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存了50万养老,亲家母提议联合在女婿家对面小区买养老房,女儿问她婆婆:那套房售价80万,你打算出多少 婆婆:15万

B站影视 港台电影 2025-09-05 15:37 1

摘要:我王秀兰捏紧了茶杯,手心里全是汗。这个问题我们都想问,但谁都不敢开口。80万的房子,我存了整整50万养老,本以为两家平摊,可是现在...

"亲家,那你打算出多少?"女儿晓慧小心翼翼地问着坐在对面的婆婆李春花。

空气瞬间凝固了。

我王秀兰捏紧了茶杯,手心里全是汗。这个问题我们都想问,但谁都不敢开口。80万的房子,我存了整整50万养老,本以为两家平摊,可是现在...

李春花慢慢放下茶杯,脸上的笑容渐渐收敛。她看了看女婿张铭华,又看了看我们,似乎在斟酌着什么重要的话。

"这个嘛..."她清了清嗓子。

我的心提到了嗓子眼。整整三十年的辛苦积蓄,就要在这一刻见分晓了。

01

两年前,当张铭华第一次带着晓慧回家见我们的时候,我就觉得这个小伙子不错。

那天他穿着干净的白衬衫,手里提着一大包礼品,见到我和老陈就恭恭敬敬地叫"叔叔阿姨"。晓慧在一旁红着脸介绍,我看得出来,这丫头是真心喜欢这个男孩。

"阿姨,我在市里的软件公司上班,月薪一万二。"张铭华很诚实地介绍自己的情况,"家里父母都是退休教师,我是独生子。"

我和老陈对视了一眼,都很满意。这年头,能有一份稳定工作的小伙子不多见了。

结婚的时候,两家人忙得不亦乐乎。张家父母李春花和张德昌特别通情达理,所有的事情都商量着来,从不强求什么。彩礼给了十万,我们陪嫁了十五万,大家都很体面。

婚礼那天,李春花拉着我的手说:"秀兰,咱们以后就是一家人了。两个孩子都不容易,我们做长辈的要多帮衬着点。"

我当时就觉得,这个亲家母通情达理,以后肯定好相处。

新婚小两口在市里租了一套两居室,日子过得挺滋润。每个周末都会回来看我们,有时候去张家,有时候来我家。李春花经常打电话过来,说些家长里短的话,我们关系处得像姐妹一样。

"秀兰啊,你这几年辛苦了,为了晓慧的婚事花了不少钱吧?"有一次李春花这样问我。

我摆摆手:"都是应该的,孩子们幸福就行。"

其实她不知道,为了给晓慧准备嫁妆,我和老陈这些年省吃俭用,几乎没有为自己添置过什么像样的东西。我在纺织厂干了一辈子,每个月工资不高,但我有个习惯,就是每月都要存下一千块钱。

这个习惯我坚持了整整三十年。

从晓慧上小学开始,我就告诉自己,一定要给她攒下足够的钱,将来结婚用得着。后来晓慧争气,考上了大学,我们砸锅卖铁也要供她读书。等她工作了,我想,这些钱就当养老用吧。

到现在,我的存折上有整整五十万。

这在我们这个小县城里,算是一笔不小的数目了。但我从来没有对任何人说过,包括老陈和晓慧,都不知道确切的数字。

02

去年冬天,李春花突然提出了一个建议。

那天我们几家人在张铭华家聚餐,孩子们在厨房忙活,我和李春花坐在客厅聊天。

"秀兰啊,你看咱们都快六十的人了,以后养老是个大问题。"李春花一边嗑着瓜子一边说,"我和德昌商量过了,光靠那点退休工资,生病住院什么的,怕是不够用。"

我点点头表示赞同。这确实是个现实问题,老陈的身体这两年就不太好,经常要跑医院。

"我有个想法,"李春花压低声音说,"要不咱们两家合起来,在铭华他们家对面的小区买套房子?那边环境好,离医院也近,将来咱们老了,住在那里方便。"

我一听,觉得这个提议很有道理。张铭华他们现在住的小区确实不错,绿化好,交通便利,关键是有现代化的电梯,适合老年人居住。

"你这想法不错,"我说,"就是不知道那边房价怎么样?"

"我打听过了,那个小区二手房大概七八十万一套,面积在120平左右。"李春花显然是做过功课的,"咱们两家人合买一套,将来轮流住,或者直接当养老房。你觉得怎么样?"

