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央媒出声,其实就是在提醒这个行业要警觉。明星不只是个赚钱的工具,更得担负起传播文化的责任。没有文化底蕴的明星,怎么能把好文化传出去呢?至于那些“文盲”明星,到底都闹了些什么令人哭笑不得的荒唐事?
文中整个资料全部来自靠谱媒体。
不知道大家有没有注意到,文盲的情况还是挺普遍的,而在国内娱乐圈里,这个比例也算是挺高的,差不多一半都是如此。
央视网在两年前就曾发表过一篇文章,题目叫《绝望的“文盲”,能演好戏吗?》,直言不讳地批评了娱乐圈里那些“字都认不了”的明星们。
一些明星拿着比普通人高出几十倍的片酬,竟然连最基础的汉字都搞不清楚,这还能在荧幕前装大嘴巴?他们到底是凭什么在这个圈子里混得风生水起的呢?
央媒出声,其实就是在提醒这个行业要警觉。明星不只是个赚钱的工具,更得担负起传播文化的责任。没有文化底蕴的明星,怎么能把好文化传出去呢?至于那些“文盲”明星,到底都闹了些什么令人哭笑不得的荒唐事?
赵露思:建党建国傻傻分不清
赵露思这个姑娘啊,长得挺甜的,笑起来就像邻家的小妹一样。因为《凤求凰》《传闻中的陈芊芊》这些剧,她也算红了一阵。但这“糖”吃着吃着就变味了,一开口就露出脑袋不太灵光的样子。
她演了部叫《胡同》的剧,背景设在建国初期,大概是1950年前后。有次宣传的时候,记者问她扮演的啥角色,她也是转了半天眼珠子,才蹦出一句:“就是一个女孩在党成立时的一些改变。”
得说啊,建国和建党差了足足快三十年呢,这点常识都搞不清楚,还唱什么历史剧?
更夸张的是,她当法中环境月大使的时候,竟然说中法建交40周年,实际上可是60周年。这种国际场合犯这种错误,真是把脸丢到国外去了,主持人当场都愣住了,只能尴尬地帮她纠正一下。
她在一档综艺节目里还说,自己一直以为拐杖是老人家用来“装饰”和“显示威严”的东西,拐杖到底是做啥用的,幼儿园的小朋友都知道,就是帮走路不方便的人走路用的。这都能把事儿说错,真的是让人对“文盲”这个词刮目相看了。
说实在话,赵露思这事儿不能全怪她一个人,现在的娱乐圈氛围太浮躁啦,很多年轻演员都是快餐式的培养出来的,没经过系统熏陶就被推到台前。资本那边只看重她们的长相和流量,根本不在乎她们有没有点基本素养。
作为公众人物,确实得有点自觉。拿着这么高的片酬,又有这么多粉丝,影响力这么大,难道不该多学点东西吗?别光靠一张脸混饭吃,脑袋里得充实点,有点料。
王一博:到此一游写不对
除了赵露思之外,王一博这小伙子也被央煤提到过。之前在《天天向上》上那副高冷模样,挺招小姑娘喜欢的。接着《陈情令》一播,他就彻底火起来了。后来还跟黄渤、梁朝伟这些大牌合作拍了电影《热烈》《无名》,看起来前途挺光明的。
谁能想到,这位“顶流”竟然连“到此一游”这几个字都写不准确,在某次活动上,他写“游”字时,把“三点水”加上个“放”字,结果变成了那种小学生都会写的错字,真是让人觉得挺意外的。
更搞笑的是,他连自己名字里的“博”字都不会写,曾经还出现过一次,他打算写“塞翁失马”里的“塞”,结果又写错了。旁边的人想提醒他,可他浑然不觉,还一脸自信地拿出来给镜头看,这个文化水平,真让人担心啊。
王一博的“文盲”表现可真是一点不止,大字都不认识那种。在《无名》路演的时候,有个观众问他对角色的理解,他竟然支支吾吾一句话都说不出来,搞得现场都有人摸不着头脑。想想啊,演了那么长时间的戏,连自己演的角色到底是啥都说不清楚,这是不是说明他根本没有认真琢磨过角色呀?
