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个周末都是“超级马拉松日”!马拉松成为文旅竞争的下一条赛道

B站影视 日本电影 2025-03-29 16:09 1

摘要:随着天气逐渐转暖,长跑爱好者的热情也被点燃,进入 3 月以来,几乎每个周末都是 “超级马拉松日”。仅在 3 月份最后一个周末,就将有 2025 石家庄马拉松、上海黄浦半程马拉松、扬州鉴真半程马拉松、成都世遗马拉松、嘉兴马拉松、丽水马拉松等近 20 个城市马拉松

随着天气逐渐转暖,长跑爱好者的热情也被点燃,进入 3 月以来,几乎每个周末都是 “超级马拉松日”。仅在 3 月份最后一个周末,就将有 2025 石家庄马拉松、上海黄浦半程马拉松、扬州鉴真半程马拉松、成都世遗马拉松、嘉兴马拉松、丽水马拉松等近 20 个城市马拉松赛事鸣枪开跑。

△ 2025 武汉马拉松

自 1981 年北京国际马拉松赛举办,由此开启了国内城市马拉松赛事的历史。如今,“北马” 已经从最初的单一赛事逐渐发展成为集体育、文化、旅游等多元素于一体的综合性品牌赛事。

近年来,国内马拉松赛事数量激增,规模也不断扩大。2024 年,国内共举办了 729 场千人及以上规模的全程和半程马拉松赛事,总规模超 690 万人次。这场 “马拉松热” 早已超越单纯的体育赛事,成为撬动城市文旅、消费与产业升级的 “超级引擎”。

以上海黄浦半程马拉松为例,赛道串联外滩、豫园等历史地标,参赛者奔跑间即可领略城市风貌,完赛后还能凭参赛凭证享受景点门票折扣。而成都世遗马拉松将赛道设在青城山——都江堰景区,赛事期间当地民宿入住率接近满员,甚至有跑者提前一周抵达 “边训练边旅游”。从 “体育赛事” 到 “城市名片”,马拉松的价值正被重新定义。

这种 “体育 + 文旅” 的模式,与日本琵琶湖马拉松、法国波尔多红酒马拉松异曲同工——后者以葡萄园赛道和红酒补给站闻名,每年吸引全球跑者为 “舌尖上的奔跑” 买单。国内赛事正从单纯追求规模转向打造特色 IP,例如扬州鉴真半程马拉松凭借 “鉴真文化” 主题与金标赛事认证,已成为长三角地区文体旅融合的典范。

“马拉松热” 并非是城市自掏腰包搞宣传的一次 “形象工程”,其带来的经济效益极为可观。相关数据显示,马拉松赛事的外地参与者对赛事举办地及周围地区的吃、住、行、游、购、娱等间接消费的带动比例高达1比13。这种强大的消费带动能力,使得马拉松赛事成为城市经济发展的新引擎。以 2024 年为例,全国举办的 10 项国际金标及以上马拉松赛事对上述六要素的拉动效应达50.48亿元。

这种 “赛事经济” 的乘数效应,在欧美也早有验证 —— 伦敦马拉松每年为城市创造超过 2 亿英镑经济价值,而波士顿马拉松的全球直播覆盖 2.3 亿观众,无形中为城市旅游业完成了一次免费广告。

如今的马拉松赛事组织方式也不断革新,过去 “政府主导、企业赞助” 的单一模式,正被多元主体参与的生态取代。以上海苏州河半程马拉松为例,赛事由体育公司运营,金融机构冠名,互联网平台负责报名系统,完赛者还能通过运动 APP 积累积分兑换商品,形成 “参赛 - 消费 - 数据沉淀 - 精准营销” 的闭环。

随着马拉松热度的持续上涨,赛道也变得越来越拥挤。部分中小城市盲目跟风举办赛事,不仅导致同质化严重,而且医疗救援资源配置不足、环保措施缺位等问题也偶有发生。此外,马拉松赛事虽然短期消费爆发力惊人,但如何挖掘 “赛事长尾效应”,更应该是城市竞争的焦点。

当每个周末都变成 “超级马拉松日”,只有真正跑出特色的城市,才能在这条没有终点的跑道上赢得喝彩。

来源:马拉松跑步健身

相关推荐