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今天咱们聊聊一个在国际新闻里出镜率非常高的小组织——胡塞武装。这两天因为特朗普命令美军对胡塞武装进行军事打击,又又又上了新闻。那么胡塞武装到底是个什么来历,为什么总爱给美国佬找茬?
今天咱们聊聊一个在国际新闻里出镜率非常高的小组织——胡塞武装。这两天因为特朗普命令美军对胡塞武装进行军事打击,又又又上了新闻。那么胡塞武装到底是个什么来历,为什么总爱给美国佬找茬?
这个故事我们得从很久很久之前说起,话说犹太教随着犹太人的活动逐渐被罗马帝国的居民知晓,从而演变诞生了基督教。而基督教在通过
不断发展壮大之后,又通过传教士不断向外传播,最终同犹太教一起影响了当时阿拉伯半岛的穆罕默德。
因此公元 7 世纪时,穆罕默德在基督教和犹太教的基础上创建了伊斯兰教,并在基督教的教义之上进一步融合了君权,实现神权与君权的统一,也就是政教一统的阿拉伯帝国。
而后在穆罕默德的率领下,阿拉伯半岛实现了统一,并对外展开军事扩张,先后征服了叙利亚、巴勒斯坦、埃及等地。
然后从穆罕默德创立伊斯兰教,到穆罕默德离世,一共只有二十几年。可以说穆罕默德在统一阿拉伯半岛之后仅在帝国首领的位置上只做了两年的皇帝,这也意味着阿拉伯帝国的王位继承制度并没有完善和确立。因此在其死后,穆罕默德最亲密的副手阿布·伯克尔被推举为了阿拉伯帝国的第二位领袖。
同时,新领袖继位后,同样未满两年便去世,领袖的位置便让给了欧麦尔·本·哈塔卜。这是一位被认为有管理才能的领袖,在位 10 年里进一步完善了阿拉伯帝国的行政管理体系,直到公元 644 年,在麦地那的一座清真寺里做礼拜时,被一名波斯奴隶刺杀。
也就是说阿拉伯帝国前三位领袖之间并没有明确的血缘关系,在位时间其实相当短暂,因此阿拉伯帝国建立之后始终缺乏完善且达成共识的权力继承制度。前三位领袖都是在阿拉伯帝国建立过程中有着卓越贡献的人物,因此他们的权力是受到内部不同势力认同的。
然而随着欧麦尔遇刺,阿拉伯帝国内部不同势力之间就缺乏了共识。这就导致了后续继位的领袖阿里·本·阿比·塔利卜并未获得国内所有势力的支持,同时其在位的 5 年内,也未通过实际行动来获得认可,以至于阿拉伯帝国的内部斗争越演越烈,最终在公元 661 年被刺杀。
库法清真大寺,阿里被暗杀的地点
随着阿里被刺杀,阿拉伯帝国内部基本分为了两派势力,一派叫逊尼派,认为帝国领袖应当由穆斯林选举产生。而另一派叫什叶派,认为帝国领袖应当由穆罕默德的后人继承。
由于什叶派的势力相对于逊尼派弱小很多,因此阿里的儿子哈桑最终同意让逊尼派的穆阿维叶继承阿拉伯帝国的领袖地位。然而,在公元 680 年,阿里的另一个儿子侯赛因在卡尔巴拉战役中,被逊尼派穆阿维叶的军队袭击,侯赛因及其随从全部战死。
这就导致了什叶派和逊尼派的分歧不可化解,尽管逊尼派的势力更强,但始终无法压倒什叶派,而双方都同属伊斯兰教,因此两派只能在拉拉扯扯之间于同一片土地上生存。可以说,两派之间的争斗贯穿了整个阿拉伯帝国的生命周期,并伴随着宗教传播向外扩展开来。
16 世纪之后,奥斯曼帝国打着逊尼派的旗号逐步继承了衰弱的伊斯兰政权,什叶派的势力进一步被削弱。当时由什叶派领导的萨法维帝国则坚决抵抗奥斯曼帝国的入侵。因此在奥斯曼帝国内部,什叶派是完全不被承认的,官方教派只认逊尼派。因此什叶派只能偷偷摸摸生存,在奥斯曼帝国的边缘地区依靠私下协议换取一定的自治权。
到了 19 世纪之后,奥斯曼帝国衰弱,在一战后被英法等国解体,逐渐演变为如今的土耳其共和国,中东地区则被瓜分,成为英法等国的殖民地。然而随着阿拉伯民族主义的兴起,又纷纷摆脱英法殖民,建立独立的民族国家。
