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9月4日出版的《北京日报》大阅兵特刊甫一亮相即秒空,当天紧急加印了1万份回馈读者;北京日报以“城市制高点视角”,记录“第零方阵”的井然有序,装备车队的威武前进,圈粉无数;摄影爱好者精选点位自发出片,“原生无修”“金属质感”,每一张、每一帧都让人不想错过。
“看不够,根本就看不够”,九三阅兵圆满落幕,舆论场上的热度始终不减。不仅直播视频被一遍遍反复品味,场内场外的热络互动同样令人应接不暇——
9月4日出版的《北京日报》大阅兵特刊甫一亮相即秒空,当天紧急加印了1万份回馈读者;北京日报以“城市制高点视角”,记录“第零方阵”的井然有序,装备车队的威武前进,圈粉无数;摄影爱好者精选点位自发出片,“原生无修”“金属质感”,每一张、每一帧都让人不想错过。
“最帅天团”“最酷装备”硬照持续刷屏,无数细节和故事冲上热搜;受阅人员、装备整齐退场宛若巨龙,市民群众夹道欢送,高喊“祖国万岁!”“人民军队万岁!”;就连“众筹”来的8万羽和平鸽都被网友心心念念,“都回家了吗”“证书到手了吗”,关心溢出屏幕。
人民军队的昂扬风采、热血军魂,让爱国热情再次潮涌。“全民追更”,也生动而具象地表明,这是我们所有人的重要一刻。无论你在哪儿,是受阅者、服务者还是参与者、喝彩者,都与有荣焉,高光属于每一位中华儿女。
我们心潮澎湃,是为铭记。在热议“刘老庒连”战旗为何多一“点”时,“不能让英雄们找不到自己的部队”的回答令人泪目。在疑惑战车车舱为何会有一双崭新的皮鞋时,烈士生前“等抗美援朝胜利了,要买双皮鞋去天安门照个相”的愿望以另一种形式实现。正如网上一条高赞评论所写:“未见其面,深受其恩。”是那些国家的英雄、民族的脊梁,用青春、热血和生命换来了如今的山河无恙、岁月静好,我们不能忘、不敢忘。
我们心潮澎湃,是为告慰。守护陵园的老人,请求路人帮忙调整直播信号,因为要“给他们(烈士)看”。天安门城楼上的抗战老兵,身穿军装眼含热泪:“国家强大了,不被人家欺负了”。今天的中国,雄师列阵、铁流滚滚、战鹰呼啸,“飞机不够就飞两遍”“我们的炮够不到”的历史一去不返……每一个热搜背后,都是大家对祖国最深情的告白。
强大的意义,是庇佑所爱、守护一方。我们的战士眼中有光、斗志昂扬,我们的人民团结友爱、自信豪迈,激荡于这片土地的爱国情怀始终炽热,这正是中国人的极致浪漫。
来源:子清视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