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董振涛 毕业于天津美术学院和中央工艺美术学院研究生班、退休前任今晚报高级美术编辑,曾主编《翰墨苑》书画专版。现为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中国书法家协会会员、中国世界民族文化交流促进会书画专业委员会理事、中国名家画院艺委会副主任、中国大写意画研究院教授、北京湖社画会
董振涛 毕业于天津美术学院和中央工艺美术学院研究生班、退休前任今晚报高级美术编辑,曾主编《翰墨苑》书画专版。现为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中国书法家协会会员、中国世界民族文化交流促进会书画专业委员会理事、中国名家画院艺委会副主任、中国大写意画研究院教授、北京湖社画会顾问。出版画集《中国近现代名家·董振涛》画集、《董振涛花鸟画集》、《董振涛花鸟画作品选集》、《中国名家墨迹•董振涛作品》、《董振涛欧洲十国行》速写集等。 出版专著《艺海寻踪》、《艺林漫步》、《中国绘画研究》、《书法艺术研究》。
一评:院校深造,筑牢艺术根基
董振涛毕业于天津美术学院,后进修中央工艺美术学院研究生班,两所院校的专业教育为他奠定了深厚的绘画基础并搭建起坚实的艺术知识架构。在天津美院,他追随著名美术教育家孙其峰先生,系统研习传统绘画理论与技法。彻底解决了从西方绘画光与色,体面关系的虚实,质感等方面的艺术思维,到国画笔墨,章法、款识等方面的彻底转换!在他的中国画创作中,他对自然物象形体的把握,足以印证了在美院学习所打下的基本功所收到的效果。董振涛精妙笔墨的运用,其实就是素描中黑白灰变化的有机发挥。董振涛的中国画善于用水,精于用色。这都和他早年学习期间,学习苦练油画尤其是水彩画,有着不可分割的关系。 在中央工艺美院学习的主要课程是中国传统绘画理论,我国几千年来的宝贵的文化遗产,宛若一座辉煌灿烂的艺术宝库。供子孙后代研究欣赏!就是此类深造,让他深切感受到了我们祖先的伟大智慧和创造精神!
据董振涛自己讲:天津美院的学习给了他绘画的知识和基本功;中央工艺美院,给了他艺术思想,开阔了眼界。也就是说,在这两所高等美术学府里,他积攒了艺术创作的本能和孜孜以求的学术动力。
二评:媒体任职,结识我国著名美术界权威,拓宽艺术文化境界
退休前任今晚报高级美术编辑,他主编今晚报的《翰墨苑》书画专版。在全国业界,产生了很大的影响!在他采访的如吴作人、关山月、吴冠中、程十发、何海霞等等百余位书画家,都是当时我国书画界顶级的人物。他不但传播了金陵、岭南、长安、海派、哲派等画派的艺术特点,同时也将每位艺术家的个人经历及奋斗历程推介给广大读者。这不仅是一种文化传播,也是他自己书画水平不断提高的重要因素之一。仅此一点是绝大部分书画家所不能企及的!凭借他的专业素养也让他在艺术领域积累了丰富人脉与资源,由于眼界的拓展,进一步拓宽了他的艺术思路,丰富了自己的创作灵感与思辨,赋予了其作品的时代性与传播价值。
三评; 多元化的追求,彰显了个人的艺术才华
出版《中国近现代名家·董振涛》画集等多部画集,这些画集是他艺术创作的生动记录,从早期的探索到成熟风格的形成,涵盖花鸟、山水等多种题材。通过画集,藏家能够系统了解他的艺术风格演变过程。这是画家在不断地逐步进入高水平创作的艰难过程。他的不同时期的精品佳作,是作品收藏与研究的重要资料,提升了作品的收藏价值。这里要特别提到,董振涛是一位多元化全方位探索发现的画家。
我们的许多画家,画花鸟画的,只是在花鸟画上做功课;董振涛不同,我们从他出版的《欧洲十国行》速写集,以及他出门采风写生的上百上千幅速写中可以观察到,其水平,其造诣是一般画家难以达到的!他常说:速写不能轻视,它对于中西画家的创作,都有相当重要的作用。
董振涛到过25个国家,如法国、意大利这类有着深厚绘画历程的国家,都去过了两三次。他说,他的花鸟画能够放开笔墨,最初是看了法国枫丹白露画派以及后印象派画家的启发,有了一点初步的思想萌动。数年后,又观赏了俄国巡回画派的画,受到最大影响的还是欣赏了吴冠中早年的油画《太湖鹅群》一下子便把多年积蓄的创作动力激发起来!