因此在中东地区的叙利亚、伊拉克等地区,什叶派和逊尼派是相互混居的,但总的来说逊尼派还是更强大一些。比如说曾经统治伊拉克的萨达姆便是逊尼派的人,而叙利亚的前总统阿萨德则属于什叶派。可以说中东乱局与阿拉伯之春背后其实离不开掌权派与在野派的宗教分歧。
除此之外,什叶派和逊尼派也有主导建立国家的,比如伊朗和沙特阿拉伯。伊朗是什叶派为主导的国家、沙特阿拉伯是逊尼派为主导的国家。这两个国家也基本便是如今中东的南北龙头,像是黎巴嫩的真主党、叙利亚的前总统、也门的胡塞武装,在宗教上都是属于什叶派,因此往往会被国际社会认为受伊朗的支持。而这些国家的逊尼派又会被视为受沙特支持。
除了什叶派和逊尼派的分歧,中东地区还有着波斯人和阿拉伯人的分歧、现代化和传统化的矛盾、亲美派和反美派的矛盾等等。
可以说,中东地区本身就是一个矛盾统一的集合体,每个人身上都有着多重标签,甚至什叶派和逊尼派内部也会分为多个分支,不同分支之间也有摩擦和分歧。
从公元 897 年之后,也门北部地区便主要是由什叶派的分支宰德派进行统治。但在 20 世纪时期,由于也门当时的统治政权极度保守,国内充斥着不满情绪,从而引发了也门革命。一群也门军官发动了政变,推翻原来的君主制,建立也门共和国。(期间,身为逊尼派的沙特支持也门的宰德派,因为都是君主制,沙特王室也害怕被推翻)
革命的发起者“自由军官组织”大多有逊尼派的背景,因此在也门革命之后,也门政府成员主要以逊尼派的为主。
因此在 20 世纪 90 年代后,逊尼派为主导的也门政府逐渐亲近美国和以色列,其态度引发了宰德派的反对。
1992 年,一个名为“信仰青年”的宗教和文化组织诞生,其建立目的在于复兴宰德派,反对逊尼派主导的也门政府以及西方文化。组织最初以教育和宗教活动为主,但逐渐因其反政府立场和对美国、以色列的敌视态度引发了政府的关注,尤其是 1993 年,侯赛因·胡塞当选为议员之后,其主张在也门建立神权统治,与萨利赫政权产生进一步的政治矛盾。
而任何一个势力的上台,必然要通过某些口号和主张聚集支持者,胡塞武装也不例外。
当 2003 年伊拉克战争爆发后,“信仰青年”的创始人侯赛因·胡塞在萨那的清真寺公开宣传反美和反犹太的口号,吸引了大批对美国和犹太人不满的支持者,同时“信仰青年”更是将宰德派出身的也门总统萨利赫称为美国的走狗,进一步获得了萨利赫政权反对派的支持。
于是当 2004 年,也门政府试图以煽动叛乱的罪名逮捕侯赛因·胡塞时,胡塞的支持者与政府军在萨达省爆发了武装冲突,随后宰德派便宣布在萨达省建立伊斯兰政府,标志着胡塞武装正式走到了也门的权力舞台,争夺也门地区的控制权。
当年的 9 月,侯赛因·胡塞在战斗中被政府军击毙。其后,侯赛因·胡塞的弟弟阿卜杜勒-马利克·胡塞接过了领导权。
从 2004 年到 2010 年,胡塞武装和也门政府进行了六轮战争,双方互有胜负。
而 2011 年阿拉伯之春波及也门,全国爆发大规模抗议,导致萨利赫政权垮台,副总统哈迪上台。但由于新政府软弱无力,未能有效控制国家。因此胡塞武装趁机扩张势力,并联合对哈迪不满的势力,于 2014 年 9 月攻占首都萨那,迫使哈迪政府流亡。
2015 年 3 月,沙特阿拉伯领导的联军介入也门内战,试图恢复哈迪政权,对胡塞武装发动空袭。双方的梁子便结下了,此后胡塞武装也被指控获得了伊朗武器和技术的支持。
沙特联军对胡塞武装展开的空袭
然而,尽管如今国际社会都公认胡塞武装的背后是伊朗,但从来只有间接证据,胡塞武装和伊朗双方都坚决否认这一指控。这就和伊拉克有大规模杀伤性武器一样,从未有实锤证据。
