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根据我的观察,很多人存在相同的心理:生活中出现任何新事物、新变化,他们就会忍不住地忧虑未来,忧虑未来有没有自己的一席之地,有没有自己孩子的一席之地,总觉得这些新事物和新变化肯定会不利于自己。他们脑海里还会有一些中文词汇徘徊不去,大概是:竞争、落后、淘汰、抛弃.
我花了很长时间找寻如何安心的答案。其中有一条是这么说的:不要为过去而后悔,也不要为将来而担忧,全神贯注于此刻,如此就能获得心安。
所有的答案都有一个优点,那就是非常有道理。所有的答案也都有一个缺点,那就是自己做不到。有的人就是无法停止为过去后悔,而有的人就是无法停止对未来担忧,说起来大多数人也根本做不到全神贯注于此刻,总是要游离于当下,让思绪不断在过去未来飘荡。
后来我找到了一个解释:无论是习惯于为过去后悔,还是为未来担忧的人,他们都过度自信。过去的事情已经过去,所有人都知道无论怎么想也改变不了即成事实,那么他们忍不住去后悔,说明他们有一种自信,可以不承认现实,可以逆转时空,可以修改因果,所以才愿意不断花时间花精力。 未来的事情尚未到来,谁也不知道未来会是怎样,那么他们忍不住去担忧,说明他们有一种自信,觉得自己可以洞见未来,甚至可以预见自己在未来的遭遇,不然他们忧虑什么呢?他们甚至都不会自问一句:我所想象的未来是真的吗?然后就直接忧虑了起来。我觉得,这只有自信到了一定程度的人才能做到无需任何理由,直接上感情,就像当年校园里的那些表白狂。 如果我的分析正确,这些人当真是非常勇敢。因为他们有勇气放任现在白白流逝,把自己的心神不是放在过去,就是放在未来。此时此刻对于他们而言不重要,没什么值得思考的事情,也没有什么值得采取的行动。对于那些自信可以预见未来的人,忧虑才是此时此刻唯一值得做的事情。
这样的话,他们想象的未来永远不会到来,真正到来的未来也永远不会符合他们的期待。要知道,如果想要十年后自己成为一个胖子,那么现在就需要每顿多加一碗饭,最好用米饭把剩菜盘子擦干净一并吃下去---你此刻采取了行动,行动会在未来结出果实。并且,这个果实的确和你本人有关。 但是,此时此刻什么都没做,或者说,并没有全神贯注做好手头的事,吃好眼前的饭,喝好眼前的水,睡好眼前的觉,那么未来其实就和自己没有多大关系。因为既然此刻没有为此播种,那么未来也不会有对应的果实。如果此刻只有忧虑的话,那么未来唯一可能收获的大概只有秃顶。即便未来真有什么机会,这种长期饱受忧虑折磨的脆弱精神和肉身也无力去把握。 所以不快乐可能是延续的。从忧虑开始,那么未来就一定会有更多值得忧虑的地方,于是就始终不能快乐起来。从这个意义上来说,我们就很容易理解许多国民心理的两重性:一方面总是忧心忡忡,然后所有的收获和成果就会变成狂喜,狂喜就会变成自信甚至是傲慢,以此来对冲之前忧心忡忡带来的心理创伤。另一方面则是残暴,如此苛刻地对待自己,也就会如此苛刻地对待他人。对家人,对朋友,对同事下属,忧心忡忡随时可能转成暴怒,丝毫没有任何宽容。因为不在别人身上发泄,那么自己就会爆裂。 而这样的人始终忧心忡忡,对于世界总是持有负面的看法和期待,那么人生对于他们而言就只剩下吃苦一件事。所以,他们要自己选择受苦,同时也让别人受苦。他们什么都不相信,只信仰和苦的猛烈对冲,也就是相信暴富大名全权之类的东西,觉得这些才是人生中唯一值得追求的东西。也因为他们什么都不相信,在情感上来说,除了让别人受苦之外,无法和他人建立任何真正的情感联系。 苦,使得人感知到自己和他人真实存在。什么是成功?个人成就只是一方面,而且要强调那是通过足够的苦换来的,于是不能在成就之后恣意妄为就没意思。此外,更需要有人因此而受苦,不能见证这种苦,就不能感受到乐,有人为此受苦这才能让自己终于心满意足。 所以,拥有这种 SM 心理的人从未抵达过未来。迎面而来的,是苦和苦的延续。也正因为这样,有人问我未来该怎么办,自己满心都是忧虑时,我真正想要说的话是:你不仅是选择而且是锁定了苦,苦不仅是降临到此刻而且是你通过它塑造了未来,所以未来的所有其他可能性和你无关,来的不是未来,而是继续延续下去的你的现在。 但是我现在情商提升了不少,所以我真正说出口的是:好!生于忧患,死于安乐。好!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
来源:趣闻捕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