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象速递】超级月亮邂逅魔鬼之角日食奇观

B站影视 日本电影 2025-03-29 16:27 1

摘要:北京时间3月29日,天穹将上演一场罕见的“三重奏”:月球将运行至本年度最近的近地点(358,128公里),恰逢新月阶段形成“超级新月”。更令人惊叹的是,这场天文奇观将与日偏食将同步上演,在北半球天空绘就“魔鬼之角”的震撼画面。

周一 · 知古通今 | 周二 · 牧夫专栏

周三 · 太空探索 |周四 · 观测指南

周五 · 深空探测 |周六 · 茶余星话 | 周日 · 视频天象

编译:Hygee

校对:黄诗欣

美编:刘斯媛

后台:朱宸宇

原文链接:

2017年8月21日威斯康星州观测到的日偏食天象。

(图源:Matt Anderson Photography/Getty Images)

北京时间3月29日,天穹将上演一场罕见的“三重奏”:月球将运行至本年度最近的近地点(358,128公里),恰逢新月阶段形成“超级新月”。更令人惊叹的是,这场天文奇观将与日偏食将同步上演,在北半球天空绘就“魔鬼之角”的震撼画面。

超级月亮以其夜空中异常明亮的圆盘状外观而闻名,为天文摄影提供了绝佳机会。

但关键之处在于:3月29日的超级月亮正值新月阶段,此时月球的夜半球完全朝向地球。它将完全隐没在黑暗中,仅在地面人工光源影响较小的区域才能勉强观测到暗弱的身影。

通常新月超级月亮不会成为新闻焦点,但本次3月29日的天象尤为特殊。同日北半球将发生日偏食,月球运行至太阳前方,部分遮挡日轮。

超级月亮本质上是地月距离变化的常见现象。地月平均距离为384,400公里,但月球绕地轨道并非正圆而是椭圆,因此会产生近地点(最近点)和远地点(最远点)。

近地点平均距离为363,396公里,远地点平均距离为405,504公里。每年会出现12-13次月球近地点,但并非每次都能形成超级月亮。尽管“超级月亮”没有精确的天文学定义,但该术语通常特指近地点时刻发生的满月或新月。

满月超级月亮备受关注确有其道理。虽然新月超级月亮出现更频繁——2025年将出现5次新月超级月亮,而满月超级月亮仅有3次——但由于新月阶段月球暗面朝向地球,我们最多只能在夜空中看到模糊的轮廓(甚至完全不可见)。

然而今年3月29日将出现特殊的日间天象。实际上当天将发生三个天文事件(时间并不完全重合):

新月峰值时刻:3月29日10:58(UTC)

近地点峰值时刻:3月30日05:26(UTC),此时地月距离358,128公里

日食最大食分时刻:3月29日10:47:18(UTC)

月影将自非洲西北部启程,掠过美国东北部、加拿大东部、格陵兰岛,最终在欧洲和俄罗斯部分区域投下“天狗食日”的奇幻阴影。不在可见区域的天文爱好者可通过格林威治皇家博物馆的实时直播,见证太阳被蚀成“魔鬼之角”的壮丽景象。

2025年剩余的新月超级月亮将发生在4月27日、5月27日和6月25日。尽管这些日期没有日食相伴,但9月21日将有一次新西兰和南极洲可见的日偏食。

满月超级月亮则要等到10月7日(超级月亮“丰收月”,距离361,458公里)。2025年最近的超级月亮是11月5日的超级月亮“河狸月”(356,980公里),12月4日的超级月亮“寒月”将以357,219公里的距离收官。若想观赏这些“宛如悬浮在银河蛛网中的璀璨明珠”的天体盛景,请务必记住这些日期。

最后,我们或许已回答了那个古老疑问:若超级月亮无人得见,它是否仍具“超级”特质?也许万物皆有其不为人知的超凡时刻——正如这次通过日食显影的暗月,以独特方式证明着自己的存在。

蓝色带状血月

图片来源 NASA

谢谢阅读

来源:牧夫天文一点号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