而沙特等国之所以如此认为,主要就是因为他们认为胡塞武装作为一个小规模的地方性武装,其技术实力不足以支撑起胡塞武装自行研究出巡航导弹、反舰弹道导弹等武器,因此其背后必然有其他国家级的势力支持,这些武器也被判定为同伊朗的武器系统高度相似。同时胡塞武装和伊朗的掌权者都是以什叶派为主的,双方有足够的联合宗教背景。
然而,从具体的逻辑来说,胡塞武装是伊朗的代理人可能性极小,双方的利益和主张其实并不完全一致。胡塞武装背后是占据也门长达千年的宰德派,与伊朗的十二伊玛目派虽然同属什叶派,但仍然有一定区别。
所以说,更大的可能还是伊朗为了牵制沙特,在与胡塞武装建立一定共识的基础上达成了一些交流。胡塞武装通过一些代价获取来自伊朗的技术和有限的零部件支持。因此胡塞武装的反美、反以、反沙特立场,更多还是源于其本土利益的考量。
否则,胡塞武装也无法在沙特和也门政府的长期打击下仍能存续。尤其是伊朗至今仍维持着从未支持和赞助胡塞武装的表述,这就意味着纵使伊朗和胡塞武装有所联系,这种联系也应当是隐秘且少量的。不然以美国的情报网络,不会出现至今也难觅实证的局面。
但随着美国重启对伊朗的核协议制裁,伊朗对胡塞武装的支持或许便会由虚转实也未可知。
但无论伊朗是否支持,反美反以反沙特作为胡塞武装的政治口号,其实也是胡塞武装的生命力来源,只要不首鼠两端、变换门庭,胡塞武装在也门就能获得极大的本土支持,这是其长期存续的根本。
美国并不是第一次对胡塞武装进行空袭打击,尽管本次打击力度略有提升,美国也宣称要派两艘航母进驻中东。
2025年3月也门萨那遭美国空袭地点
然而,如今执政美国的是特朗普。
特朗普的主线任务一直都是对抗中国崛起,而不是全球警察。
因此其对胡塞武装的重锤出击,目的只不过是希望在短期内加大打击力度和参与力度,以期能够在短时间内解决问题。
准确的说,特朗普希望在对华贸易战前,优先解决这些次要国际问题,比如俄乌问题、墨西哥毒品问题、移民问题、胡塞武装问题等等。
因此短时间内的强压,并不意味着美国会将对胡塞武装的打击视为主线任务,而是一种尽力的表态。表示我美国尽力了,但没能解决问题,所以这不怪我,我得收缩阵线以应对中国崛起,所以你们以后就别指望我了,巴拉巴拉……
只要稍微一盘算便能知道特朗普的想法,1968 年从宾夕法尼亚大学沃顿商学院毕业的特朗普,其大学时期,美国主要发生了三件事,马丁·路德·金遇刺、罗伯特·肯尼迪遇刺以及越南战争的反战浪潮。
从特朗普近期特意要公开肯尼迪遇刺案的机密文件就能知道,其对世界和美国的认知,与其大学时期美国发生的大事是息息相关的。
可以说,大多数人对世界的整体认知主要是在大学时期构建起来的。这是因为人在大学阶段通常思维活跃,更愿意接纳外界信息,同时也更关注国家大事,这就解释了为何很多愤青都是大学生。因为大学毕业后,人们往往忙于工作、结婚和养育子女,关注点逐渐集中到家庭、工作、生活和孩子上,外界的变化很难再引起他们的兴趣。
通过这个理论,我们可以大胆地猜测特朗普的想法,将胡塞武装变成美国的第二个越南,明显是特朗普最不愿意看到的局面。
因此,整整空袭,扔点弹药,便基本是特朗普的极限,决不可能派兵下地干活的。
而空袭对于胡塞武装的影响毕竟有限,扔的再准,短时间内顶多会影响胡塞武装的管理层完整性,但这都不是多么伤筋动骨的事情。
而作为一个以美国优先为口号,希望振兴美国老工业基地的劳模特朗普,自然也不会花太多时间在胡塞武装问题上。
之所以要来一次高强度的空袭和航母压迫,更多地还是给以色列和沙特盟友一些面子,表示自己尽力了而已。
因此在可预料的短期内,胡塞武装会有一段难过的日子,但只要熬过去,便又会是沙特泥潭、中东野猫。
来源:陆地猛虎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