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动靠前站,服务零距离。近年来,汕头政法机关以群众喜闻乐见的形式,面向基层、贴近群众,扎实开展政法工作宣传“七进”活动,切实提升为民服务能力,打通服务“最后一公里”。摘要:行动靠前站,服务零距离。近年来,汕头政法机关以群众喜闻乐见的形式,面向基层、贴近群众,扎实开展政法工作宣传“七进”活动,切实提升为民服务能力,打通服务“最后一公里”。
即日起,汕头政法推出“政法走基层”栏目,展现汕头各政法单位服务基层的创新做法和积极实践。
3月25日,汕头市“点单式”普法经验交流会在龙湖区召开。此次交流会采用“实地观摩+集中研讨”的方式,先后走进龙腾街道天禧社区御海天宸小区青少年普法教育基地和中海花园未成年人保护工作站,参观学习“‘未’你普法”未成年人精准普法项目建设成果,并在龙腾街道办事处集中召开交流会,围绕大力推进基层“点单式”精准普法,以点带面做好典型示范,切实把这次交流会的所见所闻、所感所思转化为开展工作的新思路、好办法,持续推进普法工作走深走实。
汕头市“点单式”普法经验交流会召开。
记者关注到,早在2023年,汕头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印发实施《关于统筹公共法律服务资源助力基层法治建设的若干措施》(下称《若干措施》),提出了统筹基层公共法律服务资源的5方面14条主要措施,其中强调要依托汕头各区县各具特色的资源,探索区(县)普法新模式,实施“由下及上”的特色普法,即由镇(街道)提出“普法清单”,市和区县司法局统筹制定“年度计划”,不再搞“全市一盘菜”,而是搞“区县特色菜”。
如今,《若干措施》实施已有一年多时间,汕头全市司法行政系统在突出精准普法的工作上有何创新模式和可行经验?站在“十四五”规划收官之年、全民普法四十周年和“八五”普法总结验收年,汕头又将如何结合实际打造特色做法,努力提升普法的针对性、实效性、有效性?从这场交流会上,或许可以窥见一二。
紧扣“点单式”精准普法
各区县创新宣教模式
走进龙湖区龙腾街道细细游览,你会发现,在这座东海岸新城的不少小区内,都藏有一个群众喜闻乐见的法治文化教育基地。事实上,这正是龙腾街道立足辖区小区、学校分布密集等实际情况作出的普法“策略”——通过在辖区现有的各类文化教育资源中,植入法治元素,以未成年人普法教育为主线,提升宣传教育的覆盖面和渗透力。
作为首批广东省儿童友好示范镇(街),龙腾街道加大中海花园小区儿童娱乐区域基础设施建设力度,植入法治元素搭建独属儿童的“游戏角落”和“学习园地”,盘活闲置社区用房打造“未成年人保护工作站”。在这里,开展学法普法体验式活动成为常态,少儿模拟法庭、宪法日DIY绘画、法治元素剪纸等活动深受辖区未成年人喜爱。
未成年人保护工作站举行少儿模拟法庭活动。
让“小空间”发挥“大作用”,龙腾街道随后还在御海天宸小区建成青少年普法教育基地,展示宪法、民法典、未成年人保护法、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法等与青少年密切相关的法律法规知识,同时在周末定时播放普法宣传片,向多元化、主动式学习延伸,织密织牢未成年人关爱保护网。
“我们紧扣点单式精准普法,根据不同年龄段未成年人的认知特点和法律需求,量身定制普法活动。”龙腾街道党工委副书记林少宏表示,去年,街道全年累计开展各类普法宣传活动超30场次,其中,涉及未成年人普法宣传活动超半数,在未成年人群体中营造了浓厚的学法、守法、用法氛围。
龙腾街道的实践,是汕头创新精准普法模式的生动缩影。过去,基层普法大多就是摆个摊、发个传单,但群众是否听得进、记得住不得而知。但如今,汕头在普法过程中,更重视围绕身边事、生活事、日常事展开,以“需求侧”牵引“供给侧”,开展“点单式”精准普法,让法律知识更具实用性和亲近感,从而有效提升人民群众的法律意识和维权能力。
交流会上,各区县司法局纷纷分享各自做法。金平区积极回应龙眼南美食街商户和消费者的法治服务需求,开展“法进龙眼南,典亮美食街”法治宣传活动;龙湖区围绕群众反映物业管理问题,组织“送法进小区”开展“解物业难题,筑和谐小区”专场活动;澄海区立足澄海侨乡实际,推动“普法+侨文化”精准落地;濠江区整合普法志愿者、法律明白人、社区法律顾问等力量,打造“睦邻友好法治驿站”普法品牌;潮阳区突出上下联动,做好青少年法治教育实践基地创建、配备法治副校长和日常的普法宣传教育工作;潮南区制作《未成年人保护》音频并试点在峡山街道36个村(社区)大喇叭播放;南澳县开展村(社区)法律顾问“民宿+普法+调解”特色服务品牌创建工作,促进依法经营管理等。
过去一年,汕头各区县司法局结合地区旅游业、养殖业、环境保护、海洋要素、乡村振兴等经济特点,共推出“心心向农”“商圈+法治”“睦邻友好法治驿站”“打造渔业行业普法阵地”等个性精准普法项目33个,开展全民普法宣传现场活动6046场次,总受众142万人次。汕头市司法局普法与依法治理科科长李瑞美表示:“通过这些实践,我们着力打通普法工作服务人民群众的‘最后一米’,实现由‘大水漫灌’向‘精准滴灌’、‘我讲你听’向‘你需我讲’的普法模式转变。”
聚焦全民法治意识提升工程
“五点发力”精准普法
法立于上,教弘于下。近年来,汕头各地普法工作在创新手段、探索模式、讲求方法上下功夫、出实招,取得了一定效果。但要更好发挥法治固根本、稳预期、利长远的作用,还需汕头全市上下久久为功,持续筑牢法治宣传教育基层基础。
2025年是“十四五”规划收官之年,也是全民普法四十周年和“八五”普法总结验收年。围绕市委、市政府中心工作,汕头市普法办、市司法局在此次交流会上进一步部署了全年普法工作,提出要聚焦全民法治意识提升工程,统筹公共法律服务资源,“五点发力”精准普法,全面拓展“点单式”普法新成效。
在未成年人保护工作站,开展学法普法体验式活动成为常态。
会议强调,要着力推动落实“谁执法谁普法”责任制,夯实精准普法法治根基;着力打造“一镇(街)一普法项目”,延伸精准普法覆盖面;着力开展重点人群法治教育,构筑精准普法新高地;着力整合多元法治宣传队伍,提升精准普法针对性实效性;着力扩大普法文化品牌效应,助推精准普法惠及广大群众,特别是要以“潮人潮语说法治”普法品牌为引领,推动法治与潮汕传统文化深度融合,打造“潮”式普法品牌矩阵,把更多法治文化节目送到基层,以老百姓喜闻乐见的形式传播法治,让“潮”式普法广为人知,深入人心。
会议强调,各区(县)要进一步提高政治站位,强化责任担当,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以问题为导向找差距,以提升基层治理能力为目标,充分发挥“点单式”普法模式的精准效能,指导镇(街)结合本地、本区域需求和亟待解决的法治问题等开展针对性法治宣传活动,努力提升普法的针对性、实效性、有效性。
来源:龙湖政法一点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