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夯实调解基础、健全化解机制、提升普法质效、创新解纷模式,黄南藏族自治州尖扎县运用新时代“枫桥经验”,多措并举、多点发力,切实将矛盾纠纷发现在苗头、化解在萌芽、治理在源头。
本报讯 (记者 张晓英 乔欣) 夯实调解基础、健全化解机制、提升普法质效、创新解纷模式,黄南藏族自治州尖扎县运用新时代“枫桥经验”,多措并举、多点发力,切实将矛盾纠纷发现在苗头、化解在萌芽、治理在源头。
尖扎县从加强调解组织规范化建设着手。健全以县人民调解中心为核心,10个乡镇(办事处)调委会为支点,97个村(社区)为基础的调解网络体系。在专业性、行业性调解方面进行积极探索,针对不同领域、不同行业的矛盾纠纷问题,横向拓展了12个专业性行业性调解组织和企事业单位调委会,有效补齐了人民调解组织专业性不强的短板。同时,通过优化司法调解网络,将基层调解员、网格员等纳入法院特邀调解员队伍,推行“法庭+村调委会+特邀调解员”的调处模式,实现了司法调解和人民调解的深度融合。
为进一步提升调处水平,尖扎县从统筹协调、排查预警、多元化解入手,依托县乡两级社会治安综合治理中心,实行政法、法院、公安、司法、信访等多部门资源力量的常驻、轮驻、随驻工作模式,形成了从“行政主导”到“多元参与”的矛盾纠纷治理格局。同时,通过健全调防结合机制和多元化解机制,实现了矛盾纠纷的一站式受理、一揽子解决,有效提升了矛盾纠纷化解的效率和质量。值得一提的是,尖扎县积极探索形成的“两法+特邀”调解模式在全省范围内推广。
在提升普法质效方面,尖扎县也下足了功夫。通过“普法+培训”、“普法+新媒体”、“普法+调解”等多种形式,引导群众通过合法途径表达诉求,从源头减少纠纷的发生。同时,尖扎县还加强了对基层人民调解员的培训力度,提升他们的纠纷调处能力和法律知识水平,将人民调解员培养成法律知识的“讲解员+传播者”。
来源:青海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