我心里快速盘算了一下。七八十万,如果两家平摊,每家出四十万左右,我的五十万积蓄是够的。而且这样确实比各自买房要划算得多。

"这个主意不错,"我说,"回头我和老陈商量商量。"

晚上回到家,我把李春花的提议跟老陈说了。老陈想了想,也觉得可行。

"咱们存的那点钱,本来就是准备养老用的。"老陈说,"如果能和亲家一起买房,既经济实惠,将来还能相互照应,挺好的。"

第二天我就给李春花打电话,告诉她我们同意这个提议。她在电话里高兴得不得了,说要抓紧时间去看房。

"趁着现在房价还不算太高,咱们早点定下来。"李春花说,"我这就去联系中介,找几套合适的房子看看。"

03

春节过后,李春花就开始积极联系看房的事情。

她找了好几家中介,筛选了七八套房源,最后挑出三套比较满意的,约我们一起去实地看看。

第一套房子在六楼,没有电梯,我们几个上了年纪的人爬得气喘吁吁。房子倒是不错,南北通透,采光很好,但考虑到以后腿脚不便,我们一致决定放弃。

第二套房子在二楼,有电梯,但朝向不太好,而且装修比较陈旧,需要重新翻修。

第三套房子让我们眼前一亮。

这是一套三居室,位于小区的黄金楼层——八楼。房子朝南,客厅宽敞明亮,主卧带阳台,次卧可以做书房,还有一个小房间可以当储物间。最重要的是,装修很新,基本可以直接入住。

"这套房子真不错,"我站在客厅里,看着窗外的景色赞不绝口,"你看这个视野,能看到小区的花园,还能远眺到山景。"

李春花更是兴奋,她在每个房间都转了好几圈,不停地点头称赞。

"厨房的设计也很合理,"她说,"这个橱柜是整体的,质量看起来很好。卫生间也够大,还做了干湿分离。"

张铭华和晓慧也很满意。他们站在阳台上,指着对面说:"妈,你们看,从这里能直接看到我们家的阳台呢。将来你们住在这里,我们天天都能见面。"

中介小姑娘适时地介绍:"这套房子的业主急着出手,价格很实在,只要80万。而且手续齐全,可以随时过户。"

80万。

这个数字让我心里一紧。比李春花之前说的"七八十万"要高一些,但房子确实值这个价。如果两家平摊,每家要出40万,对我来说不是问题,但不知道张家那边怎么样。

我偷偷看了一眼李春花,她的表情有些复杂,似乎在心里盘算着什么。

"价格确实有点高,"李春花对中介说,"我们回去商量商量再给你答复。"

回家的路上,李春花一直很兴奋,不停地夸那套房子好。

"秀兰,你觉得怎么样?那套房子我是真的喜欢。"她说,"虽然贵了点,但一分钱一分货嘛。"

我点点头:"房子确实不错,就是80万..."

"是啊,确实不便宜。"李春花若有所思地说,"不过咱们两家一起买,也不是承担不起。你们家那边没问题吧?"

我没有直接回答,只是说:"回头我和老陈再仔细商量商量。"

其实我心里已经决定了,这套房子我们要买。50万的积蓄,拿出40万来投资这样一套养老房,非常值得。

04

一周后,李春花主动约我们再去看一次那套房子。

这次去,她带了一个小本子,把房子的各个细节都记录了下来。从房屋面积、朝向、楼层,到物业费、停车位、周边配套设施,她都问得很详细。

"咱们既然要买,就得搞清楚所有的情况。"她很认真地说,"这可是大几十万的投资,不能马虎。"

看完房子,我们在楼下的咖啡厅坐下来详细讨论。

"房子我是越看越满意,"李春花开门见山地说,"就是这个价格,80万确实不少。"

张铭华和晓慧对视了一眼,晓慧主动开口:"妈,婆婆,你们既然都满意这套房子,那咱们就买吧。钱的事情咱们商量着来。"

"对,"张铭华也说,"我们小两口虽然暂时拿不出这么多钱,但可以想办法。实在不行我们贷款也要支持你们买这套养老房。"

听到孩子们这么说,我心里很温暖。但我知道,他们刚结婚不久,本身经济压力就不小,不能再让他们承担这个负担。

"孩子们,你们的心意我们都知道,"我说,"但这套房子主要是为了我们养老,不应该让你们出钱。"

李春花也点头赞同:"秀兰说得对,这是我们两家老人的事情,不能拖累孩子们。"

"那咱们就两家平摊吧,"我说,"80万,每家40万。"

李春花的表情有些微妙,她沉默了一会儿,然后说:"秀兰啊,你说得对,是应该两家一起出钱。就是...这个具体怎么分摊,咱们还得仔细算算。"

"怎么算?"我有些不解,"不是很简单吗?80万除以2,每家40万。"

"这个..."李春花有些犹豫,"不是我不想出这么多,实在是我们家的情况你也知道,德昌前两年身体不好,看病花了不少钱。我们的积蓄..."

