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风”-61惊艳登场,引发美媒强烈关注

B站影视 港台电影 2025-09-05 00:22 1

摘要:阅读此文之前,麻烦您点击一下“关注”,既方便您进行讨论和分享,又能给您带来不一样的参与感,创作不易,感谢您的支持。

01

完9月3号的阅兵直播,我真的心潮澎湃。

不是说我要“高大上”,但这场面确实。

从屏幕另一端,着“东风”-61在16轮巨型发射车上缓缓驶来,筒身上写着大大的DF-61,周围战士步伐整齐,队列仿佛一条铁流,硬是让人有种热血快要冲出屏幕!

我还特意截了几张画面发朋友圈,底下评论直接刷屏——“这就是中国的底气!”、“新型号?听说美国都慌了!”。

你想,这次不光是“东风”-61,什么“巨浪”-3、“雷”-1也全部登场,海陆空三线齐发,谁了不说一句“这才是安全感”?

说实话,以前我对这些型号压根分不清楚。

只记得小时候家里人一边包饺子一边新闻,老说“东风”又升级了。

“东风”系列一路走来,从“1”到“5”、再到“31”——现在直接上到“41”、“61”,就像是家里那台老电视换了智能大屏,时代真的变了。

02

更有意思的,是美国媒体的反应。

美国陆军知识网站还专门报道了这次阅兵,分析得头头是道。

他们对“东风”-61的亮相格外上心,甚至直接把它解读成“东风”-41的后续型或者补充,开始琢磨中国是不是又整出了新玩意。

我了美国网站的截图,巨醒目:“China Reveals DF-61 ICBM”。

内文里,有几句挺有意思:“尚不清楚是否装载实弹”、“机动性优先考虑了生存能力”——这话说得很实在,一场阅兵,谁能真出导弹里藏了?

但美国媒体的关注点,和我们不太一样。

我们的是队列、气势、技术突破,他们盯的是“威慑力”、“战略平衡”、“是否服役”。

有网友还在群里转发,说:“这帮人真怕中国强大了!”我觉得他们也别无选择,“三位一体”核力量第一次集中亮相,谁都得掂量掂量。

你们有没有注意到,这次中国官方并没有主动公布“东风”-61的全部技术细节?

射程多远、弹头多少,全是美国那边估算的,官方只说了名称和亮相情况。

目前“东风”-61是否服役,官方还没确认,战备状态也没有公布。

这就很高明了,留点悬念,让对手自己去猜。

咱们普通人也在猜:它到底和“东风”-41有不同?

会不会彻底替代旧型号?

还是说只是补强?

03

我去翻了下资料,发现中国“东风”系列的历史比我爸都长。

从1950年代末就开始搞,1960年“东风”-1试验,“东风”-2在1964年实战部署。

后来“东风”-5C、“东风”-31BJ、“东风”-26D等等都出来了。

到现在,“东风”-61可以说是最新一代陆基洲际弹道导弹,机动性和生存力更强,战略威慑力也更高。

有点像我们小时候的老式收音机,慢慢升级成蓝牙音箱。

技术是一步步来的,安全感却真的是一夜之间升级了。

以前“东风”-5是液体弹道导弹,体积大,发射慢。

后面“东风”-31用上了固体燃料,机动性提升不少。

再到“东风”-41,一次可以带10枚分导弹头,射程能到12000公里甚至15000公里。

美国那边都说,这款导弹让他们“很忌惮”。

现在,“东风”-61进一步提升了公路机动性,发射车和“41”差不多大,意味着可以快速转移、躲避侦查和打击。

这种升级,和我们的生活很像——谁不希望自己有更多选择、更高安全系数?

04

说回阅兵现场那一刻,大家的讨论真的很激烈。

有人拍了视频,直接配文“这才是人民的铠甲”。

评论区吵成一锅粥:

“有没有人懂,‘东风’-61到底厉害在哪?”

“美国会不会真的害怕?”

“我们普通人能不能放心睡觉了?”

还有人调侃,“要不以后上学也能用‘东风’-61保驾护航?”虽然是玩笑话,但背后是大家对“安全”和“底气”的一种渴望。

我身边的朋友,有的做金融,有的做互联网,大家很关心国家安危——不是说天天担心战争,而是觉得国家强大,自己的生活也踏实。

我妈以前还说:“不怕别的,就怕国家没底气。”这话放到,真的有共鸣。

05

,这次“东风”-61的亮相,有种“不把话说满”的智慧。

信息只公布一半,剩下的让大家自己琢磨。

官方已经明确,它是“火箭军作战序列中的正式成员”,但具体战备情况有待后续确认。

美国那边各种解读,但我们这边更关注民生和安全感。

三位一体核力量成型,也不是说要“秀肌肉”,而是让大家知道,国家有能力保护每个人的平安。

这让我联想到,社会上很多事,都是“底气”决定走向。

你说诚信、制度、人性善恶,归根结底,也是能不能给人安全感。

国家层面如此,个人生活也一样。

我觉得,这种安全感,就是最大的民生福利。

你说呢?

大家怎么待“东风”-61的高调亮相?

是不是觉得以后更有底气了?

美国的反应你怎么?

有没有什么担忧或者建议?

评论区聊聊吧!你的观点很重要,或许下次讨论就用上了你的金句!

来源:悠闲河流3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