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三月初一是不一般,不管多忙,记得:1不去,2不吃,3不做

B站影视 电影资讯 2025-03-29 15:24 1

摘要:时光飞逝,岁月如梭。农历二月已经进入尾声,现在已经来到了农历三月了,按照二十四节气来说,也进入清明时节,是暮春的开始。

今日三月初一是不一般,不管多忙,记得:1不去,2不吃,3不做!

时光飞逝,岁月如梭。农历二月已经进入尾声,现在已经来到了农历三月了,按照二十四节气来说,也进入清明时节,是暮春的开始。

今天是农历三月初一,按照传统的说法,三月初一这一天也是一个不一般的日子,因为这一天是十二建除中的“破日”,也是“朔日”,对此还是有一些民俗说法的。

不过和去年相比,今日三月初一是一个不一般,所以不管多忙,也要记得:1不去,2不吃,3不做,那么三月初一有啥说法呢?

今日三月初一是“不一般”。

①三月初一是十二建除中的“破日”。

“破日”,是十二建除中的一个日子,当然十二建除共有十二个日子,分别是:

建、除、满、平、定、执、破、危、成、收、开、闭。

而这十二个日子,在农民历上有值星栏,即以此十二字为序,并周而复始。

不过这十二建除是根据干支纪年而来的,也就是六十甲子,当然六十甲子是由十天干和十二地支组成,分别是:

十天干是:“甲、乙、丙、丁、戊、己、庚、辛、壬、癸”。

十二地支是:“子、丑、寅、卯、辰、巳、午、未、申、酉、戌”。

按照民俗的说法,十二建除中的“破日”,是“黑道凶日”之一,有口诀是这样的:

“建满平收黑,除危定执黄,成开皆可用,破闭不可当”。

意思是说,破日和闭日属于“大黑道日”,因此三月初一这一天,也是属于“第一凶”。当然这不过是传统的的说法,自然没有科学道理的,因此在三月初一这一天,我们也不要太介意。

②今日三月初一晴天,对于庄稼来说也是一个不太好的日子

在三月初一这一天,我们北方地区还是一个大晴天的,但是根据老祖宗留下来的说法,三月初一晴天,也是属于“第二凶”。因为有俗语是这样说的:“最怕三月初一晴”,具体我们看一下俗语:

第一,“三月初一晴,春季旱不停”。

这句俗语的意思是说,如果三月初一这一天是晴天的话,那么根据老祖宗留下来的说法,这会导致整个春季干旱不停,

当然这句俗语,也是强调了三月初一的天气对春季降水的影响,而今天是一个大晴天,所以这也是不太好的日子。

第二,“三月初一晴,犁耙搁起亭”。

这句谚语的意思是说,如果在农历三月初一这一天是晴天的话,那么根据老祖宗留下来的说法,这也预示着接下来的天气会比较干燥,雨水稀少,当然这对于农业生产来说是一个坏的消息。

第三,“三月初一阴,庄稼收成稳”。

这句谚语的意思是说,如果三月初一这一天是阴天或者下雨的话,那么根据老祖宗留下来的说法,这也预示着到了夏收或者秋收的时候,庄稼的收成也是非常好的,这也说明了农作物的生长是非常好的。

所以通过上述的农村谚语,在三月初一这一天是一个大晴天,但是这也是一个“凶日”。

1不去:

三月初一不去杀生。

为啥会有这样的说法呢?其实唐朝诗人白居易有这样一首诗:

劝君莫食三月鲫,万千鱼仔在腹中。

劝君莫打三春鸟,子在巢中待母归。

意思是说,劝你不要在三月的时候吃鲫鱼,因为这个时候的鲫鱼正怀着鱼籽。劝你不要在春天的时候打鸟,因为这个时候的小鸟正在巢中等待母亲的归来。

而进入农历三月以后,也正是小动物们繁殖后代的时节,所以这个时候如果杀生的话,那么对于小动物来说也是不友好的。毕竟老话说的好“做人留一线,日后好相见”,如果一些事情做的太过,也是不利于生态平衡的。

2不吃:

不吃太酸的食物:

按照传统的说法,春天属木,也是五味中的酸,所以三月初一这一天也是不能吃太酸的食物,这是因为:

古书《本草纲目》里明确提到:

“春宜少酸增甘以养脾”。

意思是说,进入春天以后,特别是农历三月初一这一天,因为肝气旺盛,如果吃太多酸味食物,虽然能收敛肝气,但是也会能让肝气过旺,从而克制脾土,导致脾胃不适。

而古人有言:“春宜养肝,少酸增甘”。所以按照传统的的说法,在三月初一的时候,也是要少吃酸,多吃一些甜的食物,比如南瓜、花生等,这样可以保持身体健康平衡。

不吃寒凉的东西:

按照季节的特点,进入农历三月初一以后,也是万物生发的季节,所以在饮食上,也要顺应自然界的规律,此时少吃寒凉的东西,这样有助于促进阳气的生发。

因为古书《黄帝内经》这样记载的:

“三月虽至,然乍暖还寒,气温多变,寒潮犹存。此时饮食当慎,尤忌寒凉之物,如生鱼、螃蟹、苦瓜等,恐损脾胃,致寒邪侵体,诱发不适。”

所以来说,按照黄帝内经的说法,在进入农历三月以后,特别是从三月初一开始,在饮食上也要讲究“温而不过,补而不滞”,这样既避免寒凉之物遏制阳气升发,又要防止燥热之品过早消耗阴液。

3不做:

不熬夜。

老话说“春困秋乏”,其实进入春天以后,随着阳气的越来越上升,白天越来越长,黑夜越来越短,多少人熬夜的时间也就增多了。但是按照传统的的说法,从三月初一这一天开始,还是要做到不熬夜为好,这是因为:

从夜晚23点,到凌晨3点是肝经当令之时,老话说“人卧则血归肝”,此时在这个时间段进入睡眠状态,也是有利于肝脏的休养和气血的回流的,正是养肝的时刻。

如果此时熬夜的话,特别是23点以后不睡觉,那么这会打破阴阳的平衡,并导致肝火旺盛的情况发生,甚至会影响第二天的精神状态。所以为了自己的身体,还是不熬夜为好。

不脱厚衣服。

很多年轻人认为,进入农历三月以后,天气就变得暖和了,所以他们从三月初一开始,就脱厚衣服了,其实这并不是一个好的事情。这是因为:

老话说的好:“春捂秋冻,不生杂病”,意思是说,进入春天以后要多捂着,进入秋天以后要少添厚衣服,这不仅仅是流传已久的养生智慧,也是有利于身体免疫力恢复的。

因为进入农历三月以后。气温虽有回升,但昼夜温差较大,时不时还会有“倒春寒”发生,一旦过早地脱掉冬衣的话,一旦气温骤降,这样对于身体来说也是很难适应的,尤其是老人、儿童更是如此。

不吵架:

按照老祖宗留下来的说法,进入春天以后也是肝火旺的时候。其中《黄帝内经》这样记载:

“春气通肝……”

意思是说,进入春天,特别是农历三月的时候,因为肝气旺盛,情绪容易波动。所以如果在三月初一这一天吵架的话,不仅不利于家庭的和谐,也会导致自己生气,不利于家庭和身体的。

写在最后:

通过上述来说,今日三月初一不一般,也是这一个传统的“凶日”,因此按照传统的说法,不管多忙,也要记得:1不去,2不吃,3不做,平安过春天。

来源:梨乡宁陵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