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国直呼美国是“马桶”!沙利文也忍无可忍:之前4年美国都白干了

B站影视 港台电影 2025-09-05 11:07 1

摘要:今年7月底,美国总统特朗普签了个命令,要对从印度进口的商品加25%的关税。到了8月,他又加了一次,说因为印度买俄罗斯石油,再加25%。两次加起来,印度出口到美国的商品关税直接涨到50%。这个力度非常大,是特朗普对亚洲国家下手最重的关税。


根据环球网报道,今年7月底,美国总统特朗普签了个命令,要对从印度进口的商品加25%的关税。到了8月,他又加了一次,说因为印度买俄罗斯石油,再加25%。两次加起来,印度出口到美国的商品关税直接涨到50%。这个力度非常大,是特朗普对亚洲国家下手最重的关税。

印度钢铁、纺织、珠宝、机械、铜这些行业,受到的影响特别大。有分析说,印度超过55%的对美出口可能减少一半,甚至完全卖不出去,很多企业压力很大。莫迪政府不但没服软,反手就把美国告到了WTO,硬刚到底。更绝的是,不只是印度,连美国的传统盟友、前高官都快被自家政策逼疯了,直言美国成了“马桶”、全球最不靠谱的国家。

面对美国的关税压力,印度没有认输,而是从多个方面采取措施。一方面在WTO和美国争论,争取国际支持;另一方面在国内调整政策,减轻对企业的影响。

比如,印度政府计划降低部分商品的消费税,包括小型汽车、电视、家电、日用品等。这样做会让政府一年少收入4800亿卢比(约400多亿元人民币),但能帮助消费市场恢复,增强中小企业信心。

莫迪政府提出“自力更生”的口号,通过减税、简化审批、提供补贴等措施,减轻美国关税的影响。虽然说要保护农民和渔民利益,不轻易让步,但每一步都针对问题解决,既稳定国内经济,又争取国际话语权。

再看美国这边,情况不太好。特朗普在自己的社交平台发文,说美印贸易是“完全一边倒的灾难”,还抱怨印度对美国商品收的关税太高,甚至说“现在就算印度愿意零关税,也晚了”。但这些话在美国国内也不受欢迎。

更严厉的批评来自拜登政府时期的前国家安全顾问沙利文。他在一个播客节目里说,特朗普的做法把美国过去几年在亚洲的努力全毁了,不仅没拉拢印度,反而把印度推到中国那边,等于“努力白费”。

沙利文还说,现在有些国家私下把美国比作“马桶”,意思是不靠谱、让人失望。他认为美国在全球的信誉已经变得很差,很多国家的领导人都觉得美国是最不稳定的因素。

沙利文的话不是乱说的。他说,过去四年美国花了很大力气拉拢欧洲和亚洲的盟友,想减少对中国的依赖,结果盟友却说“现在最该防的是美国”。民调显示,很多国家对中国的好感超过美国,美国的国际形象在一些地方变得很差,就像“马桶”一样让人嫌弃。

最明显的例子是印度。美国两党过去想拉印度一起对抗中国,但特朗普加税后,印度很生气。莫迪四次不接特朗普的电话,转而访问北京、东京,参加上合峰会,和其他国家加强合作,不再只依赖美国。

不只是印度,其他国家也发现美国变化太快,政策说改就改,合作说停就停,非常不可靠。欧洲盟友虽然还和美国合作,但私下在找其他选择。美国对印度加税的事情,让其他国家明白,只要美国觉得你不听话,就可能随时制裁。

这种单边主义做法,让很多国家选择减少对美国依赖,转向中国和多边合作平台。印度的应对方式给其他国家做了榜样:面对压力,可以利用国际规则,同时改革国内政策,寻找更多合作伙伴,这样才能不被别人控制。

莫迪政府的做法,短期看是被美国打压了,但长期看是印度在经济和外交上更独立的体现。战略自主已经成为国际局势中的重要能力,哪个国家不重视,就可能落后。

说到底,美国想用高关税让印度配合自己对抗中国,结果却让盟友更远离自己,还让自己成了别人眼中的“马桶”。沙利文的批评,说明美国很多官员对现在的政策很失望。

这次贸易争端只是开始。如果美国继续用单边施压的方式对待其他国家,新兴经济体只会更团结,更不接受美国的做法。到那时,美国可能真的变成没人愿意合作的国家。

来源:军武亮剑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