整治形式主义,基层干部最应该实行“强制下班”制度

B站影视 日本电影 2025-03-29 13:26 1

摘要:退休的老严:体制内工作多年,担任过多个部门的领导职务,经历了不同阶段的历史变迁,专注于体制内、社会领域问题解读。关注我,学会更多体制和社会问题规则,本号提供一对一职场问题咨询服务。

作者简介

退休的老严:体制内工作多年,担任过多个部门的领导职务,经历了不同阶段的历史变迁,专注于体制内、社会领域问题解读。关注我,学会更多体制和社会问题规则,本号提供一对一职场问题咨询服务。

整治形式主义,基层干部最应该实行“强制下班”制度

ENTERPRISE

从去年开始中央和地方政府就下发各种文件,着力整治形式主义,进一步减轻基层负担。今年两会,也把综合整治“内卷式”竞争写进了政府工作报告。

客观地说,行动取得了一些成效,基层干部的工作量进一步减轻,但是要从根源上解决,还需要很长的路要走。

上面千条线,下面一根针,省局要数据,市局转给县局,县局再转给乡镇,一级一级层层加码,别人都是转发,基层永远是政策落实的最后一公里。

为了完成任务,基层干部一天的工作要不是在填表凑人头,要不通宵准备迎检材料,或者24小时值班。“双休”成了奢侈品。

“5+2”“白加黑”“星期六保证不休息,星期天休息不保证”的加班文化可以说最早来源于体制内。

不知从何时起,会议精神必须连夜传达、上级领导调研要全天待命、汇报材料要几经雕琢、一级标题要醒目、二级标题要对仗、微信群消息要秒回。

领导不走我不走,大家都在耗时间,按点下班反倒成了“不懂事”,没有奉献精神。

上面减负的举措有很多,甚至现在要求省里不搞情况通报,不评优选先,无事不下基层,最近还开始了新一轮的八项规定学习。

从数据上看,各级单位的工作群确实减少了,可是干部们发现实际工作更累了。原来有工作群的时候那个群响就知道什么工作来了,现在所有人在一个群,还要时时盯着聊天记录,深怕错过了那个重要通知,反而耗费了更多精力。

原来上面工作发文件,带个红头就下来了,工作内容目标要求写的清清楚楚。现在为了降低发文数量,红头文件不发了,直接一个word文档下来,没有文号,没有落款,既规避了责任,又安排了工作。

还有应对上级调研,虽然有 “四不两直”政策,可来基层检查的领导还是很多,不同的领导有不同的要求,同一份材料,为应对不同的检查,却要改了又改。干部们一天累成狗,最后发现什么事都没干,存在的问题依然存在。

更尴尬的是最近在搞个人履职清单,干部们白天干工作,晚上加班列清单,俗称加班减负。

众所周知,基层本来就留不住人,工作强度大,压力大,权利小,还没前途,很多单位股级就已经是天花板。

所以那些考上公务员的等遴选,事业编的等着考公务员,每天工作还要被各种形式主义拖累,要求事事留痕,各种印证材料。

基层干活的反而成了形式主义的最大受害者。

现在一些互联网大厂开始用“强制下班”来倒逼员工提高工作效率。自上而下的整治形式主义,为基层减负也要落到实处。希望从领导做起,“带头下班”,基层干部跟上,避免无效加班,无用加班。

同时进一步优化节假日24小时值班制度和工作成效印证方式,必须要加班,该补的补,该休的休,还基层干部“双休”,将休假、探亲家落到实处。

千万不要让形式主义,寒了基层干部的心。

来源:优雅雪梨Ep3Qou一点号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