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邻居家8岁的萌萌以前每天写作业就像“打仗”,不到晚上10点不完工。专注力差、拖延成性,这几乎成了现代孩子的通病。直到她妈妈用了我的方法,三个月后孩子竟然能主动完成作业,成绩提高了15分!
邻居家8岁的萌萌以前每天写作业就像“打仗”,不到晚上10点不完工。专注力差、拖延成性,这几乎成了现代孩子的通病。直到她妈妈用了我的方法,三个月后孩子竟然能主动完成作业,成绩提高了15分!
01 两大能力,决定孩子未来成就
自律和专注力不是天生就有,而是需要后天培养的关键能力。研究表明,这两项能力越强的孩子,未来学业和事业成功的概率越高。
为什么现在的孩子普遍缺乏这两种能力?首要原因就是过度刺激。电子产品、五花八门的玩具、层出不穷的娱乐活动,让孩子习惯了不断转换注意力,再也无法静下心来。
但别担心,只要方法得当,每个孩子都能培养出良好的自律性和专注力。下面这些方法都是我亲自验证有效的,赶紧收藏起来吧!
02 环境营造,减少干扰是第一步
想让孩子专注,首先得给他一个适宜的环境。
我家小侄子以前写作业时,桌子上堆满了玩具、零食,还有平板电脑在旁边播放动画片。这样的环境,大人都难专注,何况孩子?
后来我建议:清空桌面,只留当前任务所需物品;关闭电视、手机等电子设备;设立专门学习区,这个区域只用于学习,形成心理暗示。
结果令人惊喜:原来要2小时完成的作业,现在45分钟就能搞定!
03 游戏化训练,孩子爱不释手
培养专注力不一定很枯燥,完全可以通过游戏来进行。
“番茄工作法”儿童版:让孩子专注25分钟,然后休息5分钟。这25分钟内不能离开座位。可以用定时器,让孩子能“看到”时间。
专注力小游戏:每天玩10分钟“找不同”、“数独”或拼图游戏。这些游戏既有趣又能锻炼专注力。
我朋友的儿子特别好动,坐不住。用了“番茄工作法”配合奖励机制后,现在能安静地阅读一小时了!
04 规律作息,奠定自律基础
规律的生活作息是自律的基础。没有规律,谈何自律?
给孩子制定一个合理的作息时间表,包括学习、娱乐、休息的时间。注意三点:
时间表要和孩子一起制定,这样他更愿意执行;不要排得太满,留出自由时间;执行时要温柔而坚定,说不可以就不可以。
举个例子:规定晚上9点必须睡觉,那么到时间就要关灯,不管作业是否完成(这样可以让孩子学会提前规划时间)。
05 目标拆解,让孩子体验成就感
为什么孩子会拖延?因为任务看起来太大、太难,不知从何入手。
教孩子拆解任务:把大作业分成几个小部分,每完成一部分就打一个勾;设定短期可达成的目标,让孩子不断获得成就感。
邻居家孩子觉得写作文太难,总是拖到最后。我教他妈妈让孩子先列提纲,再写开头,然后写主体,最后写结尾。每完成一步就给予表扬。现在这孩子再也不怕写作文了!
06 榜样力量,你是孩子的镜子
孩子不会听你怎么说,而会看你怎么做。
如果你自己整天手机不离手,却要求孩子专心读书,这显然没有说服力。家长要以身作则:孩子学习时,你也在旁边看书或工作;遵守自己定下的规则,比如不边吃饭边看手机。
我的朋友为了培养孩子的阅读习惯,每天晚饭后全家人一起阅读30分钟。三个月后,孩子竟然主动要求延长阅读时间!
07 科学奖励,强化正向行为
奖励机制用得好,效果出乎意料!
但注意:不要用物质奖励来“收买”孩子,而是用活动奖励和口头表扬;奖励要及时,孩子做得好立刻给予肯定;多描述具体的良好行为,而不是简单说“真棒”。
比如:“你今天主动在半小时内完成了数学作业,而且全对,真是太有效率了!”比单纯的“你真聪明”有效得多。
08 运动与饮食,意想不到的关联
研究表明,适量的运动和健康的饮食能显著提高专注力。
每天保证孩子有1小时户外活动时间,特别是那些需要集中注意力的运动,如乒乓球、羽毛球;减少高糖分零食和加工食品,多吃富含Omega-3的食物(如深海鱼)、坚果和鸡蛋。
我侄女上课老走神,老师多次投诉。增加了每天晨跑和饮食调整后,一个月后注意力明显改善,连老师都惊讶地问:“你们用了什么方法?”
09 耐心等待,尊重成长节奏
每个孩子的发展节奏不同,不要盲目比较。
3-5岁幼儿的专注时间大约为5-15分钟;6-8岁儿童约为15-30分钟;9-12岁少年可达30-45分钟。
如果孩子达不到这个标准,也不要着急。耐心引导,慢慢延长,而不是一味指责。
记得,培养自律和专注力是一个长期过程,不可能一蹴而就。只要方法得当,坚持下去,每个孩子都能进步。
培养孩子的自律和专注力,就像教他们骑自行车:开始时需要扶一把,但最终要放手让他们自己驾驭方向。好的教育不是时刻控制,而是逐步释放。
希望以上的解答对您有所帮助,为了持续更新,请关注萌萌达努力生活,您的关注是我的动力,谢谢您的关注!
来源:纯霞说育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