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ASL 2025丨贾继东教授荣膺APASL最高殊荣——Okuda-Omata杰出贡献奖

B站影视 日本电影 2025-03-29 05:34 1

摘要:杏林春暖,群贤毕至。2025年3月28日,第34届亚太肝病学会年会(APASL 2025)在北京国家会议中心举办了盛大的开幕仪式,同时迎来了激动人心的颁奖典礼。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友谊医院、《临床肝胆病杂志》主编贾继东教授,凭借卓越的贡献和杰出的成就,荣膺本届

APASL 2025

杏林春暖,群贤毕至。2025年3月28日,第34届亚太肝病学会年会(APASL 2025)在北京国家会议中心举办了盛大的开幕仪式,同时迎来了激动人心的颁奖典礼。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友谊医院、《临床肝胆病杂志》主编贾继东教授,凭借卓越的贡献和杰出的成就,荣膺本届大会的最高荣誉——APASL Okuda-Omata杰出贡献奖。在此,我们再次向贾教授表示热烈的祝贺!我们有幸第一时间邀请到贾继东教授,与我们分享他的从医历程、宝贵心得与深刻感悟。

精彩瞬间

关于获奖:凡是过往,皆为序章

APASL成立于1978年,与美国肝病研究学会(AASLD)和欧洲肝脏研究学会(EASL)构成世界上三大肝病学会。为了表彰在亚太地区肝病领域做出杰出贡献的学者,APASL设立了多个奖项。其中,APASL Okuda-Omata杰出贡献奖是最高层次的奖项,以日本杰出肝病专家Okuda教授和现任指导委员会主席Omata教授命名,旨在表彰在学术临床、专业科研方面以及在亚太地区肝病学会发展上有突出贡献的个人。此外,大会奖项还有APASL Powell-Sarin成就奖、APASL Lesmana-Sollano杰出导师奖以及APASL新星奖等多个奖项,以表彰不同领域和层次的杰出贡献者。

我作为继庄辉院士之后荣获APASL Okuda-Omata杰出贡献奖的中国大陆学者,得知这一喜讯时,内心充满了喜悦与激动。这个奖项不仅是业界对我个人在肝病领域长期努力的肯定,更是对我们团队工作的高度认可。首先,衷心感谢国内同行们长期支持与无私奉献,特别是庄辉院士、魏来教授、侯金林教授、徐小元教授及尤红教授等,他们的认可与积极推荐对我获得这一殊荣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同时,我也衷心感谢亚太地区肝病学会专家们的广泛认可与大力支持。

这个奖项对我来说,既是一份荣誉,也是一份鞭策,更加坚定了未来继续为肝病事业贡献力量的决心。对于一名专业工作者而言,获得业内的认可无疑是最宝贵的肯定。我将这一奖项作为一个新的起点,以归零的心态,重新出发。

关于我国肝病工作的现状和成就:因积跬步,方至千里

随着我国改革开放的深入和经济社会的发展,我们的学科水平得到了显著提升。特别是自“十一五”国家传染病重大专项实施以来,在庄辉院士等老一辈专家的引领下,我们的临床研究水平不断提高,并积极参与国际交流与合作,国际影响不断提升。

如今,中国肝病学的声音在国际舞台上愈发响亮。从最初的茫然,到逐渐打开视野,再到如今在多个领域取得显著成就,我们走过了一条不平凡的道路。在病毒性肝炎预防方面,我们凭借新生儿乙肝疫苗接种的高覆盖率,成功降低了5岁以下儿童的HBsAg流行率,受到世界卫生组织高度赞赏,这一成就堪称世界一流。同时,我国学者成功研究并获批上市全球第一戊型肝炎疫苗,走在了世界前列。

然而,我们也清醒地认识到,在乙肝治疗领域,我们仍面临诊断率、治疗率较低的问题。为此,国家正在制定新的病毒性肝炎防治规划,以期提高诊断率和治疗率。在非传染性肝病领域,我们也在积极追赶,从酒精性肝病、代谢相关性脂肪肝到自身免疫性肝病及遗传性肝病等,都取得了不小的进展。

在国际舞台上,我们逐渐从旁观者、学习者转变为参与者,甚至在某些领域成为引领者。这次获奖不仅是对我个人工作的肯定,更是对中国整个肝病医生群体和肝病学界的认可。但我们也深知,这只是一个新的起点,未来还有更长的路要走。

特别值得强调的是,我国基层肝病防控工作虽然取得了巨大成就,但也充满了机遇与挑战。首先,基层医疗机构在资源投入和能力建设方面仍有提升空间。基层医生的专业成长潜力巨大,通过系统培训和不断实践,其诊疗水平会不断提高。此外,相关制度的完善也是推动基层肝病防控工作迈向新台阶的重要一环。

为了进一步提升基层肝病防控能力,我建议我们从以下几个方面着力:一是加大对基层医疗机构的投入力度,提供必要的人力资源和经费支持;二是加强对基层医生的培训和实践指导,助力他们专业技能的飞速提升;三是不断完善相关制度,确保基层医生能够肩负起肝病防控的神圣使命;四是积极推动上下联动和双向转诊制度的落地实施,确保每一位患者都能及时、有效地获得治疗,共同守护健康防线。

