继围剿中国手机厂商后,诺基亚“专利大棒”再度挥向中国车企!

B站影视 港台电影 2025-09-05 11:15 1

摘要:这场诉讼被视作诺基亚对中国车企的“专利围猎”,而其手法与2021年针对OPPO、vivo的诉讼如出一辙——通过核心通信专利施压,迫使企业接受高额许可费或面临禁售。历史会重演吗?中国车企如何破局?

2025年8月6日,欧洲统一专利法院(UPC)曼海姆分庭更新了一则重磅信息:诺基亚起诉吉利集团及其关联品牌侵犯蜂窝通信专利。

被告席上,极氪、领克、路特斯以及 Smart 赫然在列,多达 32 家分公司被卷入这场横跨德国、法国、意大利等欧洲 18 个主要市场的纷争之中。

这场诉讼被视作诺基亚对中国车企的“专利围猎”,而其手法与2021年针对OPPO、vivo的诉讼如出一辙——通过核心通信专利施压,迫使企业接受高额许可费或面临禁售。历史会重演吗?中国车企如何破局?

诺基亚的“专利剧本”:从手机延续到汽车

诺基亚此次起诉吉利的4项专利(EP3799333、EP4090075、EP3832976、EP3566488)均为4G/5G标准必要专利(SEP),涉及4G/5G前导序列分配、5G波束切换、5G无线承载切换等关键技术。这意味着只要车辆搭载4G/5G联网功能,几乎无法绕开。

值得注意的是,这些专利正是当年击败OPPO、vivo的“杀手锏”——2023年,诺基亚凭借同类专利在德国法院胜诉,拿到禁售令,导致vivo、OPPO被迫暂停在德销售。

此次,诺基亚起诉吉利集团委托了德国顶尖专利律所Arnold Ruess,正是当年击败OPPO、vivo的原班人马。

显然,诺基亚企图以同样的剧本攻克中国车企——通过UPC发起诉讼,一次性在18个欧盟成员国申请禁售令,极大降低维权成本的同时,逼迫吉利加入专利许可平台Avanci,接受每车49美元(4G约20美元+5G约29美元)的高额打包费率。

以吉利2024年出口量41.45万辆计算,仅专利费一年成本就超2000万美元;若将其全球出口网络涵盖在内,总费用可能突破亿元人民币大关。这一高昂费用让车企叫苦不迭,有供应链人士直言:“一个车载通信模块(TCU)成本不到100美元,专利费就占20%以上。

这种“整车抽成”模式早在2019年就引发戴姆勒和大陆集团的集体抗议——最终奔驰没办法,以每车15美元与诺基亚和解,并加入了Avanci。


OPPO/vivo的前车之鉴


2021年,诺基亚以OPPO未续签5G专利许可协议为由,在全球12个国家发起超百起诉讼,EP2981103等SEP专利成为双方争议焦点。2022年,德国曼海姆法院裁定OPPO侵权并颁发销售禁令,导致OPPO退出德国市场。

随后,OPPO通过中国法院反制,2023年12月,重庆市第一中级人民法院作出全球首个 5G 专利FRAND费率判决,法院明确手机行业5G标准累积费率为4.341%-5.273%,确定诺基亚2G-5G专利包在中国大陆地区的许可费为0.707美元/台(5G多模手机),远低于诺基亚主张的3欧元/台。

2024年1月,双方达成全球交叉许可协议,涵盖所有蜂窝通信技术专利。

而vivo在2022年也遭到诺基亚在多地起诉,2023年德国曼海姆法院判定vivo侵犯诺基亚4G专利,vivo产品在德销售受阻。此后,2024年2月,双方达成全球协议,vivo接受重庆法院确定的FRAND费率框架。


中国车企出海的“破局之路”


诺基亚在手机与汽车领域的专利诉讼,本质上是通信技术霸权的延伸,同时,诺基亚的“专利狩猎”揭示了一个残酷现实:全球化竞争中,技术话语权即商业主权。

中国车企出海短期内,或许可以通过当地联盟反诉或利用司法战场优势反诉等,质疑其FRAND合规性,并通过谈判获取最优和解方案。长期,还需要补足专利技术短板,重视创新与研发保护工作。唯有将专利防御与创新进攻结合,才能避免被动,打破专利垄断,真正驶向深海。

更多知识产权问题,可联系高沃律师为您定制解决方案。

来源 | 北京高沃知识产权(ID: gaowoip-com)

编辑 | 北京高沃知识产权(ID: gaowoip-com)

声明 | 部分图文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侵删

来源:高沃知识产权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