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我刚来到中队时,队长在门口笑眯眯地迎接我,给我的第一印象就是很好相处。随着时间的推移,我对单位的了解更深了,每当和战友闲谈时,聊得最多的还是队长的故事,可以说他的事迹就如同“许三多成长记”一样,每一件都是中队的传奇。
收听翟宏主播温情朗读
晚风带着初春的凉意,轻轻掠过窗棂,仿佛在耳边低语。我的思绪在静谧的夜色中渐渐飘远,仿佛回到了过去,回到了与队长并肩的日子。
我的队长叫吴凌霄,入伍已经19年了,他皮肤黝黑,脸庞棱角分明,目光深邃有神,站在队伍里一眼望去最为显眼。
我刚来到中队时,队长在门口笑眯眯地迎接我,给我的第一印象就是很好相处。随着时间的推移,我对单位的了解更深了,每当和战友闲谈时,聊得最多的还是队长的故事,可以说他的事迹就如同“许三多成长记”一样,每一件都是中队的传奇。
队长是从普通一兵成长起来的,在中队队史上,每一次战斗历程都有着他的足迹,其中最让我记忆深刻的还是在四川雅安地震救援中,队长带领大家在坍塌楼房中进行紧急救援。为了在最快的时间内完成人员营救,他带着我们组快速地冲向了最危险的区域,当时那栋楼房上的石头都是摇摇欲坠的,在进入坍塌面时,楼上的废料突然掉落,队长猛地回头,迅速将我掩护到身后,直到险情解除才挪开身体,我当时愣在了原地,心情久久不能平复。
在我的军旅生涯中,队长一直都是我追随的榜样,记得那会我专业技能进步得特别慢,但他从未批评我,而是一直在旁边鼓励我。每当我思想跑偏时,也是他一直在拉着我的袖子,告诉我不要放弃。特别是在高原高寒地区抗震救灾演习的一次任务中,我们需要对房顶进行切割,而后对人员进行营救,由于无法攀登上去,只能利用吊车进行高空作业。当时的情况是场内的驾驶员都到特定的区域作业了,那么谁来驾驶车辆?就算有人驾驶,又是谁上去作业呢?就当我还在思考的时候,队长说道:“广辉,你去驾驶车辆,我来进行切割。”
听到这句话后,我有点不知所措,因为我的驾驶技术不是很好,害怕无法完成好这次任务。但时间紧迫,我只能硬着头皮上车握住了操作杆,手上已经冒出了冷汗。这时,队长的声音从对讲机中传了出来: “不要慌,相信自己,你可以的,让我们一起翻过这座山。”一如既往的鼓励,让我慢慢冷静下来,我对自己说,一定要扛起这个大梁,不能在关键时刻掉链子。后来,随着队长的指挥,房顶切割很快就完成了,他满头大汗地对我竖起了大拇指:“兄弟,不错啊,这次任务完成得很好!”
如今,队长在新的岗位上开启了新的征程,可他播撒的精神种子早已在我们这片土地上生根发芽、枝繁叶茂。而现在,我学着他的样子,站在了队伍的前列,成了他人的引路人……
主播:翟宏
作者:武警甘肃总队 童广辉
整理:党予玺、匡权贤
《朗吧》征稿启事
在文字中品悟文化,在品悟中照见自己。“人民武警”微信公众号《朗吧》栏目现向网友征稿。体裁以散文、诗歌、小说为主。可以是原创,也可以是推荐(注明作者出处)。内容可关乎人生哲理、家国情怀、军旅感悟、爱情亲情,只要适合朗读,能打动人、感染人、启发人、激励人、塑造人即可。字数控制在2000字以内,附3张以上照片。
主 办:武警部队政治工作部宣传文化中心
监 制:姚洪华
主 编:王 文、赵冰晶
编 辑:王燕婷
邮 箱:wjxinmeiti@163.com
来源:人民武警一点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