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震撼了!这本文化巨著,竟与他相关!

B站影视 港台电影 2025-09-05 14:05 1

摘要:《典籍里的中国》咪咕视频正在热播!中华典籍史上,有这样一部巨作——它修纂历时五年,全书22877卷,共11095册, 约3.7亿字,收纳典籍七千余种,被人称为“规模最大的百科全书”。它的名字就是《永乐大典》。《永乐大典》来自明代的永乐年间,当时国力强盛经济繁荣

《典籍里的中国》咪咕视频正在热播!

中华典籍史上,有这样一部巨作——

它修纂历时五年,全书22877卷,

共11095册, 约3.7亿字,

收纳典籍七千余种,

被人称为“规模最大的百科全书”。

它的名字就是《永乐大典》。

《永乐大典》来自明代的永乐年间,

当时国力强盛经济繁荣。

明成祖朱棣下令修建了现在的北京故宫,

疏通了大运河,派郑和下西洋。

正是在这样一个盛世,

推出了这部——

集中国古代典籍于大成的书。

相信大家肯定会好奇,

在那个没有科技算法,

没有智能检索的年代,

体量如此巨大的《永乐大典》,

是如何编撰的呢?

这就必须要提到,

一位蕴含大智慧的人——陈济。

陈济本是一介布衣,

酷爱读书,人称“两脚书橱”,

明成祖朱棣知道他后,

将他请进京师,任命为都总裁。

陈济自幼博闻强记,

对书本的痴迷程度令人佩服。

他读遍了天下典籍,

对赚钱和科举丝毫不感兴趣。

一次,父亲给他一笔钱,

让他去做生意,他竟偷偷用来买书。

回家的路上下起滂沱大雨,

他只管把书护得死死的,

路人嘲笑他“是个书呆子”。

幸运的是,

陈济拥有天下最好的父亲。

父亲不要求他赚钱养家,

还允许他“啃”两样东西——

一是“啃书本”;

二是“啃老子”。

父亲给了陈济读书的底气和资本,

而天下最好的老师,

则给他指引了人生方向。

陈济的恩师谢应芳,

一生不求田问舍,不积金攒玉,

最大的兴趣就是藏书治学。

在耄耋之年终于等到了,

与自己有相同理想抱负的陈济。

在恩师的指引下,

陈济得以在书海里肆意遨游,

悟到了修书的精髓。

这是什么意思呢?

咱们来举个例子。

萧萧风起、萧萧班马鸣、马鸣风萧萧...

许多人在解读这几句诗的时候,

会把重点放在“萧萧”上。

但陈济认为,解读关键不在“萧萧”,

而是要找到上下文之间的关联。

永乐元年,明成祖诏修《永乐大典》,

陈济以布衣身份,任正总裁。

在统筹编纂的过程中,

他以“用韵以统字,用字以系事”的方法,

做到了开卷而古今之事一览可见。

节目把陈济编纂《永乐大典》的过程,

通过生动形象的故事演绎出来。

观众可以直观感受到,

陈济遇到了多少困难,倾注了多少心血。

让人唏嘘的是,这部巨作历经劫难。

经过几百年的时间,仅存四百多卷流传,

数量不到原书的4%,还是嘉靖年间的副本。

原本下落已经成谜。

一部《永乐大典》,让我们看到了——

修纂之人对于文化的坚守,

也让我们领悟到后世无数护典人,

对于中华文脉的护佑。

上咪咕视频,看《典籍里的中国》!

来源:咪咕视频视频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