她没有说完,但我明白她的意思。看来张家的经济情况没有我想象的那么宽裕。

"那你们能出多少?"我直接问道。

李春花又沉默了一会儿:"我们回去仔细算算,然后给你们一个准确的数字。"

那天我们没有谈出具体的结果,但大家都确定了一件事:这套房子我们要买。

05

又过了几天,李春花约我们到张铭华家坐坐,说要正式商量买房出资的事情。

我特意准备了一下,把自己的财务状况在心里梳理了一遍。50万的积蓄,拿出40万买房,还剩10万作为应急资金,这个安排我觉得很合理。

到了张铭华家,李春花已经泡好了茶,还准备了一些小点心。看得出来,她对这次谈话很重视。

"秀兰啊,这几天我和德昌仔细商量了买房的事情,"李春花开口说道,"我们是真心想和你们一起买这套房子,将来两家人做个伴。"

"那就好,"我说,"咱们今天把具体的出资分配定下来,明天就可以去找中介签合同。"

"对,不能再拖了,"晓慧也在一旁附和,"那套房子那么好,万一被别人买走了就可惜了。"

李春花点点头,但我从她的表情里看出了一些复杂的情绪。

"是这样的,"她清了清嗓子,"关于出资的问题,我觉得咱们不能简单地平摊。"

我有些意外:"为什么?"

"你想啊,这套房子将来主要是给谁住?"李春花说,"铭华是独生子,将来这房子还不是他的?而晓慧将来还有你们老两口的房产继承。所以从这个角度来说,我们家应该多出一些。"

这个逻辑听起来有些道理,但我总觉得哪里不对劲。

"可是这套房子买来主要是为了咱们几个老人养老啊,"我说,"孩子们将来怎么继承是以后的事情,现在咱们还是按照实际使用情况来分摊比较合理。"

李春花笑了笑:"秀兰,你说得也有道理。那这样吧,咱们各自说说自己的情况,看看怎么分配比较公平。"

我想了想,决定坦诚一些:"我们家这些年省吃俭用,存下了一些钱。40万对我们来说不成问题。"

李春花听了点点头:"我就知道秀兰你们有准备。我们家呢,这些年为了铭华的工作和结婚,也花了不少钱。现在手头比较紧,但为了这套养老房,我们也愿意尽力。"

"那你们打算出多少?"晓慧直接问道。

空气瞬间安静下来。

李春花看了看在场的每一个人,她的手指在茶杯边缘轻轻敲着,似乎在做最后的心理斗争。

"这个数目..."她深吸了一口气。

我紧握着双手,心跳加速。整整50万的积蓄,三十年的辛苦付出,就要在这一刻见分晓了。

06

"15万。"李春花终于说出了这个数字。

我感觉脑袋嗡的一声,整个人都愣住了。

15万?80万的房子,她只出15万?那我要出65万?

晓慧的脸色瞬间变了:"婆婆,您说多少?"

"15万,"李春花重复了一遍,语气却变得理直气壮起来,"我和德昌商量过了,这是我们能拿出的全部积蓄。"

张铭华坐在一旁,脸上的表情很尴尬,他张了张嘴想说什么,但最终还是没有开口。

"15万..."我喃喃自语,手里的茶杯差点掉到地上。

"秀兰啊,你不要觉得这个数目少,"李春花继续说道,"15万对我们家来说真的不容易。而且你想想,这套房子将来主要还是铭华受益,从某种意义上说,你们出得多一点也是应该的。"

我彻底傻眼了。什么叫"主要还是铭华受益"?这套房子明明是说好的养老房,怎么突然变成了给张铭华的投资?

"可是当初您说的是两家合买养老房啊,"晓慧的声音有些颤抖,"怎么现在变成了这样?"

"我没有变啊,"李春花一脸无辜,"我们确实是要合买,但是出资比例要按照实际情况来嘛。你们家经济条件好,我们家经济条件一般,这很正常啊。"

我终于找到了自己的声音:"春花,你这话说得我有些不理解。当初你提这个建议的时候,我以为是两家平摊,每家40万。现在你说只出15万,那我要出65万,这公平吗?"

"什么不公平?"李春花的语气开始有些不耐烦,"秀兰,实话跟你说吧,我知道你们家有钱。你以为我不知道你存了多少?50万!你别以为你瞒得很好,银行里有熟人,这种事情打听一下就知道了。"

我的脸瞬间涨得通红。她竟然打听我的存款!

"既然你有50万,拿出65万买房怎么了?"李春花继续说,"反正你们也用不完这些钱,与其放在银行里贬值,不如投资房产。而且我们15万也不少了,按比例算,我们出18.75%的资金,也要享受18.75%的产权,很公平啊。"

07

我被李春花的这番话彻底震惊了。

原来她从一开始就知道我的存款数额,原来她从一开始就打算让我出大头!

"春花,你这是什么意思?"我站了起来,声音有些发抖,"你明明知道我有50万存款,为什么不一开始就说清楚?"

