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阅读此文前,诚邀您点击一下“关注”按钮,方便以后持续为您推送此类文章,同时也便于您进行讨论与分享,您的支持是我们坚持创作的动力~
“只要我活着,中国就造不出原子弹!”
不管肯尼迪有没有说过这句话,在中国造出原子弹的时候,这位意气风发的美国总统确实无了。
在暗杀盛行的20世纪,做着最危险工作的肯尼迪,还是选择乘坐敞篷车,结果堵上了自己的生命。
不仅如此,在他死后的几十年里,肯尼迪家族成员接连死于非命,让人不禁发出疑问:肯尼迪究竟动了谁的蛋糕?
树敌无数
1961年1月,年仅43岁的肯尼迪成为了继罗斯福之后美国历史上又一位年轻总统,当时全美上下都对这位充满理想主义的新总统寄予厚望,希望其带领战后的美国再次伟大。
然而,这位年轻气盛,富有才华的总统却不明白“众矢之的”的道理,才刚刚上台执政,就不顾全局,开始了大刀阔斧的政策调整。
(肯尼迪夫妇)
这样的激进改革如同一把利剑,刺入了美国国内多个强大利益集团的核心,以至于为肯尼迪招来了杀身之祸。
在肯尼迪的政策推动下,首当其冲的就是军工复合体。
当时正值冷战时期,美国正在与苏联进行军备竞赛,美国军工企业因此能稳定赚取巨额利润。
但肯尼迪却动了他们的蛋糕,主张与苏联缓和关系。
在1962年的古巴导弹危机后,肯尼迪推动了《部分核试验禁试条约》,试图限制核军备竞赛。
这虽然让军工复合体生气但不至于铤而走险。
让军工复合体最无法忍耐的是,肯尼迪计划从越南撤军。
历史学家加尔斯顿的档案披露,肯尼迪在1963年10月签署了国家安全行动备忘录第263号。
计划在1965年前从越南撤出大部分美军。这无疑让军工企业如坐针毡,以洛克希德公司为例,这家军工巨头在冷战期间,靠生产军用飞机来赚取巨额利润,撤军计划直接威胁到订单。
而根据美国的历史记录,洛克希德高管曾在1963年多次游说国会,试图阻止肯尼迪停战,但未能成功。
肯尼迪遇刺后,继任的林登约翰逊迅速扩大越战规模,一时之间,洛克希德公司股价飙升,足以见得肯尼迪政策对军工复合体的杀伤力。
其次,中央情报局(CIA)也看肯尼迪很不爽。
自1961年美国在古巴发动的猪湾入侵失败后,肯尼迪对CIA的不满达到了极点,他认为CIA不仅能力差劲,还过于独立不听指挥。
私底下,肯尼迪甚至因此情绪失控,对人表示:“要把中央情报局撕成碎片,扔进风里”。
而根据最新特朗普抛出的解密档案,CIA其实持有大量和肯尼迪遇刺相关的记录,包括对疑似凶手的奥斯瓦尔德的跟踪,和古巴相关行动的情报,暗示CIA可能对肯尼迪的不满早已聚集。
甚至不排除CIA在刺杀事件里扮演了某种不光彩的角色。这直接说明,肯尼迪试图削减CIA权力的行动,威胁了CIA的根本利益。
那CIA作为“干脏活”的专业机构,在刺杀事件里帮忙打下辅助,实在再轻松不过。
(肯尼迪被刺)
然而,相比CIA和军工复合体,美联储和华尔街巨头对肯尼迪的恨意才是最大的。
这是因为胸怀壮志的肯尼迪一上来就试图发布行政命令来减少美联储的权力。
要知道,1913年成立的美联储,作为美国金融体系的核心,一直享有掌管美国乃至全世界货币政策和利率的垄断地位。
当他们眼里的傀儡——总统肯尼迪表露出自己“想授权财政部直接发行美国票据”,试图架空美联储的想法之时,美国金融集团就将他视为“眼中钉”,恨不得杀之而后快。
而肯尼迪在1963年6月直接绕开美联储,让财政部发行43亿美元“美国票据”的举动,也让两者关系再也无法缓和。
美国金融历史学家吉布森在自己的著作《刺杀肯尼迪的幕后》中权威证实,美联储和华尔街银行家对肯尼迪极为不满,他们担心肯尼迪的货币政策会削弱他们的权力。
而有趣的是,在肯尼迪于遇刺后,这些票据就被迅速收回,美联储的垄断地位得以巩固。
