁。不过我们也无需妄自菲薄,从需求端看,中国作为全球最大的DRAM消费市场之一,在服务器、消费电子等领域的需求持续强劲,中国厂商若能抓住韩企战略调整的窗口期,加速技术迭代和生态构建,未来有望在全球存储市场中占据更重要的位置。
除三星以外,SK海力士也面临市场需求疲软、价格下滑以及技术升级带来的压力。今年的年初,SK海力士宣布将于2025年上半年削减其NAND闪存的产量,减少幅度达10%;3月6日,SK海力士宣布关闭CIS部门,并将该部门的员工转岗至AI存储器领域。SK海力士的退出,标志着CIS市场竞争格局的又一次重大调整。从长期来看,中国厂商凭借技术创新和市场布局的不断优化,未必不能迎头赶上。
总而言之,韩国半导体企业在全球市场面临股价下跌、技术落后以及市场份额下滑等问题凸显了其在竞争中的困境。未来,相关企业能否在复杂的竞争环境中重新夺回技术领先地位,仍是未知数。中国厂商加油,把握住机会,打个漂亮的翻身仗!
来源:挥剑科技一点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