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连云港,因其独特的地理布局而得名,它东面临海遥望连岛,城区依托云台山而建,是历史上著名的海关港口码头,南北往来船只大都停泊于此,久而久之形成了“连云港”这种国际滨海城市。
如果把江苏的连云港市区,以及下辖的3个县,都改回古代的名字,谁的名字最好听,谁的名字最霸气呢?
【连云港市区】
连云港,因其独特的地理布局而得名,它东面临海遥望连岛,城区依托云台山而建,是历史上著名的海关港口码头,南北往来船只大都停泊于此,久而久之形成了“连云港”这种国际滨海城市。
连云港在明清之前的漫长历史中并不是一个完整的陆地,即连云港城区与连岛之间的云台山长期孤悬于海上,曾作郁洲,而所居原始居民在先秦时期称作“郁夷”,有着浓厚的东夷文化,至今保存有文化瑰宝的郁林观石刻,并围绕着这座海洲孕育出了花果山文化。
秦朝时连云港市区境内始置朐县属东海郡,三国时期刘备的重臣麋竺就是东海朐县人,到东晋时朐县被废为朐山城,北周时改置朐山县成为东海郡郡治,唐朝时改东海郡为海州,仍以朐山县为治所,之后历经西海州、海州路、海宁府、海宁州、海州的演变,但治所依然是朐山县,直到明初朐山县并入海州,延续近八百年的朐山县之名与海州融入一体,海州在雍正初期升格为直隶州属江苏省管辖。
南直隶北部辖区
民国初年海州一分为二,即东海县、灌云县,1933年随着陇海铁路的竣工,身处这条东西大动脉铁路的起点,设立一座新兴城市势在必行,在1935年析出东海、灌云二县各一部分辖区组建了连云市,是当时全国较早的省辖市。建国后改置为新海连市,海州、连云短暂的合为一体,到1961年正式更名为连云港市,历经几度分分合合后,连云港市区的格局在2014年形成,即海州区、连云区和赣榆区,如果改作古名,海州区就叫朐县,连云区就叫郁洲。
赣榆区的前身是赣榆县,于2014年撤县设区,这是一座与朐县同时期设立的古县,治所曾设在郁洲岛上,曹魏时期曾被废止,西晋复置时将其治所北迁,南北朝时再度被废,隋唐时期曾作怀仁县,金朝时复称赣榆县。建国后赣榆县划入了山东临沂,1953年划入江苏徐州,1983年划属连云港市。
东海、灌云二县系海州的一部分,东海县虽与古时的东海郡(国)重名,但多以朐县、朐山县属地的形式存在,1912年因其毗邻东海的缘故(之后临海区域划入灌云县),命名为东海县。
灌云县则是在历史上有相当多的辖区为滩涂或没有露出海平面,人烟相对稀少,被称作“朐东之地”,随着东海县东部11个镇的划入使得县域北至云台山脉、南接灌河,遂定名为“灌云县”。
灌南县因处在灌河以南而得名,曾分属于灌云、涟水二县,境内最早的县制始于汉武帝时期,公元前101年汉武帝封李广利为海西侯,境内设有海西县属东海郡,治所相对偏于今天县城以南,魏晋时期划入广陵郡,县制延续到东晋十六国时期,并入朐县,东魏时曾短暂复置,后为海州之地。民国初年随着灌云县的设立和涟水县的更名,境内分属于二县,1958年设置灌南县,1983年隶属淮阴市,1996年划入连云港市。如果改回古代的名字,灌南就叫“海西”。
来源:史话古今说一点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