寄语青年研究者:敢于成长,敢于争锋

青年研究者首先需明确自身的定位与方向,不同医院、不同岗位应有各自的侧重与追求。对于那些有志于攀登科研高峰的青年学者,在可能的条件下应给予必要的时间保障与资源支持,鼓励他们坚持稳定的研究方向,倾心打造长期随访队列和精心维护临床数据库,为临床科研事业打下坚实的基石。

在国际交流合作的广阔舞台上,青年研究者应保持开放包容的心态,积极汲取国际先进理念与方法。要深刻认识到,国际合作不仅是资源的共享,更是知识与智慧的激烈碰撞与融合。青年研究者应通过深入交流与学习,勇于抓住合作机遇,不断提升自身的科研水平与国际视野。

面对科研道路上的重重挑战与困难,要勇于探索未知领域,敢于创新求变。在合作与交流中,既要学会借鉴他人的长处与经验,也要勇于展现自己的独特风采与实力,为中国科研在国际舞台上赢得更多的尊重与认可。我们期望青年一代能够肩负起时代赋予的使命,为科研事业的发展贡献自己的青春与智慧。

青年学者的成长之路,既充满挑战也饱含希望。一方面要有内生学习动力,追求学术卓越;另一方面要系统规划,构建完善知识和技能体系。同时要做到传承与创新并重,为科研事业贡献力量。愿每位青年学者科研之路长远,也能成为后辈楷模。

关于未来目标章:脚踏实地,仰望星空

我深感荣幸之余,更觉肩上的责任重大。在肝病领域,我们仍面临着诸多挑战,而临床医生的培养无疑是其中的关键环节。回顾历史,肝病学科发展时间相对较短,也缺乏独立性的学科地位,诊疗肝病的医生知识和技能比较局限,目前这一状况有很大改进,但尚未得到根本扭转。因此,培养真正具备全面肝病诊疗能力的医生,需要通过系统学习、规范的专业培训以及不断实践和提高。我们致力于在本院及全国范围内的合作单位中推广这一理念,建立多学科肝病诊断和治疗平台,全力培训更多的肝病医生。

同时,医防融合也是我们工作的重要方向。我们积极推动医院内部乙肝筛查、诊治和管理流程的优化和完善,打破科室之间的壁垒,并尝试与基层社区建立紧密的联动机制,提高信息资源的利用效率,让肝病防治工作更加高效、顺畅。

此外,新药研发的临床研究也是我们关注的焦点。随着国际新药在中国的研究日益增多,我们深知自己肩负着高效率、高质量完成临床试验的重任,为国内外新药创制事业贡献自己的力量,为肝病患者的治疗带来更多新的希望。

“2030消除肝炎威胁”的目标离我们越来越近。在接下来的五年里,我们的目标清晰而坚定。首先,将继续探索医防融合,尝试在院内建立乙肝检测和转诊流程,确保已检测阳性者得到及时诊断和规范治疗及长期随访。我们还将致力于公众宣传、科普教育和医生培训工作,提高公众对肝病的认识,提升医生的诊疗水平。这些工作虽看似微小,但都是我们力所能及且对肝病防治事业至关重要。

我们还将积极参与新药临床试验,为尽早实现慢性乙肝的功能性治愈做出积极的贡献。

小 结

贾继东教授荣获APASL Okuda-Omata杰出贡献奖,这不仅是对他深耕肝病领域的崇高赞誉,更是中国肝病学界国际影响力日益彰显的重要标志。从积极参与推动乙肝防治公共卫生政策的完善,到揭示肝纤维化逆转的机制突破;从构建基层肝病防控体系,到参与国际指南的制定,贾教授及其团队的工作生动诠释了“临床问题驱动科研创新”的学术理念。正如贾教授所言,这份奖项是新的起点而非终点——我们唯有坚守“大医精诚”的职业信仰,秉持“学术为本”的严谨态度,大力培养“敢为人先”的青年才俊,方能实现从“跟跑”、“并跑”到“领跑”的转变,为全球肝病防治贡献更中国智慧与中国方案。这条融合了古老东方智慧与现代学科精神的肝病防治之路,在一代代学者的接力奋斗中愈发清晰可辨。

会场花絮

关于本刊 About us

中国首个肝胆病专业杂志

中国科技期刊卓越行动计划·中文领军期刊

百种中国杰出学术期刊

中国精品科技期刊

中国百佳高校科技期刊

《科技期刊世界影响力指数报告》收录期刊

北京大学图书馆中文核心期刊

中国科技论文统计源期刊

RCCSE中国权威学术期刊(A+)

■国际医学期刊编辑委员会(ICMJE)规范期刊

■ 国际管理与技术编辑学会(ISMTE)会员期刊

■Embase、Scopus等13种国际重要数据库收录

■金色开放获取期刊(Golden OA)

官方网站:lcgdbzz.org

官方邮箱:lcgdb@vip.163.com

投稿咨询:0431-88782044

来源:临床肝胆病杂志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