王一博这个状态,跟他从小在韩国做练习生有点关系吧,可能学的时间不太多,文化课也跟不上。可这也不能说是借口,要是真连最基本的汉字都写错了,那传递给粉丝的又是什么样的价值观呢?
吴京:暧昧读成暖味
吴京的《战狼》系列,确实拍得挺有看头,他那种硬汉气质也让人印象深刻,可惜在文化这个方面,还差点意思。
有次在节目里,他把“暧昧”念成了“暖味”,而且还一脸自信,完全没发现自己错了。连这么常用的词都能读错,还真让人觉得挺惊讶的。
他在采访时那些小动作,又浮又夸,一点都不像个老演员该有的沉稳。有不少人说,他从小在什刹海体校学武术,没怎么认认真真读过书,但这也不能算借口。
吴京如今已是导演兼明星,名气杠杠的。有些人觉得他那些炫耀、说教还有装腔作势的言论,水平嘛,说不上高。这会儿,他还总喜欢在公众面前讲些“大道理”,反倒让人觉得挺尴尬的。
吴京要是能多花点时间提升自己的文化素养就好了,说实话,演员不仅仅靠身体去演,更重要的是内心和思想的表现。没有一定的文化底蕴,演出来的角色总感觉少点什么,少点那份深度。
杨洋:奇数控认不清
杨洋这人吧,真的长得挺帅的,当年那张军艺校草的照片,简直把不少姑娘的心给偷走了。而且,《微微一笑很倾城》一播出,他也变成了许多女生心里的白月光。
可惜好事没持久,现如今杨洋差不多被圈里给淡忘了。从《我的人间烟火》里的“油王”,到现在的“去油成功”,看起来像是有点变化,其实他的演技还是那个样子,没啥新意,基本上就是照着套路走,要么凹个造型,要么套个公式。
最逗的是,他在节目上自我介绍说自己是个“奇数控”,结果一举例就说喜欢10、30、50这些数字,可这些不是偶数嘛?搞得像小学数学没学好似的,举这些例子难道真是忘了“奇数”和“偶数”的区别了吗?
有次,他把“驾驭”念成了“驾权”,何老师当场一愣,只得不好意思地纠正他:“好,驾驭不了。”杨洋听完之后,尬得都不知道该怎么收场才好。
更让人觉得离谱的是在央视五四晚会上,别人一让他推荐一本书,他竟然推了自己的写真集。五四青年节这个多么庄重的场合,别的明星都在推四大名著或者东野圭吾的作品,杨洋倒好,直接秀起了自己的人气,搞起了自我宣传。
白鹿:小母狗形容女主
白鹿这姑娘啊,原本是从网红转变过来的,说到底,她的演技一直被人指指点点,学历和知识储备也经常受到质疑,不过长得确实漂亮,因而还是有不少人挺她、捧场的。
有次采访时,她被问到剧中人物之间的关系,她一开始还说是“女霸总和小奶狗”的故事,结果一转脸又说成“男霸总和小母狗”。这话一出口,现场气氛一下子僵了,主持人都不知道该怎么继续接话了。
其实,“小母狗”这个词用来形容女性角色,确实挺不妥的。不是说只关心文化水平,更重要的是尊重人。用这种词在公开场合谈论女性,不但有失礼,还会让人觉得对女性的尊重缺失,简直是对女性形象的一种贬低。
这些年娱乐圈的门槛变得越来越低,什么人都能成为明星,只要长得漂亮就可以,但问题也挺明显的。有些人拿着普通人一辈子都难以赚到的钱,却连最起码的文化修养都不具备,这不搞笑吗?
希望整个行业能设立更高的门槛和标准,不单看颜值和流量,更重视实力和素养,只有这样,我们的影视作品才能真正有深度,才能传递正确的价值观。
“德艺双馨”这四个字,可不能就停留在嘴上空谈,而应该变成每个演员努力追求的目标。毕竟,只有具备真正文化底蕴和修养的演员,才能打造出精彩的作品,才能给观众带来真正的精神满足。
来源:宠咖阁swf