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3.27日记

B站影视 日本电影 2025-03-30 01:23 1

摘要:练习弹力带时,我们能够把弹力带扯得虎虎生风;练习野马分鬃时,也能够蹦跶很久。但除了三拳和陪行两个对练动作以外,练习其它的项目时会只关注自己能弹的多好、能跳的多轻快;这些关注点没有问题,但要知道自己这一招是如何用来打人的,不能等到上台才开始思考这一招该怎么用。想

练功日记

1、实战意识

今早请Steven帮忙看扯皮筋动作的问题,其中一项是力没有传到手上,只是肩膀在开合,导致扯皮筋的动作真的只是“扯皮筋”,横向拉伸,根本无法打人

练习弹力带时,我们能够把弹力带扯得虎虎生风;练习野马分鬃时,也能够蹦跶很久。但除了三拳和陪行两个对练动作以外,练习其它的项目时会只关注自己能弹的多好、能跳的多轻快;这些关注点没有问题,但要知道自己这一招是如何用来打人的,不能等到上台才开始思考这一招该怎么用。想象自己面前就有对手,对方怎么行动、自己该怎么打,“带着实战的意念去练,会有完全不一样的感受”——武道馆

虽然还做不到武道馆提醒的“想象自己会在什么情况下用这招”,但加上了实战意识之后,自己的力更明显的传导到了手上;又去试了一下胸椎的灵活度,发现这比单纯练习脊柱波浪和龙形搜骨更有效。不过只有在体力全盛期能够有明显的力,稍微一累身体就不够协调了,还需多多练习

2、腰胯分阴阳

自己之前的踢腿又慢又不协调还发不出力,拍视频看到,自己为了踢腿整个身体都在卖力的用劲。但实际上只需要支撑腿与踢出去的腿的胯分阴阳一错,大腿的肌肉都不需要用到就能轻松、快速抬起来。自己目前做的还不是很熟练,还需多加练习

3、轻出重收

问:太极的一大特点是不需要收拳便能打出下一拳,因为太极用身体发力而不是腰胯。既然都不需要收,哪里来的“轻出重收”呢?

轻出重收的目的,是为了发出清脆的力;目前我们空练需要出拳的项目还需要收拳,只是练法之一。在实战当中顾不了那么多,自然是不收拳连续打多下,但平常练习要这样练。对于腿来说,轻出重收不仅是练法也是打法,总不能一直单脚跳吧?

踢腿时的轻出重收,不仅仅是踢出去那一瞬间重,而是从那一瞬到完全回收都很用劲;轻出的轻,也不完全只是柔软缓慢地踢,而是轻灵地、不用劲地踢,因此放松才会比僵硬发力更快

三拳一腿

武道馆原本以为偶们已经练习过这个项目了,打算直接让我们上新型陪行的;但大多数人都没怎么练习过,动作完全不对,害怕这种情况对练反而形成错误习惯,武道馆还是让我们先空练协调再说。谭木兰这篇日记里,就有记述三拳一腿的新型陪行注意事项

我之前也没怎么练习三拳一腿,动作做得僵硬且不协调;武道馆的两位和Liza在旁边专门负责指导。以下是一些收获:

1、武功是共通的。三拳一腿中的步伐,跟扯弹力带时的步伐一样,不是靠脚往前走,而是靠翻胯、分阴阳、夹屁股。后腿一蹬,身体和腿自动就跟上来了。

不过正因为功夫是共通的,换了型就变得不协调说明没有真正把功夫练上身,只是在做动作而已。我就花了好久才慢慢找到与扯皮筋步法的共同之处,且只有较为灵活的右半边可以,左半边做的跟僵尸无差,说明自己之前注意力都在形上,而不是其背后的发力原理。但该如何发现自己有没有把功夫练上身呢?在做扯皮筋的时候也没觉得自己做的不对啊?也许可以通过看身体整体的协调性有没有提升?不太清楚

2、第一腿踢完后腿不是顺势落下来换重心,承重腿腿要发力一蹬,身体像豹子一样扑出去再转换重心

3、第二下是开劲,胯和上半身要同步开合;落下来的瞬间要转阴阳。之前做踢腿接连续拳总是做的很别扭,身体像是往前砸的感觉,自己都不好站稳,更别说调整重心发力了,拍视频看也觉得很不协调、很丑。今天谭木兰示范转胯的时候,她的胯会随着阴阳变换跟着身体一起开合,而我做的只是直直的砸下来,腰胯部是僵硬的,因此特别不协调

4、第二下除了开合之外,胯的方向也有变化。原本是合、胯会稍微正一些;变成开后,胯有一个从上画圆落下的动作,落地时身体和胯真的变成最小面积面对对手了。转胯可以轻松迅速的改变自己的方位,自己之前陪行总想要走进对方的侧面却不够快,就是因为自己只是靠大腿一迈直直的往那个方向走,很容易被预判;如果使用转胯突进,可以让我前一秒还正常往前扑,下一秒突然变到对方的斜侧,更难被预判

来源:小猪的美食铺一点号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