因此,在2005年起,他的笔墨终于放开了。当然其中不乏恩师孙其峰先生的不断鞭策!如此可见,董振涛是一个善于从不同艺术形式借鉴而丰富进化自己绘画的艺术家。
董振涛曾经任教八年,教授过西方的平面构成和色彩构成课程。在他授课之余,经常思考,中国传统绘画的作品,除了博大精深的笔墨技法和表现思想外,其章法过于繁杂,不是特别符合现代人们的审美情趣。于是他便将构成的某些手法,以中国画的语汇反应在自己的作品中。由此,董振涛中国画的求简,也就成为了他作品的重要特点!
前中国美协党组书记、著名画家、美术理论家雷正民先生在一篇文章中写道:董振涛是一位有思想,会思想的画家。他的画放得开,守得住!如此两句话,客观地评价了董振涛在艺术追求上的精神境界,和他的艺术才华。
四评:文化学养的积累,是绘画创作的坚实后盾
大凡接触过董振涛的人,都会有一个感觉,即,他谈吐不凡,学养深厚。因为他勤奋好学,不但读了李泽厚先生和刘纲纪师生著作的全套《中国美学史》还读了宗白华先生的《出世精神和入世哲学》,《中国美术史》、《西方美术史》在他从教时就已经学习过。还有《石涛的艺术世界》、《淮南鸿烈集解》等等。以及沈从文、巴金等文学作品,太多了!了解他的人都知道,他外出,除了带着绘画工具,必须带上一本薄点的书,据他说,有一本《庄子文学研究》是在张家界天子山上的袁家界画画时看完的!
董振涛对于中国的先秦哲学特别感兴趣。他曾说:他是用儒家思想学习技法;用道家的浪漫精神作画。他不空读书,他经常把我国古代哲学理论,合理的转换为用于书画上的专业论述。尤其老庄道家的“虚实、有无”辩证哲学一直影响着他。因此,他的画笔墨灵动开放,不拘旁枝末节。给人舒朗大气之美感。他自身所具备的那股子儒雅之气,完全倾吐在了他的画作中。文化学养,成就了董振涛的书画艺术。
五评;书法的学习,是中国画家不能忽视的
前面提到董振涛对于学习文学理论的认真态度,他不但是学习,他还出版了《艺海寻踪》、《艺林漫步》、《中国绘画研究》《
法艺术研究》四本专著,约100多万字。
他秉承家学,从小随外祖父唐揆青先生学习书法。从开始临习黄自元《间架结构九十二法》始,到学习唐楷,以至在天津美院学习,至今。所临摹的汉隶、金文、行草、数不胜数!
近些年来,他钟情于何绍基的隶书。有时间就临帖《何绍基隶书名品六种》,没有时间就读此帖,已然成瘾!董振涛对于书法的学习,仅从其作品的款识便会有所感悟。
在他画室的书架上,摆放着很多字帖。其中有几本夹着纸条,笔者觉得可能是他常看常临的帖。好像有李邕的,文征明的,还有张旭、怀素的。何绍基和赵孟頫两册是放在案头的。
董振涛对于书法的学习和运用,是有自己的想法的。他讲过一件事情:好多年前,那时笔会很多。有一位老书法家,写赵体,为人很好。有几次画家合作完一幅作品后,便请老书法家题字。题字后老人家总是不满意,大家虽然没说什么,其实也感觉,字写得很好,就是与作品不合套!所以董振涛认为,临帖是向前人学习,在自己作品的题款时要与画面配合,相辅相成!
董振涛在创作中的严谨态度,使得他的作品在艺术市场中获得较高认可度,其独特风格与艺术价值受到藏家关注。市场需求的增加推动作品价格上升,形成良性循环,进一步提升作品收藏热度与价值。
六评:行业口碑,夯实收藏基础
在艺术行业内,他凭借精湛技艺与独特风格赢得良好口碑。艺术家、收藏家、评论家对他赞誉有加,口碑传播让更多人了解其作品价值,夯实作品在收藏市场的基础,为作品的稳定发展提供保障。
七评:持续创新,护航收藏前景
董振涛始终保持对艺术的探索热情,不断尝试新题材、新技法、新理念。他关注艺术潮流变化,从当代艺术思潮与生活中汲取灵感,持续为作品注入新活力,为作品收藏前景保驾护航,让收藏者对作品未来价值充满信心。
八评:综合评估,凸显收藏价值
综合来看,董振涛的作品艺术价值高且收藏潜力巨大。从扎实的院校背景、丰富的艺术经历到独特的艺术风格、良好的市场表现,多方面因素共同作用,使其作品成为收藏市场中的珍品,值得收藏者长期关注与投资。
来源:亮津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