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个行动·锡林担当|锡林浩特:织密就业服务网 提升群众幸福感

B站影视 电影资讯 2025-09-05 14:39 1

摘要:从“人找岗位”到“岗位找人”,从线下奔波到“掌上”办,今年以来,锡林浩特市以“六个行动”为抓手,推动就业形势持续向好:198场线上线下招聘、2.29万个岗位供给、1887人次就业意向初步达成,一组组数据背后,是精准服务、数字赋能、政策引导共同织密的就业服务网。

从“人找岗位”到“岗位找人”,从线下奔波到“掌上”办,今年以来,锡林浩特市以“六个行动”为抓手,推动就业形势持续向好:198场线上线下招聘、2.29万个岗位供给、1887人次就业意向初步达成,一组组数据背后,是精准服务、数字赋能、政策引导共同织密的就业服务网。锡林浩特市用“实打实”的稳就业举措,托举起人民群众满满的幸福感。

精准服务重点群体 全力夯实就业根基

为千方百计促进高校毕业生等青年就业,锡林浩特市打出三张“特色牌”。深入开展高校毕业生就业政策宣传活动,针对毕业生不同需求制定个性化帮扶计划,通过开展求职登记、政策推介、困难帮扶等系列服务,打好“服务牌”。重点加强就业服务供给,持续深化“线上+线下”“综合+专业”相结合的服务模式,发挥“就在马都”微信公众号、抖音、快手等平台岗位集聚、智能匹配作用,依托零工市场、3个“家门口就业驿站”等基层服务网点,为高校毕业生及时提供求职服务。同时,持续落实政策性就业岗位,积极实施就业见习、人才储备促进活动,引导高校毕业生到机关事业单位、中小企业实习工作。

重点群体就业关系民生福祉、社会稳定和高质量发展。为让困难群体就业“无忧”,锡林浩特市精准施策兜底线。将就业困难人员认定、灵活就业社保补贴申领、就业和失业信息登记三项业务向基层全面延伸,简化办事流程,实现“就近办、一次办”,确保政策应享尽享、补贴应发尽发。定期开展新就业、失业人员回访等工作,建立后续跟踪服务机制,及时更新重点群体就业状态。今年以来,认定就业困难人员952人,城镇新增就业2663人,城镇失业人员再就业709人,开发公益性岗位240个。

数字赋能多维发力 激发就业市场活力

为推进数字赋能就业服务,锡林浩特市积极推行岗位信息的线上推送模式,构建“零工岗位展示平台—线下终端—线上终端”三位一体的联动机制,确保岗位信息后台统一更新,零工市场LED显示屏、“15分钟就业圈”电视端、AI播报以及微信、抖音、快手等新媒体平台同步展示,实现求职、就业“触屏可达”,让数据多跑路、群众少跑腿。

持续用好直播带岗模式,借助“云端”构建“就业桥”。构建专业化的就业直播间,整合岗位推荐、文字同屏显示、在线即时沟通等多重服务功能。同时,借助微信、抖音、快手等多媒体平台,搭建起便捷、高效、直观的线上就业服务平台。截至目前,已开展线上岗位播报200余场,吸引45余万人次观看,涵盖能源、制造、服务等多个行业及领域,极大提升了就业服务的便捷性与可及性。

政策牵引靶向发力 促高质量就业创业

“一技在手,工作无忧”。为增强劳动者的就业底气,锡林浩特市通过开展职业技能培训促进劳动者高质量就业。充分利用线下招聘活动,在招聘现场精心设立技能培训体验专区,以直观的实操演示、互动体验,将技能培训从理论讲解转化为实践感知,激发求职者参与培训、提高技能的热情。线上线下多渠道收集、登记有培训意愿人员信息,精准锚定培训需求,根据市场需求与劳动者意愿靶向发力,引导培训机构调整培训内容,开设民族服饰及饰品制作、电子商务、养老护理、家政服务员等各类免费技能培训班,帮助群众掌握一技之长,提升就业创业能力,促进高质量充分就业。截至目前,开展培训技能培训27期,培训学员1054人。

打造集“视频号+直播+零工市场”三位一体的服务模式,为创业者提供政策解读、创业培训、资金支持等多元化服务。截至目前,开展创业培训5期,培训学员136人;发放创业担保贷款831万;发放一次性创业补贴1万元。

一项项就业举措落地见效,增强了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和安全感。下一步,锡林浩特市将继续强化就业优先战略,精准对接岗位资源、强化职业技能培训,不断加大稳就业、促发展、惠民生力度,让就业之路成为百姓的幸福之路。

记者:王伟 李丹华

来源:草原明珠锡林浩特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