这些种种情况,无不揭露了肯尼迪的死亡原因并非单纯的个人报复,而是利益之间的纠葛。
尤其再他死后,其家族成员也接连死于非命,就更加说明问题。
而官方态度也能证实这一点。
家族遭灾
肯尼迪遇刺后,官方迅速将罪责归于“独狼”奥斯瓦尔德,沃伦委员会的报告也认定是奥斯瓦尔德单独发起的刺杀报复行动。
然而,最新解密的肯尼迪档案却明明白白显示,奥斯瓦尔德在苏联期间曾于克格勃接触,其档案由克格勃高级官员亲自开设,但克格勃却公开声明“对奥斯瓦尔德没有兴趣”。
这就与沃伦委员会得出的“奥斯瓦尔德是独狼刺客”的说法十分矛盾,而结合奥斯瓦尔德日记里的间谍活动痕迹推测,奥斯瓦尔德极有可能是被多方势力利用了。
(奥斯瓦尔德)
凑巧的是,在肯尼迪遇刺不到48小时后,奥斯瓦尔德在警方重重看守下被“刺杀”,让人不得不怀疑,这就是哪些利益集团为了保密而进行的灭口行为。
与此同时,肯尼迪家族的悲剧也开始上演。1968年,肯尼迪弟弟——罗伯特·肯尼迪在竞选总统期间遇刺身亡。
他继承了哥哥的政治理念,希望当选总统后可以尽快结束越战。于是,在洛杉矶大使酒店发表自己的政治演讲后,罗伯特·肯尼迪被枪杀。
其凶手动机至今存在疑惑,但最有可能的一种猜测是,那不过是被操控的“替罪羊”,背后也涉及到了CIA的报复。
另一场肯尼迪家族的悲剧发生在,肯尼迪儿子约翰·肯尼迪二世身上。
他驾驶的小型飞机直接坠入大西洋,机上三人全部遇难。
官方结论是飞行员失误,但美国有不少人指出约翰二世当时正在计划竞选参议员,他的死不禁让许多人猜测是否有人不希望肯尼迪家族重返政治舞台。
刺杀后的掩盖,家族的接连噩耗,仿佛是一场编剧撰写的复仇大戏。
肯尼迪得罪的利益集团好像并没有因为他的死而罢手,这些幕后黑手的阴影继续笼罩着整个家族.......
但也有人认为家族成员接连死于非命,与肯尼迪家族的染色体有关。
深层原因
以色列遗传学家埃伯斯坦提出,肯尼迪家族携带一种特殊的染色体基因,让整个家族具有超出常人的冒险倾向,这似乎也是一种“肯尼迪诅咒”的科学解释。
尽管这种观点没有得到学术界的普遍认同,但在现实里,肯尼迪家族成员确实有冒险的特质。
这个家族的基因似乎被注入了不甘于平庸的血液,家族成员尤其热衷于挑战极限。
肯尼迪总统本人在二战期间就曾驾驶死亡率极高的鱼雷艇和日军作战,展现出了无畏的勇气。
爱德华·肯尼迪十分热爱驾驶快艇和滑雪,多次因为冒险行为而受伤。
就像一句俗话讲的那样:“常在河边走,那有不湿鞋”?这种冒险基因增加了家族成员发生意外的概率。
肯尼迪的姐姐凯瑟琳就是一个最好的例子。
1948年,凯瑟琳不顾家人反对,与未婚夫乘坐一架小型飞机前往法国度假时,因遭遇暴风雪导致飞机坠毁,两人惨死。
但这种说法没有依据,更多美国人还是认为肯尼迪家族得罪了利益集团所以只要有家族成员想参政,就直接死于非命。
前面提到的罗伯特·肯尼迪的遇刺就是最好的证明,当他继承兄长遗志,试图参加总统竞选时挑战这些集团的利益时,最终却付出了自己生命的代价。
并且,根据《华盛顿邮报》的报道,约翰·肯尼迪二世的死极有可能与金融集团相关。
因为他试图在杂志《乔治》里揭露自己父亲肯尼迪总统遇刺的真相,而这些真相可能涉及到美联储。
综上所述,那有什么超自然力量,神神鬼鬼的“家族诅咒”?
肯尼迪家族成员的接连死亡,不过是冒险的家族基因和你死我活的权力斗争交织的产物罢了。
不禁让人感慨,权力的斗争如同一场没有硝烟的战场,挑战规则的人往往要付出惨痛的代价。想要搞改革,就要有随时被人杀死的坚定觉悟,这是亘古不变的政治规则......
本期参考文献:
来源:猫爷的渔场一点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