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唐诗是中华民族珍贵的文化遗产之一,是中华文化宝库中的一颗明珠,说到唐朝,人们第一个就会想到唐诗,想到李白、杜甫、白居易,就会想到《全唐诗》,想到《唐诗三百首》。今天我们就来说一说与唐诗有关的江阴人魏璞。
唐朝江阴诗人魏璞
唐诗是中华民族珍贵的文化遗产之一,是中华文化宝库中的一颗明珠,说到唐朝,人们第一个就会想到唐诗,想到李白、杜甫、白居易,就会想到《全唐诗》,想到《唐诗三百首》。今天我们就来说一说与唐诗有关的江阴人魏璞。
说魏璞,先要说一说他生活的地方——江阴申港北的舜过山北麓,舜过山这个地方实在稀奇,先有远古圣贤舜在此耕田,后有江南第一先贤季札为避王位在此耕田,最后客死归葬舜过山北的申浦河畔,而魏璞这个唐代隐士竟然也是选择在舜过山北麓作为他一生隐居的地方,看来这个地方真的是仙风道骨之地,山清水秀之境。事实上这个地方在古代确实是江阴最美的地方,元朝有著名的画家作家朱德润写过奇文《游江阴三山记》,说的那个美丽的地方就是这一带秀美的湖光山色。
魏璞,又叫魏朴,唐文学家。字不琢,江阴人,居舜过山北魏家村,是唐朝末年江南吴中名士。才高志旷,杜门苦学二十余年,人称“魏处士”。由于他早年名声在外而拒绝为官,因此历代地方县志没有把他列入名贤行列,而只是作为隐士列入隐逸中,所以对他的记载少之又少,连他的生卒年间什么的都一概不知,只知道他工诗文,与当时著名诗人皮日休、陆龟蒙等人私交甚笃,有诸人唱和之诗,《全唐诗》和《全唐诗外编》共收录其五首诗作。
魏璞出名自然是因为晚唐两位著名诗人皮日休和陆龟蒙,他们两个前者是苏州刺史的门客,后者是苏州的大户人家,因诗而成为莫逆之交称为皮陆,他们热衷于游山玩水和交友,江阴的知名人物隐士魏璞自然是他们愿意交往的朋友,更何况他处在江南最有特色的山水之间,还有令他们心驰神往的禅宗鸟窠禅师的住锡地,连老前辈都都这里来求教拜师,他们自然更愿意来了,于是准备了丰硕的礼物,一路泛舟找魏璞,只要从他们三个人密集的对诗内容就可以看出来,他们玩得是不亦乐乎。
诗坛三友
魏璞在《寻鸟窠迹》一诗中写道:“为访名僧迹,言寻小曲阿。松林春日静,石径晚云多。道法传驯鹊,禅机显化螺。空潭山色印,谁与证维摩。诗中把住锡在秦望山芦岐庵的唐代名僧鸟窠禅师的许多故事传说和遗迹都通过诗句表现出来,这里有松林、石径,松潭,风景幽美。诗中还专门介绍了鸟窠禅师将剪了尾巴的螺蛳放入水池,后来繁殖出来的螺蛳都没有半截尾巴。水池被后人称为放螺池。这印证了鸟窠禅师在江阴秦望山的历史史实。
魏璞与皮日休陆龟蒙
魏璞接待皮日休和陆龟蒙,与皮陆二人一起来到鸟窠禅院,兴致勃勃,写下了《陪皮袭美陆鲁望重过鸟窠迹》,“重探灵迹到空山,山下茅庵几叩关。不为白云招客屐,那教清境接人寰。”这里的蓝天白云清幽环境引人入胜。“一池碧水无尾螺,松柏肃立山岭间。拟约高贤同结社,好移竹室住前湾。”同伴好友一起,可以在前湾结社,可以依竹而居真的是人间绝美之事,岂不快哉。
三友聚会秦望山
魏璞作为江阴唯一一位进入《全唐诗》的诗人,让江阴人在唐朝最具代表性的文学领域有了一席之地,算是给江阴人露了脸,可惜,历史上这位诗人因为隐匿,没有人知道他何时生,也没有人知道他何时死,唯一留下来的就是申港魏家村这个以他名字命名的村,以及《全唐诗》里面保存着的他的诗篇。
诗坛三友访鸟窠
《全唐诗》里唯一的江阴诗人魏璞
来源:读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