"我什么时候没说清楚?"李春花也站了起来,"我说过两家合买,但我没说过一定要平摊啊。你们有钱多出点,我们没钱少出点,这不是很正常的事情吗?"

"可是65万..."我深吸一口气,"这已经超出了我的全部积蓄!"

"那你可以找晓慧借啊,"李春花理所当然地说,"反正将来这房子也有她的份。或者你们卖掉现在的老房子,加上存款,足够了。"

我简直不敢相信自己的耳朵。她不仅要我掏空全部积蓄,还要我卖掉现在住的房子?

晓慧再也忍不住了:"婆婆,您这样做是不是太过分了?我妈妈辛苦了一辈子才存下这50万,凭什么要为了买房全部掏出来?"

"什么叫过分?"李春花反驳道,"我们也要掏15万呢!15万对我们家来说已经是极限了。而且这房子买下来,将来升值了大家都受益。你妈妈现在多投入一点,以后回报也更大。"

张铭华终于开口了:"妈,您这样说不合适。当初您提议合买房子的时候,大家都以为是平摊费用。现在突然改变出资比例,确实不太公平。"

李春花瞪了儿子一眼:"你懂什么?这叫因地制宜,灵活处理。再说了,你岳母有钱为什么不能多出一点?难道要我们去借高利贷吗?"

我感到一阵眩晕。这还是那个之前温和友善的亲家母吗?怎么一涉及到钱,就完全变了一个人?

"不行,"我坚定地说,"我不能接受这个分配方案。要么两家平摊,每家40万;要么这房子我们不买了。"

李春花的脸色变得很难看:"秀兰,你不要太小气了。15万对我们来说真的是极限,你就不能体谅一下我们的难处吗?"

"我小气?"我气得浑身发抖,"我辛苦了三十年存下50万,现在要我一次拿出65万,还说我小气?"

08

那天的谈话最终不欢而散。

李春花带着张铭华离开的时候,丢下一句话:"秀兰,你回去好好想想。这么好的房子错过了就没有了,到时候你后悔也来不及。"

看着他们离去的背影,我瘫坐在椅子上,眼泪忍不住流了下来。

晓慧坐到我身边,轻轻抱住了我:"妈,别难过。她们这样做确实太过分了。"

"我是不是太天真了?"我哽咽着说,"我以为她真的是想和我们一起买房养老,原来从一开始她就打着这样的算盘。"

"妈,您一点也不天真。是她们变了,变得我都认不出来了。"晓慧说,"当初结婚的时候她们多好啊,现在怎么......"

第二天,我冷静下来仔细想了想整件事情。

李春花的做法确实让人寒心,但我也明白了一些道理:钱财面前,人性往往经不起考验。即使是最亲密的亲家关系,一旦涉及利益分配,也可能变得面目全非。

我决定放弃这次合作买房的计划。

三天后,我主动给李春花打了电话:"春花,关于买房的事情,我想清楚了。咱们两家的经济情况差距比较大,强行合作可能会影响感情。这套房子,你们如果喜欢就自己买吧,我们就不参与了。"

李春花在电话里沉默了很久,最后说:"秀兰,你是不是还在生我的气?其实15万和65万的分配,我觉得挺合理的......"

"我没有生气,"我打断了她的话,"只是觉得我们对合作的理解不一样。既然这样,还是各自处理比较好。"

挂断电话后,我感到前所未有的轻松。

一个月后,我用自己的50万积蓄,在另一个小区买了一套小户型的房子。虽然面积不大,但够我和老陈养老用了。最重要的是,这套房子完全属于我们自己,不用跟任何人分享,也不用承受任何人的道德绑架。

晓慧对我的决定非常支持。她说:"妈,您做得对。钱是您辛苦一辈子存下来的,怎么花应该您自己说了算。"

至于那80万的房子,李春花他们最终没有买成。据说是因为凑不齐首付,又不想向银行贷款太多。

现在两家人的关系变得有些微妙,不像以前那么亲密了,但也没有撕破脸皮。逢年过节的时候大家还是会见面,只是再也不会深入讨论金钱方面的话题。

有时候我会想,如果当初李春花直接说她们只能出15万,让我考虑要不要单独买房,也许结果会不一样。但她选择了先让我产生"两家平摊"的期待,然后再突然改变游戏规则,这种做法确实伤了感情。

不过我并不后悔自己的选择。50万积蓄换来一套完全属于自己的房子,还换来了一个珍贵的人生教训:任何时候都要为自己的利益负责,不能把希望完全寄托在别人身上。

现在我每天都会去新房子里转转,虽然还在装修中,但我已经可以想象将来在那里安度晚年的样子了。那里没有复杂的人际关系,没有利益纠纷,只有我和老陈简单而宁静的生活。

也许这就是最好的结局。

来源:解答情感难题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